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各国应继续将农业政策从直接支持农产品市场价格向促进生产力可持续增长方向转化的方案,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和市场冲击的抵御能力。
OECD发布的《农业政策监控与评估报告》(Agricultural Polic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指出,在报告所调查的52个国家,包括所有OECD成员国、欧盟国家和11个主要新兴经济体中,2014~2016年平均每年提供了5,190亿美元(4,420亿欧元)资金支持农业生产者。其中,60%的资金用来支持国内市场价高于国际市场价的农产品生产者。在所研究的国家中,政府对农场的总体支持占生产者收入的16%,而20年前为21%。其中,一些OECD成员国削减了支持力度,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则增大了支持力度。
2014~2016年,支持农业一般性服务的投资,包括人才与创新、知识和信息系统、物质基础设施建设、生物安全服务等,高达900亿美元(即770亿欧元)。这些服务有助于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农业和粮食生产能够灵活、弹性、可持续地面对外部冲击。相比来看,投资于一般性服务的效果优于价格支持效果。
OECD贸易与农业司司长(Director of the OECD Trade and Agriculture Directorate)肯·埃什(Ken Ash)表示,“支持农产品市场价格会伤害消费者,尤其是最贫困的消费者,同时也会削弱粮食产业的竞争力。各国政府需要关注农业政策,尤其是在资金投入方面,以更好地协调农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关系。”OECD强调,需要削减产出消费和投入补贴,因为政府资金在这些方面的利用率通常并不高,无法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往往会导致资源利用难以为继。这些政策应该被能够提高农业适应能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抵御气候变化等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取代。直接支持农产品价格的方式日益被用于提高农民收入,但本次报告显示,这些资金通常不能有效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着力找寻农民收入持续低下背后的原因,而不仅是继续支持农产品价格。
当前,政府越来越倾向通过直接支持农产品价格鼓励农民生产非市场产品或服务。OECD建议,各国政府应采取措施,更有针对性地加大这种形式的支持。报告呼吁,应努力开发风险管理工具,区分正常业务风险、适应市场解决方案的风险以及需要公众参与的灾难性风险。
(编译 郝心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