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带来资本市场躁动,电动汽车到底还能火多久?》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24
  • 2020年庚子年,很多行业都不好过,而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却异军突起,部分相关企业的股票也是纷纷创历史新高。人们不禁要问,电动汽车到底还能火多久?

    一、电动汽车市场现状

    1、市场销售回暖

    自2020年7月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1~11月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同比由负转正!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11月新车销量为20万辆,同比增长104.9%;1~11月累计销量110.9万辆,同比增长3.9%,首次由负转正。

    其实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不令人看好。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反弹恢复至常态,以及“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举措的相继推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步入持续上行轨道。

    图片来源:中汽协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7月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

    2、部分明星企业受到资本市场追捧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了九大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新能源汽车位列其中。所以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风口,电池企业也是火得发紫。因为无论哪家的新能源汽车热卖,都需要采购电池。

    目前国内在美股上市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共有三家:蔚来、理想和小鹏。理想去年就已经实现毛利率转正,蔚来今年也实现了毛利率转正,小鹏随着P7的热卖财务状况也有好转。这让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其中:

    (1)采用换电模式的蔚来尤其引人注目,它的市值已经跻身全球车企的前20名(当然,市值是动态变化的,未来排名有可能更好,也有可能滑落)。高盛曾发布报告认为,蔚来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车企之一。在蔚来的换电模式走通之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及电池企业开始进入换电领域。所以蔚来的成功可以看成是换电模式的成功。

    (2)理想走的是增程式混合动力路线,可以充电可以加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所以市场认可度也较高。

    (3)小鹏P7直接对标特斯拉,甚至小鹏的创始人何小鹏曾扬言,2021年在自动驾驶方面要打得(特斯拉)找不到东,并将在国际市场相遇。

    有专家说,中国走电动汽车的道路不是“弯道超车”而是“换道先行”,从造车新势力的不俗表现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换道先行”是换对了,而且确实走在了前面。

    除了上面在美股上市的三家车企之外,在A股上市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也是出尽了风头。

    (1)宁德时代作为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绝对的龙头持续刷新前高,涨势如虹。宁德时代几乎为所有主流车企供应电池,无论是曾经独领风骚的镍钴锰酸锂电池还是最近重新受到重视的磷酸铁锂电池。

    (2)比亚迪作为产业链齐全的车企在今年同样创出了历史新高。比亚迪的汉可以和特斯拉PK,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又可以和宁德时代PK。

    可以说,在A股上市的这两家企业各有千秋。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电池企业站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双风口”上。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它们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玩家,同时又都在布局储能产业。随着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无疑将加速发展。电源侧储能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新能源配套储能项目,一方面可以平抑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实现发电曲线的平滑,另一方面还可以优化商业模式,比如在电价比较便宜的时候存储起来,在电价比较贵的时候卖出去,从而提升新能源发电项目的经济性。

    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原因,造车新势力、电池龙头企业和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二、电动汽车未来展望

    早在2016年10月26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以下简称《路线图》)。《路线图》的总体目标是:至2030年,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提出的“2030年达峰”的承诺,在2028年提前达到峰值。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将达40%以上。

    将近五年过去了,路线图也进行了更新。2020年10月27日发布的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了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50%以上,纯电动车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

    “十四五”发展目标也已经被明确。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根据2020年11月份我国汽车销售数据,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整体汽车销售中的占比为7%,对比2025年20%、2030年40%、2035年50%的目标可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长空间是十分巨大的。

    三、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

    1、电动汽车生产成本依然有待下降

    由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央财政从2009年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给予补贴,从2014年9月1日开始,免征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购置税。在相关政策和各方的努力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为电动汽车)产业已经连续五年产销量均位列世界第一。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电动汽车成本也逐渐向燃油车靠拢。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下调,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当年也受到冲击。当前,新能源汽车补贴已经延续到2022年(2020年4月,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之所以延续到2022年,是因为行业普遍预期到2022年,电动汽车购置成本将可以和燃油车直接进行PK。但毕竟这一天还没有到来,在今天仍有不少消费者出于价格的原因,不选择电动汽车(同等价格往往可以买到更高配置的燃油车)。

    当然成本方面的挑战不是主要挑战,会随着时间逐步得到解决。

    2、来自氢能汽车的挑战

    随着日本等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取得长足进展,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突然火了起来。2019年,氢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初,国家发改委、司法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将于2021年完成研究制定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2020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氢能被列为能源范畴。2020年6月,氢能先后被写入《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12月21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这是政府文件对氢能最新的表态。

    目前,在货车、大客车和商务车领域,氢能汽车发展迅速。今年,上汽推出了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即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加氢5分钟,续航550公里(NEDC综合工况)。上海地区补贴后售价为29.98-39.98万元。这样的价格对于一辆MPV来说,并不算贵。可以说,虽然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依然比电动汽车成本高,但已经在慢慢蚕食电动汽车的市场,至少表现出了这样的潜力。

    虽然在车型和使用用途方面,氢能汽车和电动汽车有一定的分野不同,但是边界其实并不是完全清晰。如果氢燃料电池技术继续提升、成本继续下降,在小轿车领域,二者也会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如今天的日本市场)。

    可以说,电动汽车来自氢能汽车的挑战虽然不是迫在眉睫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现在可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朋友,但可能会有兵戎相见的一天。

    结语

    说了这么多,回归文首提出的问题:电动汽车到底还能火多久?我们认为,如果非要加上一个期限的话,可能至少是十年——2030年中国碳达峰之年。如果更乐观一点的话,在2060年碳中和之前,电动汽车都有充足的发展动力。

    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比如2019年、2020年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波折,类似的或者新的波折可能还会出现,这只有靠行业企业不断创新、不断努力,在翻越一个高峰之后,继续挑战下一个高峰!

相关报告
  • 《宁德时代——躁动的资本》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31
    • 摘要:5月29日凌晨,宁德时代披露最新招股说明书。 5月29日凌晨,宁德时代披露最新招股说明书,定价为25.14元/股,拟发行不超过2.17亿股,募集资金54.62亿元,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1.72亿股。 募资总额破创业板纪录,7个涨停后市值有望拔得创业板头名,7个涨停后一签可获利数万元,随着最终结果的临近,宁德时代无疑让资本市场愈发的躁动不安。 而与此同时进行的宁德时代新股发行网上路演活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等高管就投资者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回应。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中)做路演推介 援引全景网的报道,本文节选了部分问题及答复。 问:公司对电池技术演进方向的判断,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 宁德时代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蒋理答:新能源汽车下一代电池发展方向包括全固态锂电池、锂金属空气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当前尚处于基础和应用研究阶段,距离技术成熟和商业化还有较长距离。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注重研发与创新,研发团队规模和实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对于下一代电池和行业内的新生技术,公司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研发跟进。 问:很多公司上市后业绩立即下滑,请问董事长,贵公司是否也会这样?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公司一直在稳步前进,并且不间断地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技术能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未来公司会继续向好发展,不会出现业绩立刻下滑的情况。 问:未来有没有可能动力电池完全同质化,每一家的产品都差不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材料、新技术对动力电池行业生态的颠覆风险大吗?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动力电池技术方兴未艾,由于动力电池的技术到成品到市场应用的复杂性和周期很长,目前还没有看到颠覆性的技术,我们热烈欢迎有颠覆性的技术出现。
  • 《电动汽车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4-01
    • 在3月31日举行的“零碳驱动绿色交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协鑫能科移动能源战略转型、中金协鑫碳中和基金发起设立发布会”上,国务院原参事石定寰表示,交通运输是耗能大户,电动汽车不仅是能源革命、能源转型的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多年来,交通行业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可喜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走在世界前列,越来越多的车企转型发展电动汽车,也涌现出一批新势力,在动力电池、充电基础设施、移动换电、出行平台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绿色生态,这是对城市交通体系的再造,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意义重大。 统计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550万辆,产销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2月,充电桩保有量已达175.8万台,换电站663座。建成了世界上充换电设施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换电设施网络。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行业发展也存在突出短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坦言,充电设施还难以满足用户在数量和服务体验上的需求,充电服务商业模式还不完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在汽车储能方面,其功能与电网需求匹配还处于探索阶段,融合度远远不够。 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设施是根本保障。“当前动力电池五花八门,充换电国家和行业标准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技术进步和商业化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掌握关键技术、有成功商业运营经验企业的支持,同时尽快组织电动汽车、电池、换电装置和换电站建设方编制国家标准,并推广实施。 在王志轩看来,汽车与交通领域将承担大规模消纳新能源以替代石油消费的主力军作用。汽车和交通领域大规模“以电代油”,将降低石油消费比重,减少环境污染及碳排放。同样,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汽车交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调节器”“稳定器”作用。他进一步指出,电力及汽车交通的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既是各取所需,又构成了良性的工业生态模式,从而会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新商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次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指导,协鑫集团、中金资本主办的,会议围绕“绿色能源 焕动出行”这一主题,多角度、多方面探讨绿色交通发展路径,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坛现场,“协鑫能科移动能源战略转型”“中金协鑫碳中和基金”发布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