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批准百香果病毒病防治药剂登记》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2-04
  • 2024年11月26日,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威牛农化有限公司的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产品获批扩作登记,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百香果病毒病,推荐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以60~75克/亩剂量,兑水60千克/亩左右,均匀喷雾施药,视病情发展情况,可间隔7天左右,再施药1次,每季最多使用2次。这是毒氟磷首次在我国百香果上登记,也是我国首次批准百香果病毒病防治药剂登记。 

    百香果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亚热带/热带水果,种植效益高、结实快,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省区是主要产区。但近年来百香果病毒病危害日趋严重(仅贵州就已检测出至少7种病毒感染),造成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毒氟磷是贵州大学自主创制的新型含氟氨基膦酸酯类新型抗病毒药剂,通过激活作物水杨酸传导,提高其含量,增加抗病毒能力,此前已在我国登记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马铃薯病毒病、番茄病毒病、烟草病毒病、西瓜病毒病、黄瓜病毒病和炭疽病。

    GB 2763—2021规定毒氟磷在我国稻谷、糙米和番茄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分别为5、1和3 mg/kg(均为临时限量)。

  • 原文来源: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33447.htm
相关报告
  • 《我国小麦茎基腐病防治药剂登记数量增加至7个》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2-12
    • 2025年1月16日,农业农村部新批准3个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农药产品登记,分别是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27%戊唑醇·噻霉酮水乳剂产品、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河南领先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的 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产品,均为扩作登记。至此,我国登记在小麦茎基腐病防治药剂登记增加至7个。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27%戊唑醇·噻霉酮水乳剂产品扩作登记小麦茎基腐病,推荐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茎基腐病发生前或发病初期,以50~60毫升/亩剂量,兑水35~50千克均匀喷雾,视病情发展情况,间隔适当时间,可再施药1次。 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和河南领先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的 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产品扩作登记,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均为小麦茎基腐病,推荐分别以300~450毫升/100千克种子和240~480毫升/100千克种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 此前,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的33%咯菌腈·噻虫胺悬浮种衣剂、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200克/升三氟吡啶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和山东麒麟农化有限公司的13%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等4个产品,已分别于2023年6月21日、2024年3月20日、2024年8月23日、2024年11月26日,获批在我国登记防治小麦茎基腐病。
  • 《稻瘟灵首次在谷子上登记,亦是我国首个谷瘟病防治产品》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8-14
    •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 报道:日前,中农立华(天津)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的40%稻瘟灵乳油产品获批扩作登记,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谷子谷瘟病,推荐在发病前或病害发生初期,以80~120克/亩剂量,兑水30~45公斤/亩,对谷子叶片的正反面、茎杆等处均匀喷雾,视病情发展可连续用药2次,间隔7~10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28天。这是稻瘟灵首次在我国谷子上登记,也是我国批准登记防治谷瘟病的首个农药产品。该产品原有的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稻瘟病。 谷瘟病分布遍及世界,是谷子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谷瘟病菌可以侵害谷子的叶片、叶鞘、茎节、穗颈、小穗和穗梗等各个部分,主要症状是叶瘟、穗颈瘟和茎节瘟。一般发病地块减产20~30%,严重地块可达50%以上。据陕西省榆林市报道,2022年全市谷子种植面积58.4万亩,其中谷瘟病发生面积7.1万亩,发病面积占比达到12.2%。 截至目前底,在我国谷子上有效登记的杀菌剂产品共有8个,除了上述稻瘟灵外,另外7个(代森铵5个,甲霜灵2个)均用于防治白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