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制裁引发能源价格剧烈震荡》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8
  • 近期,国际能源价格剧烈震荡。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试图减轻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英国等国接二连三宣布限制进口俄罗斯石油。专家分析,部分西方国家不断煽动更多国家加入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大国政治博弈之下,全球恐重蹈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经济滞胀覆辙。

    能源价格上涨难停

    3月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突破每桶130美元,欧洲天然气价格也暴涨至3900美元/千立方米。据《纽约时报》报道,3月8日,美国全国汽油平均价格比一周前上涨10%以上,已飙升至2008年以来新高。当天,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宣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并呼吁欧盟一同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布伦特油价一度冲高至近每桶140美元的高位。

    为此,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缓解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称,法国政府计划支出超过200亿欧元应对能源价格上升。西班牙第一副首相卡尔维尼奥表示,该国工人和雇主等各方将达成经济损失分担协议,政府将采取补偿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加速能源转型等措施,减轻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经济损害。

    此后,随着欧佩克主要成员阿联酋表态支持额外增产以及国际能源署表示将释放更多原油储备,国际油价震荡下行。

    针对美国威胁联合欧洲盟友进一步制裁俄罗斯、研究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可能性,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警告称,西方放弃俄罗斯石油将对世界市场造成灾难性后果。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专家伊戈尔(17.380, 0.15, 0.87%)·尤什科夫预测,在最糟糕情况下,国际油价将上涨到每桶150至200美元。《纽约时报》分析,如果美国进一步制裁俄油气,将可能损害美国经济,进一步提高通胀。

    对俄制裁各藏私心

    “国际能源价格出现突然飙升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近期俄乌冲突不断升级,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乌克兰是重要的能源输出通道,这个地区局势紧张引起国际能源供应紧张;二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多个国家与地区生产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对能源需求下降,因此一些能源供应商降低了能源产量和输出,助推能源价格攀升。”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闫瑾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

    俄罗斯能源供应大国地位不可小觑。据路透社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称,俄罗斯每天出口约700万桶石油,占全球供应7%。据《纽约时报》报道,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和原油供应国,欧盟进口天然气中约40%、进口原油中约30%来自俄罗斯。

    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英国首相约翰逊近日举行了视频会议,但四方会后声明态度不一。“欧美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制裁表现出不同态度,根源在于它们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不同,反映出它们各自的利益诉求。”闫瑾表示,英国表现最为积极是因为英国只有约8%的石油需求来自俄罗斯,对俄罗斯的石油依赖程度较低。德国等欧陆国家表现相对谨慎,因为它们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十分严重。北溪2号被冻结,使德国和不少欧洲国家获取便捷、经济的俄罗斯能源受阻,能源供应前景不确定性增加。

    加剧地区分裂对抗

    事实上,美国“煽风点火”撺掇多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人为加剧了全球、特别是欧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多国深受其害。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近日表示,“美西方开展公开仇恨俄罗斯的活动,以及一揽子经济制裁措施……已经对油气、粮食价格造成全球性恶果。全世界都处在不安之中。”彭博社分析,西方层层加码制裁俄罗斯,使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全球可能重蹈1970年代因通胀高企而致经济衰退的覆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动辄挥舞制裁大棒换不来和平与安全,只会给相关国家的经济和民生造成严重困难,带来“双输”或“多输”局面,进一步加剧分裂和对抗。

    “美国禁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加剧了国际能源供应的紧张,使能源价格进一步飙升。”闫瑾分析,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为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蒙上阴影,导致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通胀压力增加,经济恢复面临更多困难,可能加剧欧洲乃至全球的紧张局势。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4485.html
相关报告
  • 《欧盟达成对俄石油禁令 全球能源格局或迎剧烈变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01
    • “欧盟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对俄罗斯祭出最严厉的经济制裁。”《纽约时报》5月31日这样评论称。此前一天深夜,欧盟领导人出人意料地宣布,欧盟成员国当天就对俄罗斯的第六轮制裁方案达成一致,其中包括最受争议的对俄石油禁运令,各方同意“禁海运不禁管道”的折中方案。据此,欧盟将逐步削减75%的俄罗斯石油进口,年底前将扩大至90%。而此前最反对俄石油禁运令的匈牙利获得“完全豁免权”。布鲁塞尔庆祝制裁方案的达成,称这显示了欧盟的“团结”,俄方则批评欧盟这一“自残”的举动“严重缺乏常识和合理性”,并称俄石油将找到其他买家。欧盟强行斩断与俄罗斯石油的依存关系,被认为不仅将伤害自身经济,还将对全球能源市场形成强烈冲击。30日和31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至两个多月的最高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认为,欧盟的制裁措施如得以落实,全球石油市场势必迎来剧烈调整,改变全球能源的供需格局。 5月3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右) 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 特别峰会闭幕式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对俄罗斯的石油制裁、欧洲安全是此次峰会的主题。 “禁海运不禁管道” 5月30日和31日,欧盟特别峰会在布鲁塞尔召开,各方就对俄石油禁令的争吵一直持续到30日深夜。“美国之音”称,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出人意料地在会议第一天达成协议,将停止进口大部分俄罗斯原油。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推特上发文称,“禁令将立即涵盖俄罗斯出口欧盟石油的2/3以上,在今年年底前,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将削减90%”。他将这称为“对俄罗斯终结这场战争的最大施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0日的报道称,欧洲是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其购买量占俄石油出口的一半。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原油占欧盟进口原油总量的27%,其中约35%是通过德鲁日巴(也称“友谊”)管道输送到欧盟的。该管道的北线通往德国和波兰,南线通往内陆国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 在第一天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欧盟各国领导人“原则上”就制裁俄罗斯的新方案达成共识,将禁止使用油轮进口俄石油。至于管道运输部分,“波兰和德国表示,他们将与其他国家一样,在今年年底之前停止使用俄罗斯石油。据此,我们将削减90%的俄罗斯石油进口量。剩下的是(德鲁日巴)南线覆盖的10%或11%的进口量。我们同意暂时豁免。”冯德莱恩说。路透社称,禁令的许多细节还有待商定。欧盟委员会发言人31日表示,对俄石油的海运禁令将分阶段实施。 据报道,欧盟对俄第六轮制裁方案还包括将俄最大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系统(SWIFT)之外、禁止3家俄国家媒体的新闻在欧盟落地和传播、禁止欧盟公司为俄罗斯船只提供保险服务。米歇尔还表示,欧盟准备向乌克兰提供90亿欧元,不过目前不清楚这笔钱是贷款还是赠款。 俄对欧盟达成对俄石油禁令反应强烈。据俄新社31日报道,俄外交部副部长伊万诺夫当天表示,欧盟对俄政策严重缺乏常识和合理性。欧盟的路线是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加强对俄的非法制裁以达到展示其声援基辅政权的政治目的。与此同时,欧盟准备无视其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因这种短视行为而遭受的数十亿欧元的损失。 “俄罗斯石油将找到其他进口商。”俄常驻维也纳代表乌里扬诺夫在推特上写道,“让我以一种私人的、非正式的方式提出一个挑衅和不负责任的问题,如果欧盟如此急于在年底前切断大部分俄石油供应,那俄为什么不能更早地满足欧洲人的这一愿望呢——切断供应。” 俄罗斯储蓄银行31日表示,欧盟的制裁对其业务没有影响,不会改变国际结算的现状,因为美国和英国此前的制裁已将该银行剔除出SWIFT。法新社称,欧盟3月曾将多家俄银行剔除出SWIFT,但对俄储蓄银行进行了豁免,以允许欧盟公司继续通过该银行购买俄石油和天然气。但现在欧盟决定大幅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俄罗斯也在发展其国内的银行间转账系统。 匈牙利获得“完全豁免” “协议达成。匈牙利免于石油禁运!”匈牙利总理欧尔班30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视频说。他表示,由于能源价格飞涨、通货膨胀加剧和对俄罗斯的制裁,全欧洲正在经济危机的边缘起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匈牙利停用俄石油,其影响就像是原子弹爆炸。“但是我们成功阻止了它。大家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欧盟领导人向欧尔班投降”——欧洲“政治”网站31日不满地称,欧尔班花了26天时间阻挠欧盟对俄石油禁令,成为“实际上没有参与禁令的欧盟国家”,折中方案的达成“使布鲁塞尔免于陷入尴尬”。报道还称,即使没有匈牙利的压力,禁运令的设计也会让长期依赖俄罗斯石油供应的国家有时间进行调整,捷克获得了18个月的石油产品转售禁令豁免,而保加利亚在2024年年底之前一直被排除在禁运之外。 “对俄罗斯的部分禁运:没人想要的交易”,德国《商报》31日表示,该协议并未显示欧洲人的团结,而是他们的争吵。“部分禁运”这个词已经暗示欧盟的意见仍然存在分歧。峰会只产生了一个简单的意向声明。在第六轮制裁法律文本的谈判中,未来几天,不同的国家利益错位将再次浮出水面。 对俄石油禁令达成后,一些人迅速提出更大胆的想法:对俄罗斯天然气的禁令。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31日呼吁欧盟在下一轮制裁方案中讨论对俄天然气的禁令,但遭到奥地利总理内哈默的断然反对。荷兰首相吕特30日表示:“我本人和其他人今晚恳求,当我们制定第七轮(对俄制裁)方案时,我们应先就所有技术细节进行前期辩论。” 美国可能成为大赢家 欧盟对俄石油禁运达成共识的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再度上涨。31日,WIT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升至11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升至124美元/桶。 据俄新社31日报道,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席阿布拉莫夫表示,俄石油可以在亚洲、非洲找到市场。即使以折扣价格交易,俄预算收入也不会受到影响。他认为,欧盟对俄实施石油禁运的决定是“自残”举动,同时具有“季节性”,“在秋天到来时,欧盟可能会重新审视这个决定”。 “印度狂购俄罗斯石油”,路透社30日称,相关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已经购买了3400万桶打折的俄石油,其中仅5月份就超过2400万桶,是去年月均购买量的25倍。6月,俄罗斯还将向印度供应约2800万桶石油。英国《卫报》31日称,经济学家们警告,石油价格的暴涨将在短期内让俄罗斯受益,欧盟就制裁措施的漫长讨论也让俄罗斯有时间寻找其他买家。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出于政治立场,不顾与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的长期依存关系,断然下达禁令,是不理性的,禁令能够维持的时间或者能够走多远,都有待观察。他认为,基于目前全球的石油供应,欧盟很难在其他市场找到充足的替代供应。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石油贸易需要管道、港口设施等硬件支撑,因此短期内,欧盟和俄罗斯在供需方面的转圜存在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双方在切换市场的过程中,全球供应链将被打乱。目前来看,欧盟会寻求新的石油来源地,而石油供应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国家会成为首选,如中东国家以及美国,尤其是美国可能成为大赢家。“美国的页岩油因为成本太高,在欧盟市场上推不动,欧盟的禁令正中美国下怀。”林伯强认为,短期内,全球能源价格势必被推高,对中国进口形成较大影响,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不过,中国是富煤国家,稳住煤炭价格,可有效对冲外部压力。
  • 《地缘政治摩擦升级 油价或持续震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28
    • 伊朗8日宣布对美国制裁推出反制措施,受地缘政治摩擦升级影响,跌至一个月以来低点的国际油价获得支撑,市场人士预计,随着对产油国制裁升级,油价走势可能继续剧烈震荡。 据伊朗媒体8日报道,伊朗总统鲁哈尼向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其他签字方递交了关于伊朗对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反制措施的信函。报道称,伊朗外交部宣布,伊朗决定暂停履行2015年与主要大国达成的伊朗核协议下的部分承诺。 受此影响,国际油价8日得到支撑。本周稍早,国际油价一度跌至3月底以来最低点。 8日盘中,美国原油期货报每桶61.56美元,较上日结算价上涨0.17美元,涨幅0.3%。布伦特原油报每桶69.94美元,上涨0.06美元,涨幅0.1%。 法国总统府的消息人士7日曾表示,若伊朗对核协议所做承诺出尔反尔,可能重新对其实施国际制裁。另外一位法国官员表示,如果伊朗不遵守该协议,这个问题将会通过协议本身的争端机制来处理,而这可能导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重新祭出制裁。 美国白宫已发布声明说,美国政府此前给予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在今年5月到期后将不再延续。美国去年11月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金融等领域制裁,美国强化对伊制裁的决定令市场担忧国际市场原油供应不足。 国际市场担心,美国制裁加码可能导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伊朗曾表示,如果石油无法出口,将封锁航运要道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卡塔尔、阿联酋等中东产油国的原油出口必经之路,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海运石油贸易依赖于此。一旦航道被封锁,国际原油供应将出现危机。 美国投资银行高盛的分析报告认为,美国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会导致油价上涨。而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将在今年6月决定是否把原定为期半年的减产协议延长至下半年,如果欧佩克和俄罗斯在6月后开始增产则将导致油价下跌,因此今后几个月国际油价波动性或加大。 美国卡里布迪斯投资国际公司执行董事道格拉斯·亚当斯认为,美国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将使国际油价在未来4个月内面临上涨压力。为抑制油价上涨,美国正在向欧佩克施压,要求其增产。但欧佩克及俄罗斯在增产问题上表现迟疑。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整体呈上涨趋势。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涨幅一度高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