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模块柔软超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0-15
  • 松下公司开发的柔软超轻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模块,在太阳能电池模块表面结构上用树脂或胶片替换玻璃基板,成功减轻了重量。在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横贯澳大利亚大陆的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上,2017年日本队的参赛车辆使用了松下公司的这种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模块。该模块单位重量输出从13W/kg提高到145W/kg。

    图为松下公司展示的柔软超轻型太阳能模块。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10/15/content_432621.htm?div=-1
相关报告
  • 《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将物体表面变为电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15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师在最新一期《小方法》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款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快速方便地将任何表面变为电源。这款比人头发丝还纤薄的太阳能电池黏附于一块织物上,重量仅为传统太阳能电池板的百分之一,但每千克的发电量是其18倍,可集成在船帆、救灾帐篷和防水布、无人机的机翼及各种建筑物表面。 为生产太阳能电池,MIT有机和纳米结构电子实验室团队使用了电子墨水形式的纳米材料。在纳米洁净室内,他们使用挤出式涂布机将纳米电子材料层沉积到3微米厚的基底上,随后使用丝网印刷术,印制出电极并完成太阳能模块,接着将厚度约为15微米的印刷模块从塑料基板上剥离,形成一种超轻太阳能装置模块。 但这种纤薄而独立式的太阳能模块很难处理,且很容易撕裂,因此难以部署。为此,研究团队需要找到一种轻质、柔韧的基材,将太阳能电池黏附在其上,最终他们找到了每平方米仅重13克的复合材料“大力马”(Dyneema)。通过添加一层只有几微米厚的固化胶,他们将太阳能组件黏附在“大力马”上,最终形成超轻且坚固的太阳能结构。 测试结果显示,独立式太阳能电池每千克可产生730瓦的功率,如果将其黏附在高强度“大力马”织物上,每千克约产生370瓦的功率,是传统太阳能电池的18倍。而且,即使将该织物太阳能电池卷起、展开500多次后,仍保持90%以上的初始发电能力。这种电池生产方法可以扩展,生产出面积更大的柔性电池。 不过,研究人员强调,虽然他们的太阳能电池比传统电池更轻、更柔韧,但制造电池的碳基有机材料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相互作用,可能降低电池的性能,因此需要包裹另一种材料来保护电池不受环境影响,他们目前正在开发超薄封装解决方案。
  • 《高效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多层设计策略》

    • 来源专题:工业强基
    • 编译者:张欣
    • 发布时间:2024-07-05
    • 太阳能在我们全球追求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已变得不可或缺。如今,大约95%的太阳能电池是使用晶体硅(c-Si)制造的。大多数商业设计采用厚度约为160–170μm的c-Si光活性层。然而,由于仅硅就占每块太阳能电池板成本的近一半,专家们相信下一代c-Si太阳能电池会薄得多。 不幸的是,薄c-Si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仍然远落后于厚工业电池。这是因为薄c-Si电池的最佳设计策略只会最大化单个参数,如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或填充因子。目前的方法都不能同时改善这些参数,所有这些参数对于实现高效率都很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杭州电子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制定了一项新策略,以显著提高薄c-Si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他们的研究发表在《能源光子杂志》上,代表着硅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所提出的策略优化了一些关键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该团队认为这些特性是厚c-Si太阳能电池和薄c-Si太阳能细胞转换效率差异的原因。利用商业软件程序,他们对各种薄电池设计进行了光学模拟。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实验,研究人员得出了一种创新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比传统技术具有几个优势。 该团队没有使用通常用于制造厚c-Si层的硅锭切割方法,而是采用了层转移方法。他们用氢氟酸在厚硅片上蚀刻小孔。该多孔层作为衬底生长20μm薄的单晶硅层,可以很容易地分离并转移到柔性不锈钢衬底上。 为了增强薄硅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研究人员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在两侧沉积了多个金属纳米膜——分别在面向太阳能电池正面和背面的侧面沉积了SiO2/SiNx/SiOx层和Al2O3/SiNx/SiOx膜,它们具有金字塔结构。 前SiNx/SiOx层和后SiOx/SiNx层分别增加了硅层在更短和更长波长下的光吸收。这反过来又增强了短路电流密度,短路电流密度是衡量太阳能电池可以产生和收集的电荷载流子数量的指标。与用作参考的标准太阳能电池相比,电流密度从34.3增加到38.2mA/cm2。 此外,SiO2和Al2O3层提供了高表面钝化,使所产生的电荷载流子的复合和损失最小化。这导致了更高的开路电压——衡量太阳能电池产生的最大电压。当使用所提出的设计时,它从参考电池中的632 mV提高到684 mV。因此,太阳能电池的填充系数从76.2%增加到80.8%,该系数是太阳能电池运行与理论最大效率接近程度的指标。 正如模拟和实验所证实的那样,所提出的策略将转换效率从16.5%提高到21.1%,显著提高了4.6%(与参考电池相比,提高了约28%)。这使得薄c-Si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接近于工业上的厚太阳能电池,目前的效率为24%。 JPE副主编、希腊帕特拉斯大学凝聚态物理学教授Leonidas Palilis评论道:“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的发现为实现使用更少硅的高性能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于20μm的电池,大约是给定面板尺寸上160μm厚电池所需硅量的八分之一。” 由于成本降低和太阳能电池板制造能力的扩大,这一进步可能有助于硅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更广泛、更具成本效益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