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军用仿生机器人领域发力》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6-14
  •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日前宣布将研发军用仿生机器人,提升防御与侦察能力,强化武装部队。

    相关文件显示,韩国正致力于开发几款“应用精密技术的军用仿生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将模仿人类、昆虫、鸟类、蛇类或海洋生物,服役后将执行搜索、救援、侦察等多种任务。其中,鸟类、鱼类机器人执行侦察任务,昆虫类微型机械飞行设备执行监视任务,模仿蛇类移动的机器人进入人类无法进入的区域执行任务。报道称,短期内韩国将把研发重点放在仿人或仿虫类机器人上,预计此类仿生机器人将于2024年进入韩国军队服役。

    目前,韩国在军用机器人研发领域落后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为此,2017年,韩国国防工业发展计划提出,重点支持开发包括无人武器项目在内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技术”,并宣布多项改革措施,重组国防创新体系,推动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内的多项新兴技术加速发展。

    该项计划已经在仿生机器人研究领域取得初步进展。韩国先进科技学院设计出模仿迅猛龙的机器人原型,理论时速可以达到45公里。另外,韩国海洋科技研究院设计出一款仿海洋生物机器人,外形很像螃蟹和龙虾的结合体,能够借助多条机械足在湍急的水流中展开工作。

    “活跃在未来战争中的将是操作员和受其控制的机器人,而不是人类士兵”,韩国媒体引用一位俄罗斯军事专家的话称,如今,军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部分证明这一说法。不仅如此,机器人士兵终将替代人类士兵走上战场,大部分作战任务将由机器人承担。因此,将军用仿生机器人列为重点开发项目是非常必要的。未来,仿生机器人服役后,必将对战争形态带来改变。

相关报告
  • 《LG电子正在机器人领域发力 包括可穿戴机器人》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制造与应用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08-29
    • 据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报道,LG电子正致力于扩大在机器人领域的事业,包括公开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的可穿戴机器人等。 LG电子表示,公司计划在8月31日于德国柏林开幕的世界最大规模电子消费品展览会——2018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可以支持人体下肢肌肉力量的“LG CLOi SuitBot”可穿戴机器人。 “LG CLOi SuitBot”可以用于产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增强穿戴者的下身肌肉力量,用户可以使用更小的力量轻松搬动更重的物品,帮助日常生活中行动不便的老人和下肢麻痹的残疾人轻松活动。 可穿戴机器人是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据市场研究机构BIS的数据显示,全球可穿戴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16年的9600万美元(约合1076亿韩元)增长到2026年的46.5亿美元(约合5.21万亿韩元)。但是,由于机器人附带的各种设备非常沉重,经常会给用户身体带来不便,导致人体无法自然活动。 LG电子负责H&A智能解决方案的专务柳惠贞表示“CLOi SuitBot大幅改进了传统可穿戴机器人的穿戴体验”,“使用专用操作台简单操作后即可穿上或脱下”。 SuitBot还可以通过数据学习分析用户的动作和周围环境,对各种危险做出预判,具体的推出时间还未确定。 CLOi的意思是聪明(CLever&Clear)又亲密(Close)的智能型机器人(Operating intelligence),是LG电子旗下各种可穿戴机器人产品的统称品牌。LG电子今年年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推出CLOi品牌,并公开了上菜机器人、购物车机器人和搬运货物机器人等三种机器人产品。 CLOi的多款机器人已经被投入产业现场使用。CLOi的引导机器人“AirStar”在仁川机场可以使用韩语、英语、汉语、日语等四种语言为机场乘客提供航班信息。 LG电子将机器人视为公司的一个新增长动力,因为机器人是融合了传感器、自动驾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各种核心技术的复合型技术行业。为了得到与机器人相关的各种源技术,LG电子在去年6月特别成立了直属于首席技术官(CTO)的机器人先行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所。
  • 《韩国机器人市场的五大发展趋势》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1-06-07
    • 韩国堪称汽车、半导体、电子、机械和化工等所有主要制造业领域的世界“前五强”。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使韩国成为了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领跑者,机器人密度方面一直保持全球前2名。韩国市场的规模对全球机器人企业也非常具有吸引力。 尽管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但迄今为止,韩国机器人制造商无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表现都不尽人意。 然而,近来韩国公司经历了巨大的转型,现在已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 目前韩国机器人市场出现了以下五大新兴趋势: 一、大型企业已将机器人技术视为未来主要的增长引擎 过去,韩国最活跃的机器人制造商是中小企业。但近来,三星、LG、现代、斗山、韩华和KT等大型企业宣布他们将聚焦机器人业务,将其作为未来的增长动力,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机器人行业增长潜力的关注。 这些大型企业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开展业务的表现有三点值得关注: •他们主要聚焦于正在发展的机器人领域,例如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和其他服务机器人。三星和LG正准备将基于AI的家用机器人商业化,希望为机器人市场从B2B扩展到B2C铺平道路。 •他们通过积极收购节省了大量开发时间。今后我们将看到更多资本充足的大型韩国企业收购外国公司的案例。例如,今年年初,现代汽车收购了波士顿动力,令所有人感到震惊。即便不采用收购的形式,韩国大型企业也为极具潜力的全球机器人公司敞开了大门,以便寻求“开放式创新”的机会。 •他们从产品开发阶段就开始积极瞄准全球市场,利用现有的全球销售/服务网络体系来加快海外分销。例如,斗山机器人早就瞄准了全球市场,目前欧美等国外市场已经占据了斗山销售额的六成以上。 二、机器人企业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国内成功案例越来越多 在韩国,机器人企业主要有两种类型:1.原始设备制造商(OEM)2.服务提供商 随着客户和资本市场对机器人的兴趣日渐浓厚,这些企业正在迅速发展。 协作机器人制造商Rainbow Robotics是韩国OEM企业的典型代表,它于去年2月在韩国科斯达克市场(KOSDAQ)成功上市,证明了其发展潜力。2020年,该公司年收入仅为54亿韩元,但上市后,其市值已超过5000亿韩元,目前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他协作机器人制造商,如Neuromeca,和支持自动驾驶的物流机器人制造商,如Twinny,也正在计划公开上市,因此,人们对未来出现更多的成功案例抱有很大的期望。 服务提供商是指通过机器人将创新引入到其现有业务的企业。以这种方式成名的大多是食品技术公司,例如以咖啡机器人而闻名的Lounge X,以炸鸡机器人而闻名的Robert Chicken和DDeck。这些公司汲取了硅谷第一代机器人食品技术企业的失败教训,并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提升服务和运营来实现快速增长。 三、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在机器人应用方面有了重大飞跃 在韩国,机器人原来主要应用于制造领域的大中型企业中。 但如今,制造业中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开始实施机器人解决方案,因为机器人更便于使用,并且更具成本竞争力。 最近,一家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安装了77台国产协作机器人,生产率提高了50%。过去,只有大型企业才能负担得起采用如此大规模的机器人,如今应用机器人门槛降低将会成为该行业的转折点。 四、韩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服务业领域的独特应用 韩国人凭借其无限创造力征服世界,不仅通过韩国流行文化,而且通过机器人的创新性应用。比如: 炸鸡是韩国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由食品技术企业开发的炸鸡机器人解决方案正在迅速推广。 一家拥有10家店面的连锁酒店,其饮料制作和服务流程完全实现了自动化。 这些创造性应用不再单纯作为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发布出来抢占头条,而是真真切切地被应用到企业运营当中以提升效率。这种创新和技术的结合使得这类应用在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五、韩国政府-韩国机器人强大而可靠的合作伙伴 如上所述,韩国国内机器人生态系统发展势头强劲。但韩国机器人要真正实现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韩国政府建立了KIRIA(韩国机器人产业振兴院)和KAR(韩国机器人产业协会)等机构为机器人产业提供系统性支持。这两个机构负责监察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分布情况。此外,他们还根据当前的市场趋势,从供应商和最终用户的角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包括:1.支持机器人技术研发;2.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的分销;3.支持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机器人应用;4.支持韩国机器人出口到全球市场。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韩国机器人企业能够承担起风险,上述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应用将很快见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