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全国产光伏监控系统在青海投运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30
  • 6月2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全国产光伏监控系统——华能睿渥S316在华能青海共和世能光伏电站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光伏电站控制技术的自主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控制系统可用率达到99.9%以上,控制器处理周期达到5毫秒,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该系统通过对光伏电站电池组件、汇流箱、逆变器、交直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光伏电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该系统软硬件全部采用国产自研系统和元器件,并进行一体化设计及开发,实现光伏电站AGC、AVC、五防系统和逆变器、汇流箱等发电设备监控一体化,提升了光伏监控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减少了项目建设成本和后期运维成本;该系统还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模型预测控制等新技术,实现了智能控制、运行优化、故障诊断与预警等功能,全面提升了光伏电站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华能青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光伏监控系统的核心软硬件一直依赖进口的问题,华能旗下青海分公司联合西安热工研究院,持续攻关新能源光伏电站监控系统技术和装备,研发出全新的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实现光伏电站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自主可控,解决了光伏领域核心控制“卡脖子”难题。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54464-1.html
相关报告
  • 《国内首个全站监控系统使用全国产芯片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14
    • 近日,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认定,该电站4号机组于5月30日完成15天试运行、正式投运,电站全面投产发电。作为福建省内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厦门电站全面投运将对保障福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充电宝”随调随启 抽水蓄能电站就像一块绿色“充电宝”,新能源出力大或用电低谷时充电,反之放电。 近年来,福建水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跃升式发展,截至2023年年底,福建省发电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为63%,抽水蓄能已成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和基础配置。 启动快、调节灵活的抽水蓄能电站能及时响应电网的应急需求,是电网的“调节器”和“平衡器”。为了使大规模清洁能源更好地接入电网,刚刚全面投运的厦门电站还将发挥“稳压器”作用。 “‘一发一抽’‘两抽一发’,根据福建电网负荷调节需求,电站每天运行情况都在变化。” 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运行部主任付东成说,“厦门电站是目前省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运后将承担更多的电网平衡和新能源消纳任务,也让福建电网调控方式更加灵活。” 本次投运的4号机组将为厦门电站这一“稳压器”再添助力,进一步有效增加电网节点电压的灵活调控能力,更好地应对风险。面对高温、暴雨、台风等挑战,厦门电站团队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机组一次安装完成、一次启动成功、一次调试成功、一次通过15天试运行,各项关键性能指标优良。“机组调试不是简单地‘搭积木’,更像是支撑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座’,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到严丝合缝。”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喜军说道。 “中国芯”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抽水蓄能机组涉及零部件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精密程度高,电站高效的管理智能化水平对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厦门电站中控室内大屏幕上呈现着设备监控图,线条的转向、颜色的变换、数字的闪烁……每一处电子信号的更迭,都标示着机组的运行轨迹。计算机监控系统作为抽水蓄能电站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着整个电站机组的启停、工况转化,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停机和报警。“厦门电站监控系统采用的‘中国芯’,约指甲盖表面大小,却可为电站安全提供关键支撑。”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林观辉说道。 国产芯片数据处理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能更好地发挥数据安全基础保障作用。经过与多方专家的反复论证和参建各方的多次沟通协调,2023年10月,厦门电站监控系统可编辑逻辑控制器首次采用全国产芯片,实现了二次设备共269个电子元器件全国产化,消除了应用进口芯片的“卡脖子”风险,提升自主可控水平,保障抽水蓄能电站信息安全。
  • 《青海“光伏制造”继续领先全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4
    • 8月中旬,位于西宁东川工业园区的黄河水电太阳能电力公司厂区内略显寂静,厂房顶部、路灯上方、绿化带内,凡是眼光所能触及的地方,都能看到光伏板的身影。“厂区里的用电基本都是靠这些光伏供电。”俯瞰整个厂区,宛如一个小型的光伏电站,但在厂房内,光伏板所需的组件正在这里经过一道道工序发生着变化。 在PERC电池生产车间,一台台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机器按照生产工序不停地运转着,硅片在这里经过制绒、扩散等十道工序,被制成电池片,再被组装成组件,未来它们将在各个光伏电站完成光与电的转换。 “目前车间里有231个工人,自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在保持满负荷运转。”车间主任张强说,今年,公司在PERC电池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技术革新,将电池的量产转换效率从22.05%提升到了22.4%。“转换效率的提升将能够进一步降低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提升发电功率。” 张强说,公司通过材料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优化了PERC电池结构,电池组件的功率有了明显提升,在技术上继续保持着全国领先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强调,青海有充足的太阳能光照资源、丰富的荒漠化土地资源,国家电投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希望国有企业带头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和产品,在创新发展方面形成更大引领作用。 黄河公司在国家电投集团和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清洁能源占比达到90%,IBC高效电池量产效率达到23.6%,4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年底光伏装机将达到696万千瓦,比2016年增长178%。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黄河公司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线作战、两手发力,率先推进30多个新能源项目复工建设,全力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产业复工复产。同时,在新能源建设中与省内铝线缆、风机塔筒、风机基础锚栓钢材企业合作,疫情期间帮助合作企业增加销售额近8亿元。坚决挑起保障电力生产供应、维护工业经济稳定的重任。1-7月,累计发电量374亿千瓦时,确保了特殊时期电力供应和西北电网安全。黄河水电太阳能公司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坚定创新发展,做优光伏产业。 结合公司发展方向,坚持技术改造、技术升级和创新驱动,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指标。 如今,太阳能公司从常规单多晶电池组件产品升级到P型PERC、N型TOPCon和N型IBC三大高效产品,是行业内惟一一家同时量产这三种高效产品的公司,产品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中2019年年底投产的200兆瓦N型IBC电池、组件生产线使太阳能公司成为世界仅有三家、国内首家实现IBC产品量产的企业,真正做到引领行业的发展。 “虽然受疫情影响,很多出口的产品销量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我们也在积极对接国内厂商,转出口为内销,减少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黄河水电太阳能公司副总经理高鹏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和国内的几个厂商达成了初步协议,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高鹏说,疫情期间,园区和公司同频共振,迅速行动,园区第一时间在人员返程和物资运输上给予支持,公司及时做出人员调整,扩大供货渠道,确保供应链不受影响。“截至目前, 公司不仅保证一线员工工资不减,而且一直保持高效满负荷运转。” 黄河水电太阳能电力公司在积极拓展对外市场的同时,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内外兼修,为公司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除了对电池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我们还在各项技术上积极实施技术革新,确保在技术创新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高鹏说。 如今,黄河水电太阳能公司的产品已获得德国TUV、美国UL、日本JET、中国CQC等认证证书,证书可涵盖全球主要光伏市场;组件各系列产品均通过192小时PID、盐雾等级六级、高强度机械载荷测试报告。生产的P型和N型组件产品认证效率均达到20.40%以上,达到国家技术领跑者满分要求。 当然,黄河水电太阳能电力公司的技术创新不仅仅集中在电池领域,在环保上黄河水电太阳能电力公司也在积极实践着自身的社会职责。 与太阳能电力公司厂区一墙之隔的污水处理厂,生产电池组件所产生的污水正在经历着一场神奇的质变旅途。 “这里的水经过沉淀会流到另一边的水池中,经过化学处理,会逐渐转为符合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33岁的污水处理专业工程师才让宽站在架设在各污水处理池之间的廊桥上,向我们讲解着整个电池污水的处理过程。 在才让宽的眼中,黄河水电太阳能公司向来注重环保,对污水排放指标有着严苛的把控,每年都会大量投入资金和技术革新污水处理技术。 “去年开始,我们在污水处理上就有了很大的突破。”才让宽说:“如今公司新采用的脱氨系统可以将污水中的氨氮含量从原先的30%降到15%。同时,采用新的除氟技术让水中的氟化物从原先的每升10毫克降到了每升8毫克。“这些指标下降能够进一步降低污水中有害物含量,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才让宽说,除了新技术的运营,公司还投入400多万元更换了在线监测设备,对水体反应、污水水质等做详细监测,确保排放出去的污水能够达到2类排放标准。 迎难而上,内外兼修,创新不止。四年来,黄河水电太阳能电力公司从常规单多晶电池组件产品升级到P型PERC 、N型TOPCon和N型IBC三大高效产品,是行业内惟一一家同时量产这三种高效产品的公司,产品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让青海的“光伏制造”享誉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