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的成年人对治疗的反应的动态视觉显示》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5-06-12
  • 背景:运用动态视觉显示的方法,我们对大规模HIV-1感染的成人队列人群开展研究,对其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后5年时间内血浆中的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进行了探索分析。

    方法:研究从2000年1月1日开始,到2012年12月31日截止,对研究对象的HIV-1病毒载量、CD4细胞计数和死亡率连续随访5年。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随时间变化的联合分布情况采用双变量内核面板技术通过动画显示出来。

    结果:治疗开始后的几天内,许多患者病毒载量有所抑制,且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显著提升。然而,该中位数在整个随访期内都低于正常水平,且高病毒载量患者的比例即使经过多年的抗病毒治疗仍会偶尔增加。

    结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凸显了该疗法在现代社会的有效性。当然,该研究也强调了药物及行为干预的必要性,以防止病毒抑制失败,并刺激CD4细胞计数完全恢复正常。

相关报告
  • 《FDA批准抗HIV药Isentress用于治疗儿童HIV感染》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2-03-14
    • Isentress (雷特格韦) 是默沙东公司 (MSD) 生产的一种整合酶抑制剂,2011年12月21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Isentress获准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用于治疗2~18岁、感染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儿童和青少年。据认为,Isentress是一种整合酶链转移反应抑制剂,曾在2007年获准用于治疗成人感染者。 一项多中心的单项临床试验对Isentres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其受试者为96例2~18岁、感染HIV-1的儿童和青少年,这些患者之前曾接受过抗HIV-1感染治疗。该研究结果显示,经过24周的Isentress治疗后,53%的患者血中HIV量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 服用Isentress的患者最常报告的严重的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包括失眠和头痛,这些不良反应的发作次数在儿童与成人中相近。1例患儿报告出现严重的治疗相关性失眠,还有1例出现药物相关性皮疹,发生这种情况时,应停用Isentress。 Isentress是一种片剂,每日服用2次,与餐同服或不同服均可。另外,该药也有相应的咀嚼片出售。由于这两种片剂不可换用,故咀嚼片仅批准用于2~11岁的儿童
  • 《成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强化抗结核治疗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2-24
    • 结核性脑膜炎往往是致命的,早期抗结核及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终会死亡。近期,来自牛津大学及利物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强化抗结核治疗能够增强针对脑内结核杆菌的杀菌活性,进而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其成果于2016年1月14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第374卷第2期。 研究以在越南两家医院就诊的817名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感染HIV及未感染HIV成人患者为样本,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试验,主要是比较9个月标准抗结核方案(包括利福平10 mg/kg/d)与强化方案(包括在治疗开始的8周时间里给予更高剂量利福平15mg/kg/d联合左氧氟沙星20 mg/kg/d)的治疗效果,并以第9个月时的患者死亡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9个月致残率、首次新发神经事件或死亡事件以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为次要结局指标。 研究将409名患者随机分配至标准治疗组,其余的408人则接受强化治疗。经过9个月的随访,发现强化组和标准组分别死亡113人和114人(风险比为0.94,95%可信区间为0.73-1.22,P=0.66),且无证据显示与标准方案相比,强化方案针对总人群或任何亚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或许要排除异烟肼耐药结核感染患者)。此外,两组间的次要结局指标无显著差异,两组间导致治疗中断的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也无显著差异(标准组为64例、强化组为95例,P=0.08)。 综上所述,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强化抗结核方案不能够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来源:http://neuro.dxy.cn/article/484295?trac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