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新公示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9年拟立项项目 》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6-22
  •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科技部于19日公示了“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和“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拟立项项目名单,共44项。

    “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2019年度拟立项项目安排公示

    本批指南重点聚焦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原材料和前沿创新产品开发,2019年拟在医用级原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植/介入医用导管及器械表面改性核心关键技术及临床急需新型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等研究方向部署项目。国拨经费约为0.7亿元。实施周期为2019—2021年。

    “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019年度拟立项项目安排公示

    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部署健康生物学机制及健康影响因素的关键基础研究;主动健康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老年常见疾病防控和康复护理技术研究以及主动健康和老年服务科技示范与应用推广四个重点任务。

相关报告
  • 《35亿!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个重点专项项目公示》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08-09
    •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对“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9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公示时间为2018年8月6日至2018年8月10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 1、“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 联系人:王兰英 联系电话:010-58884865 2、“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联系人:何霄嘉 联系电话:010-58884861 3、“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联系人:周斌 联系电话:010-58884880 4、“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 联系人:秦媛 联系电话:010-58884886 5、“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联系人:钱洪宝 联系电话:010-58884877 6、“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 联系人:韩鹏 联系电话:010-58884875 7、“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 联系人:宋敏 联系电话:010-58884824 8、“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 联系人:卫新锋 联系电话:010-58884828 9、“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司法专题任务) 联系人:贾国伟 联系电话:010-58884826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2018年8月6日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立项项目统计》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20-06-24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设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牵头提出重大研发需求、总体任务布局及重点专项设置,编制发布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各机构进行项目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后,在科技部网站上进行立项公示。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各平台上已公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数68个,项目总数达4441个。其中,2016年启动38个专项,2017年新增启动6个专项,2018年新增启动18个专项。2016~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总数逐年上升,2018年全年立项项目数1433个。2019年立项项目仍在持续发布中,截止6月24日,共公示31个专项,537个项目。 因公示平台不一致,仅统计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及部分专业机构已公开公示的数据。本文按照立项年份进行统计,项目数量相对启动年份(项目指南发布即为启动)稍有滞后。 分析各项目牵头单位所在省市发现,位于北京市的项目牵头单位立项项目数量最多,达1679个,其次是上海市与江苏省。广东省、湖北省分别位列第四、第五。这表明,北京市研发力量相对更强。立项项目数量少于10个的内地省份有贵州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这几个地区研发力量较为薄弱,未来国家可考虑给予一定的技术、人才等相关政策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