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 基于时间透镜的飞秒激光器芯片》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18
  • 飞秒脉冲激光器能产生脉冲持续时间超短的强脉冲,其在生物医学、精密制造、时空传感和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然而,目前一些台式系统的超快激光器通常价格昂贵、尺寸较大、功耗较高,这些都限制了飞秒激光器的应用范围。与此相比,飞秒脉冲芯片将开启量子和光学计算、天文学、光通信等领域的新应用。然而,如何将可调谐高效脉冲激光器集成到芯片上一直是一个未解决的挑战。

    近日,哈佛大学SEAS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使用时间透镜开发高性能的飞秒脉冲芯片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Nature。

    SEAS 的研究人员表示,目前产生宽光谱、高强度和短脉冲的激光器体积仍然很大。为了使这些飞秒脉冲源更加实用,他们决定利用开发的最先进的集成光子学平台,使用实现传统的大型飞秒源相同的技术,并缩小激光器的体积。研究中使用的芯片由微加工技术制造,类似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技术。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尺寸,还可以提高飞秒源的性能和可靠性。

    传统的光学镜片,通过改变波前空间相位来弯曲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使它们到达空间中焦平面上的相同位置。与此相比,时间透镜以类似的方式“弯曲”光束,但不同的是改变光束在时间上而非空间上的相位。通过时间透镜后,不同颜色的光的传播速度被重新设定,以使它们同一时刻到达焦平面。

    为了产生飞秒脉冲,该团队首创的铌酸锂平台上制备了一系列光波导、耦合器、调制器和光栅。

    在新方法中,首先连续的单色激光通过一个调幅器,该调幅器控制通过时间透镜的光量,该功能类似于传统透镜中的光圈。然后,光传播通过透镜的“弯曲”部分,即相位调制器,并在此处在不同的时间生成不同颜色的频率梳。激光器的最后一个部分是沿着波导放置的鱼骨形光栅。光栅调控不同颜色的光速度,使不同颜色的光具有相同的群速度,并同时到达焦平面.

    新方法控制不同波长传播的速度以及它们到达焦平面的时间,因此能够有效地将连续的单色激光束转换为宽带、高强度脉冲源,并产生脉宽520 fs的超短脉冲串。

    该设备高度可调,集成在尺寸2 cm* 4 mm的芯片上,并且使用了铌酸锂,与台式产品相比,新的激光器所需要的功率大大降低。

    本工作证明了集成光子学可以同时改善光子学器件在能耗和尺寸方面的限制。总之,新方法同时解决了能源和空间方面的限制。使用尺寸更小、集成度更高的高性能设备,未来我们可以随身携带飞秒脉冲激光器实现多方面的生活应用,例如检测水果的新鲜度、实时跟踪身体健康状况,或在汽车中进行距离测量。未来,该团队将探索激光本身和时间透镜技术的一些应用,包括在望远镜等透镜系统以及超快信号处理和量子网络中的应用。

相关报告
  • 《前沿 | 基于时间透镜的片上超快飞秒脉冲激光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28
    • 集成飞秒脉冲和频率梳源是包括微波光子学、光谱学、频率转换、激光雷达等在内的广泛应用的关键组件。科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希望构造一种可以集成到芯片上的高质量超快脉冲光源。但是目前可以发射超快脉冲的可调谐飞秒激光器体积过大,不能有效集成到半导体晶圆上。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将飞秒脉冲源集成到由铌酸锂制成的光子芯片上(Nature, doi: 10.1038/s41586-022-05345-1)。他们使用级联低损耗电光振幅和相位调制器以及啁啾布拉格光栅chirped Bragg grating,形成时间透镜系统。该器件由连续波分布反馈激光器芯片驱动,并由单个连续波微波源控制,无需任何稳定或锁定。实验测量了520-fs脉冲序列,重复频率为30千兆赫,平顶光谱具有12.6纳米的10分贝光学带宽,单个梳线功率高于0.1毫瓦,脉冲能量为0.54皮焦。 图 时间透镜将连续波单色激光束转换为高性能片上飞秒脉冲源 传统的透镜通过衍射,也就是改变光线的相位来将其聚焦在一个焦平面上。另一方面,时间透镜以类似的方式“弯曲”光束,但它们在时间而不是空间上改变光束的相位。通过这种方式,以不同速度传播的不同颜色的光被重新计时,以便它们都同时到达焦平面。时间透镜系统从激光芯片中获得连续波单色激光束,并通过一个振幅调制器、相位调制器和色散介质运行。首先,连续波单色激光通过振幅调制器,该调制器可以控制通过时间透镜的光量以适应时空 "孔径",这一功能类似于传统透镜中的光圈。然后,光通过透镜的“弯曲”部分传播,在相位调制器的作用下产生不同颜色的频率梳。最后,光沿着波导进入鱼骨光栅,通过群延迟色散改变了不同波长光的速度,以便它们同时到达焦平面。 研究团队将上述三个元件集成到了由2 微米厚的衬底支撑的600 纳米厚的铌酸锂薄膜上的25×4 毫米的空间。据研究人员称,该器件可高度调谐,由于铌酸锂的电光特性,所需功率显著降低。该研究的第一作者Mengjie Yu在一份报道中表示,随着设备变得更小、更集成,节省空间的同时也节省了能源,性能也会越来越优异。 接下来,研究团队计划探索这种超快飞秒脉冲激光器的一些应用,比如光学时钟、天文光谱仪、量子网络等。
  • 《探索 | 在纳米光子芯片上制造高性能超快激光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11-13
    • 激光是观察、探测和测量自然界中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的重要工具。但是,执行这些任务的能力往往受到使用昂贵的大型仪器的需求的限制。 在《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篇封面论文中,研究人员Qiushi Guo展示了一种在纳米光子芯片上制造高性能超快激光器的新方法。他的工作集中在小型化锁模激光器上,这是一种独特的激光器,以飞秒为间隔发射一连串超短相干光脉冲,其时间间隔仅为惊人的千万亿分之一秒。 超快锁模激光器对于揭开自然界最快时间尺度的秘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键的建立或破坏,或湍流介质中的光传播。锁模激光器的高速、脉冲峰值强度和宽光谱覆盖也使许多光子技术成为可能,包括光学原子钟、生物成像和使用光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计算机。 不幸的是,目前最先进的锁模激光器是昂贵的、功率需求高的台式系统,仅限于实验室使用。 纽约市立大学高级科学研究中心光子学计划教师、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物理学Guo教授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将大型实验室系统转变为可以大规模生产和现场部署的芯片尺寸系统,彻底改变超快光子学领域。我们不仅想让东西变得更小,而且还想确保这些超快芯片尺寸的激光器提供令人满意的性能。例如,我们需要足够的脉冲峰值强度,最好超过1瓦,以创建有意义的芯片级系统。” 然而,在芯片上实现有效的锁模激光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郭教授的研究利用了一种新兴的材料平台,即薄膜铌酸锂(TFLN)。这种材料通过施加外部射频电信号,可以对激光脉冲进行非常有效的整形和精确控制。 在他们的实验中,Guo的团队将III-V半导体的高激光增益和TFLN纳米级光子波导的高效脉冲整形能力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一种可以发出0.5瓦特高输出峰值功率的激光器。 除了紧凑的尺寸,演示的锁模激光器还表现出许多传统激光器无法企及的有趣特性,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了深远的意义。 例如,通过调整激光器的泵浦电流,郭能够精确地调整输出脉冲的重复频率,范围在200 MHz的非常宽的范围内。通过利用演示激光器的强大可重构性,研究小组希望实现芯片级、频率稳定的梳状光源,这对精确传感至关重要。 Guo的团队需要应对额外的挑战,以实现可扩展、集成、超快的光子系统,这些系统可以转化为便携式和手持设备使用,但他的实验室已经克服了当前演示中的一个主要障碍。 Guo先生说:“这一成就为最终使用手机诊断眼部疾病,分析食物中的大肠杆菌、环境中危险病毒等铺平了道路。它还可以实现未来的芯片级原子钟,在GPS受到威胁或不可用时进行导航。” 基于纳米光子铌酸锂的芯片级超快锁模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