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两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结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1-03-19
  • 记者3月15日获悉,塔里木油田承担的“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深超高压气藏高效开发技术》和《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前寒武系成藏条件研究与区带目标评价》取得丰硕果实,不仅推动我国超深超高压气藏高效开发不断取得新成果,还有效支撑了塔里木盆地超深层碳酸盐岩战略突破和战略性新发现。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发展空间大、领域多、潜力大,是集团公司最现实的油气规模增储上产区。针对盆地油气藏埋藏越来越深的实际,塔里木油田不断深化地质理论和工程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开放型科研体制的优势,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科研院校、兄弟单位精诚合作,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攻关,创新形成适合塔里木盆地地质特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引领了我国石油工业不断向深地领域进军。  

    面对库车前陆冲断带深层天然气高效开发的挑战,塔里木油田科研人员聚焦气藏埋藏深、高温高压高应力等关键问题攻关,集成配套超深超高压气藏高效开发技术,有效支撑了深层天然气产量跨越式增长,实现已开发气田年产160亿立方米持续稳产,顺利推进大北、克深等超深层区块建成产能77.87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是塔里木油田大型油气田发现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但随着勘探目的层由奥陶系灰岩为主转为下奥陶统及震旦—寒武系白云岩为主,目的层埋深越来越大,钻井、露头等实际资料越来越少,成储、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难度越来越大,导致该领域区带评价与目标优选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科研人员通过5年持续攻关研究,在完成大量实物工作量的基础上,已取得了3项创新成果,为塔里木油田实现3000万吨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这两项课题为塔里木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扎实的科学依据,填补了技术空白,攻克了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有力助推了油气增储上产的迅速发展,推进企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相关报告
  • 《南海两项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6-23
    • 6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在广州举行“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和“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库构建”项目启动会。这两个项目属于中国科技部2017年批准立项的14个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 据介绍,“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项目,将对中国在南海开展的历次海洋调查和岛礁调查所获取的生物、物理、环境等基础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和电子化处理,建设综合数据库,整理出版相关数据资料。分别包括对南海水文气象数据整编、南海海洋化学数据整编、南海生物生态资料整编、南海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整编、南海及其附属岛礁地质环境资料整编、南海岛礁地质样品资料整编;最后数据汇总、综合数据库建设、专著(系列丛书)统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红树林生物资源调查与重要种类DNA条形码库构建”项目,面向国家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大需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意在摸清中国红树林生物资源和重要种类基因资源家底,为国家红树林研究、保护与管理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为国家岛礁、滩涂、海岸生态修复等储备生物种质资源和基础资料,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岸重大工程以及近海渔业资源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项目组汇集了中国南海科学考察和研究历史悠久的10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包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清华大学,共193名科研骨干参加,涵盖海洋生物、生态、渔业资源、地质、化学、物理以及信息地理学等专业领域。同时聘请离退休老一辈科考队员协助指导、“记忆恢复”访谈,保障整编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两原创成果获突破》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3-20
    • 3月10日,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东濮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领域" 已进行至中期评估成果审查阶段, 专家组评定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两项原创技术成果取得新突破。 该院承担 "东濮凹陷勘探关键技术" 两项研究任务、针对 "十二五" 研发的逐级解封压裂管柱存在卡管柱风险、创新研制高温高压胶筒、封隔器解封机构采用可溶材料、研发出限时自解封多层压裂管柱、解决压后 "卡管柱" 难题、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面对多层压裂各层产出状况无法定量评价的难题, 优选荧光示踪剂, 建立检测方法, 形成组合注入方案, 研究解释技术, 首次定量评价分层产液贡献率。相关技术新突破, 成为助推 "东濮凹陷勘探关键技术" 研究持续推进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