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测量结果揭示了水温对冰川崩解的影响》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07-17
  • 在与皇家理工学院KTH合作开发的新型温度传感器的帮助下,研究人员从冰川Tunabreen和Kronebreen附近收集了连续时间序列的水温数据。结果表明,次表层水温对冰川的质量损失影响最大,但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么重要。

    “未来海平面上升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之一是当冰川与变暖的海水接触时,冰川动态如何变化。我们的测量结果可用于改进估算未来海平面上升的数值模型”,博士生Felicity Holmes说。

    由于全球变暖,极地地区的许多冰川正在缩小,导致海平面上升。延伸到水中的冰川不仅通过在表面上融化而损失质量,而且还通过在称为崩解的过程中失去冰山而损失质量。

    “崩解是一个尚未完全被理解的过程,但凭借我们在斯瓦尔巴德使用的测量技术,我们有机会增加我们对冰川崩解时哪些因素相互作用的了解。更好地了解崩解过程也有利于预测南极洲西部冰川将如何对变暖的海水作出反应。

    当来自大西洋的暖水侵入冰川与海洋相遇的峡湾时,崩解就会增加。这可以在斯瓦尔巴德群岛的西海岸看到。但是,靠近冰川锋面的数据缺乏使得我们很难清楚地确定是暖水造成的这一现象,这可能导致高估或低估海洋实际影响崩解冰川的程度。

    新数据集是首次在冰川锋面一公里范围内采集的,因此在增加我们对斯瓦尔巴德西海岸次表层水温影响的认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45077-3
相关报告
  • 《Science Advances:科学家们观测到冰川崩解造成的水下海啸》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2-01
    • 近期,英国南极调查局(British Antarctic Survey,BAS)的研究人员在南极洲一艘科考船上观测到冰川前部的崩解。此外,他们还记录了与之相关的“内部”水下海啸,这一现象之前在海洋混合和计算机模型研究中一直被忽略。观测结果于近期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南极洲融化的冰川水沿着冰川两侧山谷流向海岸,当一些冰融化到海洋中时,断裂形成大小不一的冰山。BAS的考察船RRS James Clark Ross在南极半岛的威廉冰川附近进行海洋测量时,冰川前部急剧解体成数千个小碎片。研究小组估计这次冰川崩解的面积约为78,000平方米,大约相当于10个足球场的面积,冰川的前端高出海平面40米。在断裂之前,深度约50-100米处的水温较低,更深处的地方的水温较高。在冰川崩解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深度的温度更加均匀。 研究的主要作者、BAS极地海洋团队负责人Michael Meredith教授指出,大多数冰川末端在海里,进而分裂成多个冰山。这种冰川末端融化断裂发生崩解的过程不仅可能引发海面大浪,也会在海洋内部产生波浪,使海洋内部水层发生混合,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海水纵向温度和前端可融化冰量。 海洋混合会改变水中营养物分布,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影响。此前,科学家们认为海洋混合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夏季风和潮汐作用,但没想到冰山崩解引发的内部海啸也是海洋混合的一种方式。与夏季风和潮汐引起的波浪不同,海啸是由地球物理事件引起的,例如地震或滑坡。至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在部分地区发现到由山体滑坡引起的内部海啸,但没有人注意到内部海啸正在南极洲周围发生。 因为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冰川将会消退和崩解地更加频繁,会增加内部海啸和它们所造成海洋混合的发生频率。该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南极洲周围海洋混合过程的理解,对气候、生态系统和海平面上升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刁何煜 编辑)
  • 《研究揭示快速移动的冰川导致海平面上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1-09
    • 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数学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基于全球气温升高对冰盖影响而建立的海平面上升模型可能是错误的。这一认识将对格陵兰岛和南极冰原地区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未来预测产生重大影响。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之上。 气候与地表过程研究方向副教授Laura Stevens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展开对Helheim冰川(格陵兰海平面以上最大的独立冰川)流速的观测,完成了在自然实验条件下的冰川对湖面排水响应的高时间分辨率观测。包括Helheim冰川在内的格陵兰岛潮汐冰川,通过裂冰作用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在裂冰事件中,大块的冰从冰川中分离,以冰山的形式落入沿海的峡湾。这些冰山在潮汐作用下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表面在温暖的夏季融化,融水会汇聚到几公里宽的表层湖泊中,这些湖泊水偶尔通过冰川排到冰川基础排水系统。对于内陆冰原地区,干涸的湖水减少了冰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冰川在短时间内滑动得更快。然而,对于最终汇入海洋的潮汐冰川,由于缺乏现场观测数据,对湖泊排水事件对冰川速度的影响的了解迄今仍很有限。 这项新研究的结果表明,与内陆冰原地区湖泊排水期间观察到的快速下坡运动不同,Helheim冰川表现出了相对较小的运动“脉冲”,冰川在短时间内加速,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比湖泊排水速度更慢。研究团队创建了一个冰川下排水系统的数值模型,他们发现,像Helheim这样的潮汐冰川在河床上有一个由通道和空洞组成的高效系统,可以让洪水迅速从冰川河床中疏散,而不会增加冰川的净移动总量。(刘思青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