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2018年全球风能发展报告》 指出,2018年全球风电产业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新增装机容量51.3 GW,使得累计装机达到591 GW。未来五年(2019-2023年),在三大驱动因素(风电行业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新兴市场的企业电力采购需求、风能在能源转型中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的推动下,全球风电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在此期间将新增300 GW以上的装机容量。报告系统分析了2018年全球风电市场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态势。主要内容如下:
一、2018年全球风能市场保持强劲增长
2018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51.3 GW,大部分增长来自陆上风电,为46.8 GW。其中,中国是陆上风电新增容量最多的国家,为21.2 GW,累计总装机容量达到206 GW,成为全球首个超过200 GW的国家;美国以7.6 GW的新增装机容量位列第二,其累计装机容量达到96 GW;德国(2.4 GW)、印度(2.2 GW)和巴西(1.9 GW)分别位列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排行榜的第三、四、五位。由于受到德国和英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减少的影响,欧洲陆上风电新增容量有所下降。同期印度的陆上风电也出现了下降,其2018年新增陆上风电容量比2017年(4 GW)下降2 GW。
海上风电方面,2018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与2017年持平为4.5 GW,累计装机总量已达23 GW,占全球风电装机总量的4%。中国以1.8 GW的新增装机容量首次领先世界,紧随其后的是英国(1.3 GW)和德国(0.9 GW)。美国正在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印度也在2018年宣布开放海上风电市场,欧洲将和亚洲继续共同引领全球海上风电发展。海上风电技术正朝着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将进一步下降。
二、全球风电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
1、能源转型期间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风电市场参与者正改变其商业模式,传统参与者在核心业务以外,还通过投资充电站、收购零售经销商或收购能源贸易公司扩大业务范围。数字技术的引入使新的市场参与者能够以全新的商业模式进入市场,而不局限于传统的风能资产采购。还有一些参与者更加关注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这些变化与能源系统转型紧密联系。风电价格下降和竞争压力增大使行业寻求传统商业模式之外的新增长点,如海上风电市场、电网和基础设施、集成和配电,以及提高电气化程度等。风能不再是一个利基行业,已经发展为主流能源解决方案。
2、新兴市场的企业电力采购需求。企业通过购电协议(PPA)直接购买电力的模式已经成熟,企业采购成为政府目标和电力需求之外的驱动力量。目前大部分风电PPA都发生在北美和北欧的大型企业,2018年60%的风能企业采购交易发生在北美市场,未来几年新兴市场以及小型、本地企业的采购需求将成为风电发展的驱动力之一,而这需要相应的市场监管和政府支持。
3、注重风能为能源系统和市场带来的价值将为风能产业提供更多机遇。能源转型的一个关键特点是更加注重能源的价值,如能源产出、整合及供需匹配。2018年,开发融合风能的新型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成为风电发展的一大驱动力,如寻求更多且更稳定的风电输出,以及改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能力。风能的成本竞争力、易于部署和可扩展性使其成为新型混合能源系统的理想选择。此外,复杂管理系统以及能源市场的数字化发展提高了能源系统的管理水平,因而推动了风能和太阳能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份额的增加。
三、未来五年全球风电市场展望
1、全球风电市场前景光明。未来五年,预计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幅将达到2.7%,共计新增超过300 GW的装机容量。近期,政府支持(竞拍和招标项目、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仍将是风电发展主要驱动力。另外,风电成本的降低让其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企业购电双边协议的签署也越来越多。许多市场正重新评估其能源需求和市场设计,风电灵活且规模易于扩大的特性使其成为新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
2、新兴市场及海上风电在全球市场份额将扩大。海上风电在未来五年将成为真正的全球市场,其产能将大幅增长,尤其是在亚洲。预计北美第一批大型海上风电设施将在2022或2023年建成投入运营。海上风电占新增风电的份额将从目前的8%增至22%。由于非洲政府积极推广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非洲将保持风电装机的稳定增长;印度将通过拍卖增加风电装机容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将致力于降低风电发电成本,同时开发先进商业模式;欧洲作为成熟的风电市场,随着政府继续进行拍卖和招标,陆上风电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政府的大规模拍卖将推动拉丁美洲风电部署,实施生产税收抵免(PTC)和可再生能源配额(RPS)等措施将继续促进美国风电市场发展;而中国未来两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能源局现有批准项目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