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日期:2017-2-15 天然气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改善大气环境最现实的能源。《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已于日前正式印发。对我国天然气产业下一步如何发展,《规划》提出了哪些新的思路和要求?传递出怎样的改革信号?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小丽。
记者:与以往对比,您认为这次《规划》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体现了我国天然气产业未来发展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刘小丽:这次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期所处的时代背景、经济形势、市场环境和行业发展基础,与“十二五”有了较大区别。在《规划》中,新的发展思路得到了相应的体现。有四个方面的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个亮点是《规划》在其指导思路中首次明确“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比“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切合了近年来国家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总基调。这意味着,下一步天然气产业市场化改革力度有望加大。
第二个亮点是本次《规划》明确了第二个亮点是本次《规划》明确了天然气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定位。围绕天然气定位争议了许多年,本次《规划》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逐步把天然气培育成主体能源之一。
第三个亮点是《规划》对天然气体制改革进行了较全面、具体的描述,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以及市场准入、管网运输和销售分离、价格形成机制、企业自身改革、油气行业税费等多个方面。《规划》透露出未来几年天然气将着力发展的方向。
第四个亮点是《规划》提出的目标更加注重贴近实际,反映了影响天然气市场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例如,本次《规划》将天然气消费占比目标设定为8.3%至10%,为一个弹性区间,而不是固定的指标。这说明国内经济形势、国内外市场环境、改革推动力度都会对天然气消费产生较大影响,设定一个区间表明了《规划》积极务实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