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工程院水平井柱塞气举实验初获成功》

  • 来源专题:超深层油气勘探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3-27
  • 2017年8月至今, 华北油气分公司工程院积极深入院厂结合, 对分公司首次水平井柱塞气举工艺试验和采气一厂进行通力合作, 目前试验井DPH 212井按照一开一关制度连续平稳运行64天, 气井压力稳定, 平均日产气3500方。大牛地气田水平井产气量达到临界携液流量的气井只占34%, 大部分水平井存在排液难的问题, 其中部分水平井产量达到临界携泡流量, 但由于产量低, 井筒滑脱损失大, 导致井筒积液。为了提高水平井带液效率, 排除井筒积液, 实现气井稳产, 工程院采气所展开了水平井柱塞气举工艺试验。目前国内水平井柱塞气举理论不完善、现场试验少, 尚未形成成熟的工艺体系, 采气所技术人员根据柱塞气举不同工作制度下生产规律, 探索不同工作制度对柱塞气井生产情况的影响。

相关报告
  • 《西南油气田蓬莱气区水平井首次复合尾管固井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9-29
    • 9月29日,从西南油气田公司获悉,蓬阳119井全程应用精细控压技术,攻克“窄密度窗口”技术难题,实现“零漏失、零回流、短下塞”,顺利完成Φ139.7+177.8+184.15毫米复合尾管固井作业,这是蓬莱气区首次在水平井段应用复合尾管固井工艺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推动川中二叠系储量井高效高质量上产。 为支持2025年提交探明储量,根据最新地质认识并经过工程论证,西南油气田公司对蓬阳119井进行了靶区调整,并由直井调整为定向井。但215.9毫米井眼不具备下177.8毫米尾管的条件,所以调整为复合尾管固井。 复合尾管固井作业面临“三大极限”挑战,一是密度窗口极限。密度窗口窄,地层承压能力弱,需要精准把控泥浆密度以避免漏失。二是管柱结构极限。较常规两段式定向井尾管结构,三段式的复合尾管结构对井眼轨迹、套管居中度和水泥环整体密封性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固井工艺极限。为实现短下塞,需要控制碰压座与尾管鞋相距15米左右,水泥塞施工控制难度大。 面对挑战,西南油气田公司积极应对,依托精细控压(MPD)技术,实时动态控制井底压力,保障固井作业全程无漏失。应用高精度流量计与密度计实时记录顶替排量与泥浆密度,为精准碰压提供数据支撑。施工期间,实施专人上井全程把关,确保下套管扭矩、套管下深与居中度符合设计要求,保障胶塞精准到达预置位置,形成清晰的碰压信号,水泥浆被顶替至预定位置。整个复合尾管固井作业一气呵成,最终实现坐挂牢固、倒扣顺利、精准碰压、无回流的效果,各项施工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蓬阳119井复合尾管固井成功,验证了复合尾管结构+精细控压固井技术+精准水泥塞控制技术结合的可行性,对保障固井质量,提升井筒完整性具有重要技术和经济意义。
  • 《国内最高温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成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24
    • 从西南传来消息,固井公司西南项目部承揽施工的阳101H1-2井139.7毫米油层套管固井作业现场固井施工质量合格率100%。本次固井段井底检测温度高达155摄氏度,是国内页岩气井水平段最高。 阳101H1-2井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部署在川南阳高寺构造的一口页岩气重点评价井,完钻井深5545米,井底温度监测最高达155摄氏度,钻进期间循环温度140摄氏度。 该公司西南项目部的工程技术人员们,针对井底高温固井作业,造成工具性能、水泥石强度不稳定难题,他们通过优先水泥浆外加剂,采用抗高温水泥浆体系,现场施工采用常规单级固井作业,施工一气呵成。为国内深层高温页岩气井水平井固井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