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包括HIV感染在内的性传播感染的群体干预措施》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11-12-21
  • 在HIV流行地区,性传播感染的医疗服务质量很差,且性传播感染高度流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可使HIV传播下降高达40%。 坦桑尼亚的经验表明这样的干预在发展中国家是可行的。
  • 原文来源:http://apps.who.int/rhl/hiv_aids/mtcom/zh/index.html
相关报告
  • 《针对监禁妇女的调整后的HIV和性传播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4-09-25
    • 目的:研究探讨了一项针对监禁妇女的调整后的HIV/STI行为干预措施(内容包括提供妇女赋权的机会,降低风险,关系)的实施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是2010年和2011年来自北卡罗来纳州2所监狱中的521名年龄18至60岁的妇女,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干预组实施8次POWER,对照组则仅实施STI预防标准护理。对研究对象随访至其释放后的3至6个月。研究考察了混合效应模型的干预效果。 结果:较之对照组,干预组对象在释放后3个月拥有较少的性伴,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释放6个月时,干预对象与固定性伴之外的性伴发生阴道性交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显著减少,而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则显著上升。此外,与对照组相比,POWER组对象出现安全套壁垒的情况也显著减少,艾滋病知识掌握地更好,也具有更为良好的健康保护沟通和有形的社会支持。 结论:对重返社会的监禁妇女来说,POWER是一种有望降低HIV/STI感染或传播的有效行为干预措施。
  • 《HIV感染男男性行为者降低HIV传播互联网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6-05-25
    • 本研究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一种互联网基础的安全性行为干预措施对降低HIV传播高危行为的作用。研究共收集179名HIV感染的男男性行为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每月进行一次互联网调查,干预组则在互联网调查的基础上发送个性化定制的风险降低信息,研究周期为12个月。研究的主要结局为12个月的累积性传播感染(STI)发病率,次要结局包括自述无保护性行为发生情况和向性伴披露HIV感染状态等。根据调整后的意向分析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12个月的累积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0% vs 25%,p=0.5),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无保护性行为发生都有所减少,披露感染情况都有所增加。该研究证实,在高危行为自我监测外再增加个性化定制的短信带来的改善效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