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业呼吁采取激励措施 刺激清洁汽车需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24
  • 据外媒报道,4月16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同汽车工业高管和政界人士一同呼吁,疫情缓和之后采取更多激励措施来恢复对低排放汽车的需求。

      居家隔离政策严重打击了汽车销量。4月16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VOWG_p.DE)直接放弃了全年业绩展望,发出亏损预警。但是,随着德国对隔离限制的放宽,汽车经销商或将重新营业,汽车工业协会表示接下来需要刺激汽车需求。

      4月16日,汽车工业协会主席Hildegard Mueller表示现状并不乐观,政府有必要采取经济扶持措施,以恢复总体经济需求,尤其是对汽车的需求。Muller说:“策划此类激励措施,还需看德国放宽隔离限制后消费需求反弹的幅度。只有在汽车经销店开业后,我们才能知道需要实行哪些必要措施,然后等待消费者的进一步反馈。”她提醒道,政府人员和汽车行业需要尽早采取行动,不然等到秋天就为时已晚。

      就在Mueller发表上述言论之前,巴伐利亚州总理Markus Soeder在4月8日就已经呼吁要国家提供援助,实施“现金回收废车”政策,以促进低排放汽车的发展。这一想法立也得到了宝马首席执行官齐普策(Oliver Zipse)的认可。

      Soede表示:“我们需要认真讨论如何强化汽车行业的发展。我认为有必要推出类似回收废车的政策,极大推动内需,尤其是要增加对低排放车辆的需求。说实话,目前新动力在市场上还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成功,现在是启动这个新项目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借助创新优势在德国推广汽车。”

      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Stephan Weil近期告诉汉诺威汽车杂志,德国需要“环保回收计划”刺激对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下萨克森州持有大众集团20%的股份。

      环境游说团体绿色和平组织的运输专家Tobias Austrup也支持这一想法,他表示:“Weil和Soeder将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援助与生态文明建设挂钩,是件好事。纳税人在掏钱的同时,也将从中受益,例如,空气质量会得到改善、气候破坏会减少、就业也能得到保障。”

相关报告
  • 《全球汽车业加速绿色转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2
    • 近期,多家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占比快速提升。过去一年,全球多家车企发布新能源发展计划,更多科技企业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分析指出,汽车产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发力,将促进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助力各国经济绿色复苏。 全球销量快速增长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去年翻了一倍多,达到660万辆,占整体汽车市场份额近9%。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抢眼。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欧洲市场,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近70%,达到230万辆。其中,第四季度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柴油车,占到新车销售的21%,创下历史新高。在巴西、新西兰、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国家,电动汽车销量增幅超过200%;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增幅超过100%。 2021年,全球知名车企纷纷宣布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投资力度。美国通用汽车宣布,2020年至2025年间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计划投资金额从270亿美元增至350亿美元。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宣布,计划到2030年纯电动车型份额上升至50%。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到2030年实现35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销量目标。 “我们正在加速实现电气化转型。”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霍斯介绍,受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去年英国汽车产量同比下降6.7%,但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逆势增长,生产的汽车中约1/4属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产量的增幅达到72%。霍斯表示,在全球范围内,电气化已成大势所趋。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伊藤元重认为,从日本燃油车、混动车市场占比不断缩减可以看出,电气化潮流将给产业结构带来巨大变化。 多国推出鼓励措施 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认为,持续、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励,有助于为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铺平道路。该委员会去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为推动实现汽车行业电气化转型目标,各国政府采取了多项举措,主要包括出台相关法规和财税激励政策、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 中国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从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到保障生产企业用能等,各地支持新能源汽车的举措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助力。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建成充电站7.5万座、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个。 法国政府于2020年推出汽车产业振兴计划,消费者购买全新电动汽车和二手电动汽车可享受相应生态奖金;爱尔兰、加拿大、日本等国政府宣布到2030年或2035年禁售燃油车新车的计划;英国加快了动力电池产业布局……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指出,疫情防控期间,多国推出购车补贴等措施,有力地支持了电动汽车市场发展。 更多发展中国家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步伐。通过与中国合作,埃及推出了首款国产电动汽车;肯尼亚政府计划到2025年使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比达到5%,并将在新建筑中设立充电桩;马来西亚政府在2022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对所有出售的电动汽车实行免税;智利将电动出行列为国家战略;阿根廷政府正积极推动国会审议通过《促进可持续交通》法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项目官员表示,非洲大陆已经意识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创造更多绿色就业机会,促进汽车行业的本地制造和组装,并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美洲对话”组织能源专家丽莎·维希迪同样认为,拉美地区推出的政策未来将继续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增长。 电气化趋势继续加强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世界银行数据表明,考虑到车辆、燃料、运营费用、因拥堵造成的损失等全部运输成本,到2050年,全球向可持续交通的过渡可以节省70万亿美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预计,2022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7%至10%,整个汽车产业的电气化转型趋势将继续加强。 德国大数据专家伯纳德·马尔在《福布斯》杂志发表文章认为,未来运输行业将面临电气化、智能化和服务化三大发展趋势。目前,部分欧洲汽车企业的绿色转型已经转向上游供应链,如钢铁制造、新能源开发、稀有金属回收利用等。知名汽车制造商沃尔沃汽车公司已开始采购低碳排放钢产品,德国宝马集团也在美国投资低碳排放炼钢初创企业。 华为、小米、腾讯、百度、苹果、亚马逊、谷歌等企业开始进军汽车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的融合发展。日本索尼集团不久前宣布将设立一家新公司,利用其在娱乐和传感器方面的优势,探索进入电动汽车市场。英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业媒体平台Edie发文表示,随着各国加紧出台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政策,更多的科技公司将在未来几年寻求进入电动汽车领域。 分析人士同时指出,中国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走出去”,受到全球市场欢迎,彰显了发展潜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31万辆。德国著名汽车行业专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杜登霍夫表示,中国汽车业不仅在电动汽车制造上发展迅速,在汽车的数字化、电池、设计等领域也占有优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奈杰尔·托平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将对全球产生“难以置信的积极影响”。
  • 《泰国掀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热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1
    • 12月1日,第38届泰国国际车展在曼谷郊区开幕,为期12天,本次展会预计迎来80万名观众。本届泰国国际车展以“JOY LIFE WITH NEW ENERGY(新能源,悦生活)”为主题,中国车企的表现颇为亮眼。其中,长城汽车携哈弗H6插混版、坦克500混动版等多款车型亮相,受到泰国当地媒体和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名爵亦是如此,不少泰国观众纷纷与名爵推出的MGCyberster纯电动超跑概念车合影。 在电动汽车领域,泰国是东南亚地区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多年来一直通过税费减免等措施招商引资,鼓励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厂商在该国生产电动汽车、油电混动车等环保车型。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的零关税政策,不少中国车企纷纷将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环保车型出口至泰国。 中国车企强势入局 在本届泰国国际车展上,长城汽车旗下哈弗H6插混版、坦克500混动版全球首发亮相,同台亮相的还有哈弗H6混动版、哈弗JOLION混动版、欧拉好猫,以及其先进的柠檬混动DHT、智能座舱等科技产品。其中,哈弗H6混动版、欧拉好猫已经在泰国上市。其中,欧拉好猫于今年10月在泰国发布,售价为98.9万~119万泰铢(1泰铢约合0.19元人民币),发布后24小时内订单超过4000辆。得益于零关税,欧拉好猫在价格方面甚至比日本车企在泰国本土生产的一些混动车还要有竞争力。例如,本届车展,丰田带来了卡罗拉混动版,售价为119.9万泰铢;本田发布了HR-V混动版,售价为97.9万~117.9万泰铢。三菱汽车带来的是欧蓝德插混版,售价为174.9万泰铢。 泰国是长城汽车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目标市场之一。进入今年以来,长城汽车在泰国曼谷引入多家新零售体验店,入驻热门商超,其海外首家用户体验中心也于9月底正式在曼谷开业。今年11月初,长城汽车全球首座光储充一体超级充电站落户曼谷暹罗广场,提供快充服务。对此,泰国能源部常务秘书长古力·宋博诗力表示:“泰国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培养消费者信心。在泰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对于长城汽车推出G-Charge充电站感到非常高兴。它的落地也体现了长城汽车愿意为泰国转向低碳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长城汽车于今年2月发布了泰国市场核心战略,提出在3年内推出以电动汽车为主的9款车型。生产方面,此前长城汽车接手了通用汽车在泰国的工厂,随后对其进行智能化改造,可实现混动车、插混车、纯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共线生产,哈弗H6混动版于今年6月在该厂投产并上市。 另一家出现在车展现场的中国品牌是上汽名爵,名爵带来了MGCyberster概念车,并面向泰国消费者开启量产版超前预订,预计于2023年交付。短短几天内收获了数百辆订单,甚至还有泰国消费者驱车数百公里到现场下订单。 与长城汽车相比,上汽集团进军泰国市场的时间更早一些,且已经颇有成效。目前,名爵品牌在泰国陆续推出了大约20款产品。2019年6月,名爵在泰国推出首款纯电动SUV——EZS,销量不俗,去年年底又推出了MG EP电动休旅车。 一名观展的泰国观众表示,近年来中国品牌的纯电动车在泰国知名度大增,街道上中国电动车的身影越来越多。“现在说起电动汽车,很多人都会想到中国品牌。中国电动汽车价格优惠,各项配置十分智能化。如果泰国政府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充电设施也更加完善,相信会有更多人购买电动汽车,尤其是性价比高的中国品牌。”他说。 剑指2035年汽车业零排放 今年6月,泰国国家电子汽车政策委员会发布总体规划,计划分别以5年、10年、15年为期,在上述时间框架内持续推动本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打造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力图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按照计划,到2025年,泰国为政府机构和公用车队采购的所有车辆均为零排放汽车,本土制造的新车中有15%为零排放汽车。到2030年,泰国政府机构和公共部门用车全部实现零排放,本土制造的新车30%为零排放汽车。2035年,泰国本土生产的新车全部实现零排放。泰国政府希望凭借其动力成本优势和供应链系统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竞争力,将本国打造成东盟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基地。 截至去年末,泰国在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约有20万辆。泰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国内电动汽车保有量提升至75万~120万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未来10年内,泰国将把公交车全部换成电动巴士,并要求私营交通部门,特别是长途客车、商用卡车和用于短途旅游的“嘟嘟车”都替换为电动汽车。为了促进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泰国投资委员会(BOI)今年推出了全面的投资促进激励措施,例如电动汽车企业建厂免征3~8年企业所得税、连续2年减免90%的进口材料关税、设立总额为27亿美元的项目投资奖励基金等。 目前来看,与纯电动车相比,混动车在泰国的销量更高一些。“现阶段,泰国消费者更青睐混动车,因为电动汽车的发展依赖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在泰国大城市中,目前充电站的数量仅有大约600座。”泰国工业联合会(FTI)副主席兼汽车分会发言人素拉蓬指出,泰国目前仍处于过渡期,消费者在接受纯电动汽车之前,要先看到更多的充电基础设施。BOI此前批准的2个充电桩生产项目,每年将建设超过4400个充电桩。 助力泰国汽车业转型 与其他国家提供购置补贴、消费税减免等不同的是,泰国的环保车优惠政策针对的是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减免企业所得税、关税等税收优惠,重在招商引资。据了解,泰国第一期环保车项目始于2007年,当时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铃木5家车企申请参加。除了上述5家日本车企外,始于2014年的泰国第二期环保车项目吸引到了通用、福特等美国车企的参与。德国大众集团、宝马、奔驰等也在泰国陆续开设工厂。 在泰国市场,日本车企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占市场份额颇高,但他们目前在泰国重点推广的环保车型是混合动力汽车。正如素拉蓬所言:“日本车企拥有电动汽车技术,但他们对于推电动汽车非常谨慎,要等到真正的需求出现,然后才会开始生产电动汽车。”不少泰国媒体指出,泰国正刮起一股中国新能源汽车“绿色旋风”,“日系车几十年以来在泰国的主导地位可能会被中国车企夺走”。 如果说最开始泰国环保车项目聚焦混动车及低排放车,那么近年来随着电动化不断加速,电动汽车及电池相关的投资项目也在增加。例如,日产也开始在泰国生产纯电动车;宝马不仅在泰国生产插混车,还于2019年建设了电池工厂,生产电池模块、电池组等;位于曼谷的梅赛德斯-奔驰工厂也于2019年开始生产用于插混车的动力电池;三菱泰国公司此前提出了54.8亿泰铢的投资计划,用于升级现有生产线以生产电动汽车,预计到2023年可获得9500辆纯电动车和29500辆混动车的年产能。 与日本车企聚焦混动车不同,德国车企目前在泰国主推的环保车型当属插混车。早在3年前,梅赛德斯-奔驰就对外透露,其惊讶地发现,2017年该公司最大的插混车市场之一是泰国,奔驰当年在泰国的销量同比大涨超过80%,插混车占比较高。为此,奔驰也加大了对泰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在本届泰国国际车展上,奔驰发布了3款全新插混车,分别是奔驰E 300e、C 300e和GLC 300e,价格在273万泰铢到377万泰铢之间。 除了海外厂商外,泰国也涌现了一些本土电动汽车企业。今年9月,泰国国有企业PTT与富士康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新公司预计将在2021年四季度完成注册,计划在泰国生产电动汽车,并建立一座新工厂。而总部位于曼谷的Energy Absolute原本是泰国一家生产柴油和可再生能源的公司,2019年开始进军商用电动汽车领域,并希望将业务扩展至电动乘用车领域。 总体而言,泰国汽车行业正处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初期,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该国汽车业的电动化进程。从此次车展来看,包括中国车企在内,越来越多的车企主动试水泰国电动汽车市场,助力泰国汽车行业转型,这也是全球发展趋势。而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的优势,中国车企积极布局泰国电动汽车市场,有利于提升在这一东盟重要市场的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