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纳米传感器测量膜电位。》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1-28
  • 美国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纳米传感器,可以直接插入到细胞的脂膜中,并用于测量膜电位。这些设备是基于无机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可能会记录多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以及纳米尺度上的电信号——例如,在一个突触上。

    由于近年来无机胶体合成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制造出能够精确控制尺寸、形状和成分的功能性半导体纳米粒子。这种纳米颗粒可用于各种应用,如光电子、生物成像、传感、催化和能量采集。

    这些纳米材料还可以与生物细胞结合,制造出高度复杂的混合纳米材料,其性能优于纯生物材料。然而,直到现在,将这些粒子植入细胞膜已经证明是困难的。这是因为它们通常太大,表面的特性会导致细胞膜上的非特异性结合。更重要的是,将纳米粒子插入膜层中,因为它们的表面需要被功能化,从而使粒子被插入到正确的方向。

    将膜蛋白样的特性注入纳米颗粒。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Shimon Weiss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说,将膜蛋白样的物质注入纳米颗粒可能会使他们更容易瞄准并插入脂质双层膜。该方法可用于制备具有实用功能的薄膜-嵌入式混合纳米材料。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使用杆状纳米粒子的方法,并且还表明粒子可以首次用来测量膜电位。

    Weiss和他的同事们使用了一种肽涂层技术来确保纳米棒在正确的方向上插入到膜中——也就是垂直于膜表面。“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与膜表面平行插入的棒不能检测膜上的膜电位,”Weiss解释道。“涂层技术本身涉及到亲水分子的两亲性多肽的吸附,与尖端的亲水序列片段相结合,以及与纳米棒的两侧对齐的疏水序列段。”

    纳米棒可以感知膜电位。

    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在2018年的科学研究进展;4:e1601453,通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证实纳米棒在正确的方向插入细胞膜。

    这些纳米棒一旦插入,就能感受到膜的潜力,这要归功于量子限制的单粒子灵敏度。研究人员说:“随着进一步的改进,这些纳米传感器有可能被用于在长时间的大视场中同时记录多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并在纳米尺度上记录电信号,例如穿过一个突触。”

    他们补充说,他们现在将改善肽涂层和膜插入过程。

    ——文章发布于2018年1月12日

相关报告
  • 《基于纳米/微结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气体传感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3-25
    • 由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具有有机分子设计的综合通用性和环境敏感性等优点,基于ofet的气体传感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潜在的应用集中在特定气体种类的检测上,如爆炸性、有毒气体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它们在环境监测、工业制造、智能医疗、食品安全和国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有机半导体(OSC)层纳米/微观结构的调控和调整,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快速恢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环境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具有纳米/微观结构的OFET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OSC薄膜的一维单晶纳米线、纳米棒和纳米纤维器件。然后,介绍了采用热蒸发法、浸渍法、自旋法和溶液剪切法等方法制备的基于二维(2D)和超薄OSC薄膜的器件,并介绍了多孔OFET传感器。此外,还介绍了纳米结构受体在OFET传感器中的应用。最后,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展望,并对基于OFETs的气体传感器提出了八个进一步的挑战。 ——文章发布于2019年2月07日
  • 《前沿 | 纳米级量子传感器实现高清成像》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6-27
    • 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利用六方氮化硼二维层中的硼空位,首次完成了在纳米级排列量子传感器的精细任务,从而能够检测磁场中的极小变化,实现了高分辨率磁场成像。 (a)六方氮化硼中的硼空位缺陷。空位可充当用于磁场测量的原子大小的量子传感器,对磁场敏感,就像一个纳米“磁针”。(b)量子传感器纳米阵列的光致发光可反应磁场的变化 氮化硼是一种含有氮和硼原子的薄晶体材料。氮化硼晶格中人工产生的自旋缺陷适合作为传感器。 研究团队在制作出一层薄的六角形氮化硼薄膜后,将其附着在目标金丝上,然后用高速氦离子束轰击薄膜,这样就弹出了硼原子,形成了100平方纳米的硼空位。每个光点包含许多原子大小的空位,它们的行为就像微小的磁针。光斑距离越近,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就越好。 当电流流经导线时,研究人员测量每个点的磁场,发现磁场的测量值与模拟值非常接近,这证明了高分辨率量子传感器的有效性。即使在室温下,研究人员也可检测到传感器在磁场存在的情况下自旋状态的变化,从而检测到局部磁场和电流。 此外,氮化硼纳米薄膜只通过范德华力附着在物体上,这意味着量子传感器很容易附着在不同的材料上。 高分辨率量子传感器在量子材料和电子设备研究中具有潜在用途。例如,传感器可帮助开发使用纳米磁性材料作为存储元件的硬盘。 原子大小的量子传感器有助于科学家对人脑进行成像、精确定位、绘制地下环境图、检测构造变化和火山喷发。此次的纳米级量子传感器也将成为半导体、磁性材料和超导体应用的“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