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15日获悉,塔里木油田承担的“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深超高压气藏高效开发技术》和《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前寒武系成藏条件研究与区带目标评价》取得丰硕果实,不仅推动我国超深超高压气藏高效开发不断取得新成果,还有效支撑了塔里木盆地超深层碳酸盐岩战略突破和战略性新发现。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发展空间大、领域多、潜力大,是集团公司最现实的油气规模增储上产区。针对盆地油气藏埋藏越来越深的实际,塔里木油田不断深化地质理论和工程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开放型科研体制的优势,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科研院校、兄弟单位精诚合作,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攻关,创新形成适合塔里木盆地地质特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引领了我国石油工业不断向深地领域进军。
面对库车前陆冲断带深层天然气高效开发的挑战,塔里木油田科研人员聚焦气藏埋藏深、高温高压高应力等关键问题攻关,集成配套超深超高压气藏高效开发技术,有效支撑了深层天然气产量跨越式增长,实现已开发气田年产160亿立方米持续稳产,顺利推进大北、克深等超深层区块建成产能77.87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是塔里木油田大型油气田发现的最重要领域之一,但随着勘探目的层由奥陶系灰岩为主转为下奥陶统及震旦—寒武系白云岩为主,目的层埋深越来越大,钻井、露头等实际资料越来越少,成储、成藏主控因素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难度越来越大,导致该领域区带评价与目标优选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科研人员通过5年持续攻关研究,在完成大量实物工作量的基础上,已取得了3项创新成果,为塔里木油田实现3000万吨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这两项课题为塔里木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扎实的科学依据,填补了技术空白,攻克了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有力助推了油气增储上产的迅速发展,推进企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