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程冰
  • 发布时间:2023-10-10
  • 人工智能(AI)、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一代数智技术的快速应用,正在不断冲击和影响图书馆的组织形态,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高度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数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应用与普及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图情领域图书馆与数智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数智赋能 [1]、数智驱动 [2]、数智融合 [3] 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鲜有学者涉及数智时代图书馆员(以下简称“馆员”)必备的素养这一主题。因此,研究数智素养问题,不仅能从宏观层面对数智素养的整体结构进行调控,而且能从单一维度的微观层面对数智素养模型的建构给予启发 [4]。作为信息素养的延伸和拓展,数智素养正逐渐成为数智时代馆员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研究馆员数智素养模型、策略,对图书馆提供更好服务与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尝试以数智时代馆员素养为指导,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馆员数智素养的理论基础与构成要素。

    1 馆员数智素养概念内涵

    1.1 内涵变迁

    素养作为一个多维度、多功能的复合结构,往往包含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两个层次。基本素养即素质和修养;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集合体 [5]。当前素养涵盖了信息素养、网络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AI 素养等,厘清数智素养与这些相关素养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明晰数智素养的内涵。①媒体素养是指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及制作生产媒体信息的能力,其特点为关注个体利益,强调参与和解释。②计算机素养是指了解和使用计算机及软件的能力。其特点为聚焦技术知识及计算机应用。③信息素养是指根据需求,有效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6],其特点为反思、理解、评估、创造新知识 [7],逐渐取代计算机素养。④网络素养是指基于网络学习、工作、交流和发展的综合能力,其特点为在信息素养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生存能力。⑤数字素养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具有批判思维与整合能力,进而了解与熟悉网络检索到信息链接的含义 [8]。其特点为突出批判性思考能力 [9],包含数字化情境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⑥数据素养是指拥有数据意识、道德、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理解和应用数据的能力 [10],包含数据意识与态度、数据知识与技能、数据道德与伦理等方面的内容。⑦ AI 素养关注 AI 时代的人类生存方式,既是一种个人能够批判性地评估 AI 技术、与 AI 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的能力,也是一种能够将 AI 作为在线、家庭和工作等场所中学习工具的能力 [11],其特点为特定技术情境的数字素养。⑧数智素养是“数智”环境下个体数字素养、数据素养与 AI 素养的有机融合,具有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等多重特征。综上,信息素养包含了媒体素

    养、计算机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AI 素养、数智素养,强调搜寻、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其中数字素养包含 AI 素养,而 AI 素养重视依托 AI 技术来甄别、使用、管理信息的能力。数字素养注重利用数字技术确定、组织、理解、评估和创造信息,与数据素养内涵边界重合但不是包含关系;数智素养融合数字素养、数据素养、AI 素养三者蕴含“数智”方法与技术的元素,对各行各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推动一批以“数智”为特性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发展。毋庸置疑,数智时代,“数智”理念、方法与技术驱动图书馆实现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升级,馆员数智素养正逐渐成为一项适应数智时代的重要能力。

    1.2 馆员数智素养

    数智是指以大数据、AI 等为主导的技术思维、技术产品和技术应用 [12],是一种综合创新资源,体现在数智化、数智融合、数智驱动等方面。数智化是指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的手段,有机组合传统生产要素,实现价值最大化 [13]。图书馆数智化主要融合了数字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三重特征。数智融合是指技术融合,即大数据与 AI 的融合,尤其是智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融合。图书馆数智融合具有虚实协同共生、多模态人机交互、全域智能检测等特点 [14],表现为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区块链、 机器学习、AI 等数智技术,基于数据的挖掘、驱动、感知、理解、推理、预测,共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提升馆员个性化、智能化、智慧化服务水平 [15]。数智赋能是指新一代数智技术的快速普及引发企业的组织形态变革,如数智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要素包含智慧数据、智能技术、资金、人才、设备等,对改善创新绩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6]。图书馆数智赋能主要是指数智技术加速“数据—智慧数据 / 知识”转化过程 [17],如利用数智技术建设协同知识创新平台等,数智赋能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的目的。可见,馆员需要具备数智知识、数智能力来迎合数智时代图书馆转型。馆员数智素养是指馆员适应数智化、数智融合、数智赋能等数智环境下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数智融合能力。馆员数智素养要素往往包含数智知识、数智能力和数智伦理。数智知识是基础,是馆员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数智基本知识;数智能力是关键,指具有与数智技术如 AI开发和应用相关的基本能力,如编程能力、信息检索与收集能力、撰写数据报告能力等,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数智伦理是前提,指由数智技术引发的态度、问题、看法与认识等伦理维度。馆员数智素养可视为馆员职业素养在数智时代的新表征,它是对馆员信息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智能素养的内涵更新和结构拓展 [18]。

    2 馆员数智素养构成要素分析

    本研究根据数智素养的内涵特征,结合馆员知识水平,总结关于人工智能素养 [19]、数智素养 [20] 的研究文献,提出由数智知识、数智能力和数智伦理三个主体要素析出基本数智知识与技能、高阶数智思维能力、数智意识与伦理三个维度为核心内容,通过反思实践、动态调控、创新驱动、综合评价四种调节机制,达到数智内核、数智服务和数智发展的目标,以此作为馆员智能素养构成要素,如图 1 所示。其中数智内核引领智能时代馆员文化基础的前进方向,文化基础则为馆员内核目标的达成提供原料;数智服务是使能目标,是将馆员专业知识与数智素养结合起来,发掘自身潜力,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智发展强调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准则,馆员不但发展自身素质素养,而且在数智服务中促进读者数智素养的提升。

    详情请参考原文

    李惠娜.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J].图书馆,2023(09):47-52.


  • 原文来源: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tYqgYjzYKsCZAfRs09Q_9Y76QKWvBfl-XJk6nt3LVpi_QCrbjSYLVhdgKO3MVVo9bbizuAwDUPYPp3LCS0UcYtETr_NQTOAieFsH-2PSRVSjBOayn4YNF-MRicy_Hmiequ0s4eqPhx8=&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相关报告
  • 《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3-11-07
    • 人工智能(Al)、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一代数智技术的快速应用,正在不断冲击和影响图书馆的组织形态,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高度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数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应用与普及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图情领域图书馆与数智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数智赋能[1]、数智驱动[2]、数智融合[3]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鲜有学者涉及数智时代图书馆员(以下简称“馆员”)必备的素养这一主题。因此,研究数智素养问题,不仅能从宏观层面对数智素养的整体结构进行调控,而且能从单—维度的微观层面对数智素养模型的建构给予启发[4]。作为信息素养的延伸和拓展,数智素养正逐渐成为数智时代馆员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研究馆员数智素养模型、策略,对图书馆提供更好服务与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尝试以数智时代馆员素养为指导,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馆员数智素养的理论基础与构成要素。 馆员数智素养概念内涵:素养作为一个多维度、多功能的复合结构,往往包含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两个层次。基本素养即素质和修养;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集合体[5]。当前素养涵盖了信息素养、网络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Al素养等,厘清数智素养与这些相关素养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明晰数智素养的内涵。①媒体素养是指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及制作生产媒体信息的能力,其特点为关注个体利益,强调参与和解释。②计算机素养是指了解和使用计算机及软件的能力。其特点为聚焦技术知识及计算机应用。③信息素养是指根据需求,有效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6],其特点为反思、理解、评估、创造新知识[7],逐渐取代计算机素养。④网络素养是指基于网络学习、工作、交流和发展的综合能力,其特点为在信息素养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生存能力。⑤数字素养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具有批判思维与整合能力,进而了解与熟悉网络检索到信息链接的含义[8]。其特点为突出批判性思考能力[9],包含数字化情境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⑥数据素养是指拥有数据意识、道德、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理解和应用数据的能力[10],包含数据意识与态度、数据知识与技能、数据道德与伦理等方面的内容。⑦Al素养关注Al时代的人类生存方式,既是一种个人能够批判性地评估Al技术、与Al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的能力,也是一种能够将Al作为在线、家庭和工作等场所中学习工具的能力[11],其特点为特定技术情境的数字素养。⑧数智素养是“数智”环境下个体数字素养、数据素养与Al素养的有机融合,具有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等多重特征。综上,信息素养包含了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Al素养、数智素养,强调搜寻、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其中数字素养包含Al素养,而Al素养重视依托Al技术来甄别、使用、管理信息的能力。数字素养注重利用数字技术确定、组织、理解、评估和创造信息,与数据素养内涵边界重合但不是包含关系;数智素养融合数字素养、数据素养、Al素养三者蕴含“数智”方法与技术的元素,对各行各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推动一批以“数智”为特性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发展。毋庸置疑,数智时代,“数智”理念、方法与技术驱动图书馆实现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升级,馆员数智素养正逐渐成为一项适应数智时代的重要能力。 馆员数智素养:数智是指以大数据、Al等为主导的技术思维、技术产品和技术应用[12],是一种综合创新资源,体现在数智化、数智融合、数智驱动等方面。数智化是指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的手段,有机组合传统生产要素,实现价值最大化[13]。图书馆数智化主要融合了数字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三重特征。数智融合是指技术融合,即大数据与Al的融合,尤其是智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融合。图书馆数智融合具有虚实协同共生、多模态人机交互、全域智能检测等特点[14],表现为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区块链、机器学习、Al等数智技术,基于数据的挖掘、驱动、感知、理解、推理、预测,共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提升馆员个性化、智能化、智慧化服务水平[15]。数智赋能是指新一代数智技术的快速普及引发企业的组织形态变革,如数智赋能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要素包含智慧数据、智能技术、资金、人才、设备等,对改善创新绩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6]。图书馆数智赋能主要是指数智技术加速“数据一智慧数据/知识”转化过程,如利用数智技术建设协同知识创新平台等,数智赋能知识创新,实现知识增值的目的。可见,馆员需要具备数智知识、数智能力来迎合数智时代图书馆转型。馆员数智素养是指馆员适应数智化、数智融合、数智赋能等数智环境下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数智融合能力。馆员数智素养要素往往包含数智知识、数智能力和数智伦理。数智知识是基础,是馆员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数智基本知识;数智能力是关键,指具有与数智技术如Al开发和应用相关的基本能力,如编程能力、信息检索与收集能力、撰写数据报告能力等,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数智伦理是前提,指由数智技术引发的态度、问题、看法与认识等伦理维度。馆员数智素养可视为馆员职业素养在数智时代的新表征,它是对馆员信息素养、数字素养、数据素养、智能素养的内涵更新和结构拓展[18]。 参考文献:李惠娜.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J].图书馆,2023(09):47-52.
  • 《数智时代的人工智能素养:内涵、框架与实施路径》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饶海侠
    • 发布时间:2024-09-12
    •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中的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024年2月20日,蔡迎春等在《中国图书馆学报》期刊上发表《数智时代的人工智能素养:内涵、框架与实施路径》一文。文章梳理了AI素养的内涵、框架和实施路径,提出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AI素养教育。通过引入KSAVE模型,构建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伦理、价值观五个领域的AI素养框架,并建议高校图书馆从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能力构建与实践应用、道德觉醒与责任担当三个方面开展AI素养教育,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责任感的AI素养人才。 研究内容 文章聚焦于人工智能(AI)素养的内涵、框架以及实施路径。 1.文章探讨了AI素养的概念,认为它不仅是对AI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更是一种全面的、与时俱进的技能和知识体系,强调了AI素养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背景下的重要性。接着,文章通过引入KSAVE模型,构建了AI素养的框架,该框架包括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态度(Attitude)、伦理(Ethics)和价值观(Values)五个关键领域,这一框架为全面理解AI素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2.文章重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AI素养教育中的角色和实施路径。作为长期从事素养教育的核心机构,高校图书馆被赋予了推动时代素养发展的重要使命。文章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从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能力构建与实践应用、道德觉醒与责任担当三个方面开展AI素养教育,以培养适应数智时代的新型人才。 3.总结部分叙述了AI素养教育的挑战和前景,强调了高校图书馆在推动AI素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研究结论 1.指出人工智能素养不仅包括对AI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涉及到伦理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内容,这一结论强调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全面性和深度,不仅要求个体掌握技术知识,还要注重伦理、价值和社会参与的培养。 2.提出了一个全面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该框架包括知识维度、技能维度和态度、价值观和伦理维度,这一框架为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帮助教育者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 3.文章最后强调了高校图书馆在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作为知识的宝库和传播枢纽,图书馆不仅提供与AI相关的资源,还承担着推动跨学科知识整合和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任务。文章提出图书馆需要积极应对AI技术与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设计创新教育课程,并引导学生适应AI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