《长三角地区成立“5G+智能驾驶”协同创新联盟》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0-29
  • 在浙江桐乡乌镇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一条长4公里的“5G自动微公交”线路吸引了众多的关注。据了解,这是全国首款在城市开放道路混杂交通下通过测试的“5G自动微公交”量产车,承担了大会部分接驳任务,参会嘉宾可以在现场试乘。

    20日下午,随着“5G自动微公交”示范线路在乌镇正式开通,现场还举办了长三角“5G+智能驾驶”协同创新联盟成立仪式,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副理事长单位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以及阿里云、北大高研院、中国太保、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交公路规划院有限公司等23家发起人单位参加了成立大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车辆工程专家钟志华表示,联盟的成立符合国家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等领域的发展要求,希望联盟成立以后,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构建更加开放的大平台,把5G通信、车、路、云等多方面力量团结到一起,多方融合协同联动,真正为解决智能驾驶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贡献力量。

    据了解,目前“5G自动微公交”通过5G通信技术以及路测传感单元和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的协同,构架出了“车、路、网、云”一体化的智能驾驶“数字轨”。相较于人工驾驶,5G自动驾驶具备驾驶视野宽、反应速度快等优势,能够大大提升交通效率和驾驶安全性。

    联盟秘书长单位、杭州博信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博士表示,联盟将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打造“5G+智能驾驶”的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实现L4级别智能驾驶的安全可商用运营,预计将综合解决混合交通环境下城市交通的安全问题和效率问题。同时联盟将致力于把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列入长三角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在活动现场,联盟分别与浙江省萧山区政府、桐乡市政府、嘉善县政府,江苏省盐城市高新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下一步,联盟将推进三省一市设立省级“5G+智能驾驶”创新中心,进行协同分工;并将以杭州亚运会为重要节点,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一体化的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商用示范,以此拉动集聚万亿规模的“5G+智能驾驶”新兴产业。

相关报告
  • 《5G加身 长三角自动驾驶率先“跑起来”》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23
    • 在全国各地所建立的自动驾驶示范区中,长三角地区或许能算是最有“活力”的。正值5G兴起,长三角地区又在谋划5G与自动驾驶的产业融合。长三角地区既有人才,又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链,还有政策的大力支持,外加开放的营商环境。“天时地利人和”集于一身,给了5G大展身手的舞台,届时自动驾驶汽车或将在长三角地区率先“跑起来”。 日前,浙江省举行了推动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会,大会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595亿元。大会签约的项目涉及产业合作、科技平台、金融创新等领域,包括长三角无人智能装备基地项目、长三角“5G+智能驾驶”产业研究院项目、长三角服务中小企业金融创新区项目等。 长三角“5G+智能驾驶”产业研究院项目,由长三角“5G+智能驾驶”协同创新联盟、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与浙江嘉兴市嘉善县三方共建。据悉,该项目将推进“5G+智能驾驶产业研究院”、“5G智能驾驶创新谷”、“长三角国际工程师学院”等方面的建设,未来嘉善县将成为智能驾驶示范应用和人才聚集的创新高低。” 在“5G+智能驾驶”示范应用方面,项目要求设立长三角“5G+智能驾驶”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制定配套的产业政策等“5G+智能驾驶”工作,并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在人才引进方面,经过5年的建设期,研究院拟吸引国家级人才3-5名,省部级人才10-20名,最终形成百人规模的“5G+智能驾驶”研发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动嘉善相关产业链发展,促进智能传感器件、“5G+智能驾驶”数字轨和软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产业化。
  • 《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倡议在沪发布》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9-25
    • 作为2018第20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重要成果,《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倡议》9月20日在沪发布。倡议提出了,“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联盟、共促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标准一体化发展、共建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网络、共推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十百千万’工程、合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产业供应链体系、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集产融合作新机制、共推长三角高端装备产业合作专项、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信息网络平台、推进人工智能及工业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的有机融合”九大内容。 由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联合承办,中德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上海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和先进制造全媒体共同协办的智能制造生态建设论坛今天在上海松江隆重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瑞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办主任吴磊,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区长陈宇剑,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宋显珠,上海临港集团副总裁翁恺宁分别为论坛致辞。原工业与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相木为本次论坛做主旨演讲。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长徐洪海在论坛上发布了《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倡议》。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王瑞华副司长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在智能制造共享机制、合作机制、协同机制这方面加快推进生态体系的构建。上海市和三省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大背景下发起协同发展的倡议,共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集群,在积极创造良好的生态体系方面先行了一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办主任吴磊在会议致辞中指出,下一步上海将从三个方面着力,携手长三角兄弟省市合力推动智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综合标准体系;二是要坚持创新引领,打造智能制造创新生态圈;三是要发挥合力作用,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 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长徐洪海在会上发布了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的阶段性重要成果——《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倡议》。 倡议发布后,三省一市智能制造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及与会主要嘉宾,共同见证了“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启动仪式,正式开启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新篇章。 以下为“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倡议内容。 一、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联盟。成立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联盟,设立秘书处。形成长三角地区内的资源互补、标准化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功能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交流、系统集成商推广应用以及培育新模式的应用、“十百千万”工程推进、产业对接、金融服务等合作机制,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的发展。 二、共促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标准一体化发展。以长三角协同发展为契机,积极参与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建立起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的试验、验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优先在长三角地区推广应用,形成本地区政策的同步、诊断评价、成果认证、检测检验、试点推广等方面的协同,为长三角地区提供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支撑。 三、共建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网络。部署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网络,在条件成熟的县、市搭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聚集长三角资源,服务本地区产业需求,同时兼具技术展示、信息平台、培训交流、服务入口、项目办公等功能,通过一体化的运作和差异化的内容,以点带线、以线织网,形成国内制造业网络创新新模式。 四、共推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十百千万”工程。发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优势,率先培育一批优质行业的系统集成商,重点部署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行业试点示范、具有行业标杆的智能工厂的建设,同时鼓励和支持本地区制造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业参与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长三角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五、合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产业供应链体系。长三角地区聚集了一批高端装备企业,在国内举足轻重。以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产业为龙头,建设跨地区的网络协同供应商产业链部署,比如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海洋与船舶、轨道交通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产业链布局,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整个长三角高端装备的协同发展。 六、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集、产、融合作新机制。长三角聚集了一大批优势资本资源和投资群体,加快实现金融资本与传统制造业有机结合,建立起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金融平台、制造企业的融合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以融资、融物、融服务,全力支持智能制造整体发展。 七、共推长三角高端装备产业合作专项。上海市高端装备的许多龙头企业急需盘活优势资源,和长三角相关企业进行有机地融合,通过合资、合作、并购等方式投资建设一批生产制造基地,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里建设辐射长三角的产业网络,共同推进高端装备的产业合作,形成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八、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信息网络平台。携手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的信息共享应用平台,网络的社会并不是强调物理的空间,强调的是网络信息的流动。上海已经布局了智能制造行业信息和知识服务平台——千寻云,长三角各个地区也已经构建了不同的网络平台、协同平台、信息平台,通过智能制造协同机制把这些网络信息资源共同融合起来,打造一个长三角共同信息共享的平台。(“千寻云”已于6月6日上线试运行,并将在今年10月第三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正式发布) 九、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的有机融合。刚刚闭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提出,要把AI+制造成为未来的实体经济的重要推动力,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推动力来自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长三角具有这方面的技术优势、合作优势,通过深入的跨界融合,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把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实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想象长三角应该成为人工智能、互联网在我们实体经济当中应用的典范。 我们期待,通过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的新机制,让长三角“三省一市”携起手来,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在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实现长三角引领全国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的优先布局方向,成为全国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平台和标准制定的新高地,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应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策源地! 当前,长三角智能制造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天时地利人和,时不我待,希望大家能够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合作共融,实现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的发展与产业转型,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集群,为我们国家在强国战略、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迈向新的高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