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批准百香果病毒病防治药剂登记》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2-04
  • 2024年11月26日,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威牛农化有限公司的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产品获批扩作登记,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百香果病毒病,推荐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以60~75克/亩剂量,兑水60千克/亩左右,均匀喷雾施药,视病情发展情况,可间隔7天左右,再施药1次,每季最多使用2次。这是毒氟磷首次在我国百香果上登记,也是我国首次批准百香果病毒病防治药剂登记。 

    百香果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亚热带/热带水果,种植效益高、结实快,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省区是主要产区。但近年来百香果病毒病危害日趋严重(仅贵州就已检测出至少7种病毒感染),造成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毒氟磷是贵州大学自主创制的新型含氟氨基膦酸酯类新型抗病毒药剂,通过激活作物水杨酸传导,提高其含量,增加抗病毒能力,此前已在我国登记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马铃薯病毒病、番茄病毒病、烟草病毒病、西瓜病毒病、黄瓜病毒病和炭疽病。

    GB 2763—2021规定毒氟磷在我国稻谷、糙米和番茄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分别为5、1和3 mg/kg(均为临时限量)。

  • 原文来源: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33447.htm
相关报告
  • 《我国小麦茎基腐病防治药剂登记数量增加至7个》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2-12
    • 2025年1月16日,农业农村部新批准3个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农药产品登记,分别是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27%戊唑醇·噻霉酮水乳剂产品、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河南领先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的 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产品,均为扩作登记。至此,我国登记在小麦茎基腐病防治药剂登记增加至7个。 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27%戊唑醇·噻霉酮水乳剂产品扩作登记小麦茎基腐病,推荐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茎基腐病发生前或发病初期,以50~60毫升/亩剂量,兑水35~50千克均匀喷雾,视病情发展情况,间隔适当时间,可再施药1次。 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和河南领先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的 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产品扩作登记,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均为小麦茎基腐病,推荐分别以300~450毫升/100千克种子和240~480毫升/100千克种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 此前,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的33%咯菌腈·噻虫胺悬浮种衣剂、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200克/升三氟吡啶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和山东麒麟农化有限公司的13%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等4个产品,已分别于2023年6月21日、2024年3月20日、2024年8月23日、2024年11月26日,获批在我国登记防治小麦茎基腐病。
  • 《我国第二个用于草地贪夜蛾防治的Bt产品获批推广应用登记》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王晶静
    • 发布时间:2020-12-28
    • 2020年11月,由植保所植保生物技术研究室抗虫生物技术研究组研制、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t工程菌G033A可湿性粉剂(登记证号为PD20171726,商品名称“禁卫军”)获批扩作登记,新增了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对象,是目前我国获批的第二个用于草地贪夜蛾防治的Bt产品,也是国内获批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第四个微生物农药。该产品的获批,将在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害虫的绿色防控和化药的合理减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缓解了草贪入侵我国后无生物农药可用的窘境。 目前针对不同的作物和靶标害虫,植保所已经建立了Bt与杀虫僵菌、昆虫病毒、微生物杀菌剂、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产品组合,通过喷施、撒施、种子包衣和颗粒剂等技术集成,形成了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在未来将加快推广应用。 该产品在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效达到85%以上,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此次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还包括番茄棉铃虫和萝卜黄条跳甲。近两年的田间应用示范结果表明,G033A产品对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花生、萝卜、菜心、甘蓝、番茄、辣椒等经济作物害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作为国内登记的第一个防治鞘翅目害虫的BT产品,G033A对包括萝卜、油菜、菜心、菜薹等十字花科作物严重危害的黄条跳甲防效超过80%。据悉,Bt工程菌株G033A于2003年10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07年5月获得授权(ZL200310100197.8)。与野生Bt菌株相比,该菌株在保持对小菜蛾、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高毒力的同时,增加了对马铃薯甲虫、黄条跳甲等鞘翅目害虫毒杀作用,在田间展示出很高的防治效果,与此同时对环境安全、友好。于2006年7月由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获得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使用有效区域、规模为全国范围。2017年7月,经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批准,该菌株产品获得农药登记证书,是我国获批的第一个转基因抗虫工程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