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PCSK9单抗即将上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7-25
  • 最新消息,近日,安进生物依洛尤单抗注射液(Evolovumab)在国内的进口上市申请已经审批完毕,推测该产品在国内获批上市。该品种的上市申请于2017年10月获得了CDE承办受理,2017年12月被纳入到优先审评程序,进口审评耗时不足1年,若该药物此次顺利获批,这将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PCSK9单抗抑制剂。

    国内即将上市的首款PCSK9单抗抑制剂

    Evolovumab 是一种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G2 (IgG2),针对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kexin 9 型 (PCSK9),能够高效率地降低患者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该单抗药物由安进和安斯泰来开发,于2015年8月获得了FDA的上市批准。

    2017 年 12 月 1 日,FDA在对安进公司递交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进行优先审核后,批准了依洛尤单抗用于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来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依洛尤单抗由此成为获批此类适应症的首款 PCSK9 抑制剂。

    概括来讲,PCSK9单抗抑制剂为对抗LDL-C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这类药物也因此被视为继他汀类之后降脂药物领域的最大进步,业界对这类药物的表现寄予了厚望。

    目前全球已有两款PCSK9 单抗上市,除了安进的依洛尤单抗之外,还有Alirocumab (Praluent),该药物是一种全人源IgG1 型单克隆抗体,由赛诺菲和再生元联合开发,于2015 年7 月获得FDA 批准上市。

    销售表现远不及预期国内PCSK9抑制剂备战速览

    2017年Evolocumab的销售额为3.19亿美元,Alirocumab的销售额仅仅为1.95亿美元。作为被寄予了厚望的潜在重磅炸弹级药物,这种市场表现与预期相差甚远。

    IMS曾做出预测,20%血脂异常的美国患者将不再使用他汀类药物,转而使用PCSK9单抗抑制剂,这是此类药物的潜在市场增量空间。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的预测则更为直观:PCSK9抑制剂类药物的市场将超过90亿美元,即使是大多数人相对保守的估计,这类药物的年度销售额也将高达30亿美元。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这两款明星药物销售额远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PCSK9单抗的价格,粗略估计,患者使用PCSK9单抗的年度费用是他汀类药物的350倍,昂贵的价格阻碍了这类药物的市场增长。

    针对销售低迷的状况,无论是安进生物还是赛诺菲都在就产品本身进行着更多的加码和尝试,包括对给药装置做出的改进以及更多的临床使用益处探索。

    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为40.4%,其中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超过了30%。目前,在国内调血脂药物市场中,他汀类药物占据了大约90%的市场份额,已上市7款他汀类药物的总体市场规模大约为200亿元,其中的主力产品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

    相比于欧美人群,在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时,国内患者发生肝酶升高和肌病风险等副作用的风险更高,新型降脂类药物在国内拥有着很大的临床和市场需求。从现有降脂类药物的功效来看, PCSK9 单抗抑制剂是他汀类药物之后最有前景的降脂类药物:与他汀类降脂药物相比,PCSK9 单抗抑制剂拥有更加强效的降脂效率以及更加明显的安全性优势,这类药物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潜力巨大。

    在国内PCSK9单抗抑制剂类的新药开发竞赛中,处于第一梯队的本土制药企业有4家,分别为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康融东方以及恒瑞医药。其中,君实生物JS002注射液、信达生物IBI-306注射液、康融东方AK102注射液均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恒瑞医药SHR1209 注射液的临床注册申请于本月获得批准,公司将在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除了上述四家制药公司的在研产品之外,加入PCSK9单抗新药开发的本土制药企业还包括了上海嘉和生物、北京天广实、北京智仁美博等。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5159.html
相关报告
  • 《首款国产美罗华上市在即!20余款CD20单抗紧跟其后》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9-21
    • 9月20日,在CSCO年会上,上海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HLX-01)公布关键3期临床数据,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美罗华?)在治疗CD20阳性弥漫型大B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治患者的临床试验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安全性、免疫原性、药代动力学)均达到预设标准。HLX-01是目前唯一一个处于上市审评阶段的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申请适应症CD20阳性弥漫型大B非霍奇金淋巴瘤(DLBCL)。 笔者汇总了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和原研药在DLBCL适应症的临床数据,并借助此文分析了目前国内CD20单抗的开发和注册申报进展。 1、首款国产美罗华HLX-01即将上市 2017年10月30日,CFDA受理复宏汉霖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上市申请(CXSS1700026),该审评纳入第26批优先审评目录,目前该产品已完成技术审评和三合一审评。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适应症外,类风湿关节炎处于3期临床。下表为HLX-01目前最为关键的两项临床研究。 2018年09月20日,CSCO年会上,上海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HLX-01)公布关键3期临床数据。 关键3期临床数据:该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DLBCL的关键临床数据是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多中心(33家)临床3期试验(CTR20150583,NCT02787239),该研究招募患者407例,评价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作为弥漫型大B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线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与原研药(美罗华?)在治疗CD20阳性弥漫型大B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治患者的临床试验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安全性、免疫原性、药代动力学)均达到预设标准。 该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上市将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这是肿瘤领域首个生物类似药,期待复星医药利妥昔单抗能够惠及更多的肿瘤患者。 2、国内CD20单抗药物汇总分析 笔者根据公开渠道,整理了目前国内在注册申报的CD20单抗药物,其中,国内已上市2款,原研产品罗氏美罗华(利妥昔单抗)国内已上市18年;三生国健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曾报产(撤回),5款处于3期临床,9款处于1期临床。 国内在申报的CD20单抗25款品种中,生物类似药16款,创新药9款,笔者在这里不再对比各创新药的序列差异,行业内读者可以对相关抗体做更为深入的分析,如9款抗体药物的关键数据,包括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临床有效性数据。 近段时间,国产抗体生物类似药陆续报,虽然中国生物类似药上市的时间晚于欧盟和美国多年,但是,首款美罗华的上市将依旧意义非凡。 2017年医保准入谈判后,利妥昔单抗500mg/50ml的价格为8290元人民币,降价幅度高达58.45%,年费用在18.6万人民币。
  • 《靶向PCSK9的系统综述》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1-11
    •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病(CK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他汀类药物一直是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主要药物。它们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获益的结果是有限的和有争议的,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靶向原蛋白转化酶subtilisin/kexin 9(PCSK9)的单克隆抗体可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本篇文章对目前CKD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抗PCSK9单克隆抗体alirocumab和evolocumab临床试验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