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场景下医疗数据共享路径研究》

  • 编译者: 程冰
  • 发布时间:2025-07-22
  •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临床科研场景下医疗数据共享的总体架构和路径,构建和完善医疗数据共享的理论框架,为医疗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采用理论分析法,基于数据价值链理论构建临床科研场景下医疗数据共享的总体架构。结合价值共创理论探索医疗数据控制者、使用者、处理者和监管者协同参与的数据共享路径,进而展开国内外多案例比较。[结果/结论]打造由“数据资产化”到“数据商品化”,再到“数据资本化”的整体方案,形成“控制者数据发布—处理者数据传输—使用者数据获取—监管者共享监督”的共享路径,分析提出数据共享的开放性与限制、数据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数据共享的流程与效率方面的完善策略。
相关报告
  • 《上海九院成功开展国产显微机器人临床研究》

    • 编译者:AI智能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6-12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九院)整复外科重建显微外科中心主任章一新教授联合多学科专家和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成功开展了国内首个显微外科机器人临床研究。6月5日,澎湃新闻报道,该团队于5月27日完成了全国首例国产机器人穿支皮瓣血管吻合术。患者为一名29岁女性,患有左肘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手术包括肿瘤切除和右大腿ALT穿支皮瓣的游离移植。 手术中使用了自主研发的“显微机器人系统”(Kai系统),成功实现了直径仅0.5至1.2毫米的超微血管缝合。术后患者恢复顺利,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Kai系统首次实现手术吻合过程的实时张力控制、运动轨迹记录、操作时长采集等自动化功能,为AI训练、手术评估和教学仿真提供数据支持。 章一新教授表示,显微机器人技术显著提升了亚毫米级血管吻合的操作精度与稳定性,提高了复杂重建手术的安全性、标准化和复制性。未来,随着算法和数据体系的发展,该技术有望在手术自动化、远程医疗等更多场景中应用,推动外科治疗方式的深层次变革。
  •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的数据价值研究综述:内涵阐述、作用机制、场景应用与数据创新》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黄雨馨
    • 发布时间:2023-10-10
    •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的数据价值研究综述:内涵阐述、作用机制、场景应用与数据创新 马捷 / 郝志远 / 李丽华 / 张羽 图书情报工作.2023 Vol.67 (15): 4-13. 摘要: [目的/意义] “数据价值”作为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一种不断深化的概念,当前与之直接相关的研究尚处探索阶段。对既有研究进行解构梳理、认知辨识,有利于开掘激发数据潜力、释放数据活力的全新数字化范式。[方法/过程]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索数据价值的概念内涵,并结合数字化转型的现实特征以及既有研究所呈现出的热点态势,明晰数据价值的作用机制,厘清数据价值在不同外化场景中的应用表现,同时洞悉数据价值驱动下的数据创新行为,最终剖析出当前数据价值研究存在的局限与桎梏。[结果/结论] 当前关于数字化转型视域下的数据价值研究总体呈现出分散化、模块化的态势特征,相关研究的聚焦性不强、侧重性不明显。未来还需要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价值特征、数据价值“形成、释放、实现”的理论逻辑以及科学设计数据价值驱动的数据创新路径与实现模式等方面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