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摩擦升级 油价或持续震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28
  • 伊朗8日宣布对美国制裁推出反制措施,受地缘政治摩擦升级影响,跌至一个月以来低点的国际油价获得支撑,市场人士预计,随着对产油国制裁升级,油价走势可能继续剧烈震荡。

    据伊朗媒体8日报道,伊朗总统鲁哈尼向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其他签字方递交了关于伊朗对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反制措施的信函。报道称,伊朗外交部宣布,伊朗决定暂停履行2015年与主要大国达成的伊朗核协议下的部分承诺。

    受此影响,国际油价8日得到支撑。本周稍早,国际油价一度跌至3月底以来最低点。

    8日盘中,美国原油期货报每桶61.56美元,较上日结算价上涨0.17美元,涨幅0.3%。布伦特原油报每桶69.94美元,上涨0.06美元,涨幅0.1%。

    法国总统府的消息人士7日曾表示,若伊朗对核协议所做承诺出尔反尔,可能重新对其实施国际制裁。另外一位法国官员表示,如果伊朗不遵守该协议,这个问题将会通过协议本身的争端机制来处理,而这可能导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重新祭出制裁。

    美国白宫已发布声明说,美国政府此前给予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在今年5月到期后将不再延续。美国去年11月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金融等领域制裁,美国强化对伊制裁的决定令市场担忧国际市场原油供应不足。

    国际市场担心,美国制裁加码可能导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伊朗曾表示,如果石油无法出口,将封锁航运要道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卡塔尔、阿联酋等中东产油国的原油出口必经之路,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海运石油贸易依赖于此。一旦航道被封锁,国际原油供应将出现危机。

    美国投资银行高盛的分析报告认为,美国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会导致油价上涨。而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将在今年6月决定是否把原定为期半年的减产协议延长至下半年,如果欧佩克和俄罗斯在6月后开始增产则将导致油价下跌,因此今后几个月国际油价波动性或加大。

    美国卡里布迪斯投资国际公司执行董事道格拉斯·亚当斯认为,美国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将使国际油价在未来4个月内面临上涨压力。为抑制油价上涨,美国正在向欧佩克施压,要求其增产。但欧佩克及俄罗斯在增产问题上表现迟疑。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整体呈上涨趋势。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涨幅一度高达40%。

相关报告
  • 《国际油价震荡下行概率增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23
    • 近来,地缘政治因素加剧了国际油价的波动幅度。此前布伦特原油期货在95~100美元/桶这个位置的支撑力度极强,但3月31日美国突然宣布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投放计划,导致原油基本面的预期因此出现逆转。在基本面结构及预期松动的情况下,布伦特95~100美元/桶的强支撑位可能被随时破掉,国际油价在基本面转向的大背景下,可能由之前预期的收敛三角的走势,转变成震荡向下的运行趋势。 美国主动大规模抛储 美国此次大规模抛储,是在此前多次呼吁OPEC+增产失败之后,美国主动做出的选择。目前美国打压油价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抛储,另一个是页岩油增产。白宫预计今年美国原油产量会增加100万桶/日、明年增加70万桶/日。但是,由于现在有很多页岩油、产商生产积极性不强,所以,增产可能集中出现在下半年。那么,在自身原油大规模增产之前的这段时间,抛储就是美国用来打压国际油价的过渡手段。抛储量除美国自己的100万桶/日之外,盟国可能也加入抛储的行动中,所以,最终的抛储量会超过100万桶/日。为了刺激页岩油产商生产,美国政府还计划通过要求石油公司为多年未使用的油井支付费用等手段,来调动页岩油产商的生产积极性。除此之外,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拜登政府会去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过渡,并且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帮助向清洁能源过渡。 根据美国政府口径,将在未来6个月内每天从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100万桶石油,总量达1.8亿桶石油。目前美国有5.68亿桶战略储备,每天抛100万桶的话,可以连续抛568天。当然,不可能无限制抛储,但是这件事说明两点:第一,从供应端来讲,美国依然有能力通过战略储备来平抑油价;第二,当前的油价水平已经损及消费国利益。但是这件事最终能产生多大影响,首先看抛储时长,其次看OPEC+会议结果。目前根据声明来看,抛储时长是6个月,而3月31日OPEC+决定维持增产。美国抛储这部分供应增量是很大的,再加上其间OPEC+逐步释放的产量,原油平衡表预期会被迅速逆转。 但同时对远期而言,又面临一个美国抛储之后,要不要回补,何时回补的问题。根据历史经验,美国战略储备的动用基本是遵循“高抛低吸”的策略,即高价抛储、低价回补。而3月31日白宫的声明中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回补。所以,美国战略储备的回收首先会在低油价阶段开始,而且持续周期较长。总之,美国此次抛储对市场的影响与此前不同,此前是一次性抛储,但目前是连续且大规模抛储,足以逆转原油平衡表预期。因此,要留意原油市场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盘面存在由此转势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留意突发政治事件的干扰,但基本面一旦转向,突发事件的作用更多的是增加短线波动。 在美国宣布大规模抛储后,市场对美国抛储能力存在争议。全球石油贸易商托克集团认为,美国战略储备的交付能力是40万~50万桶/日,也有说是70万桶/日。具体情况,可以用EIA周报中战略储备的周度库存量来倒推验证。 OPEC+维持增产 3月31日OPEC+召开会议,定下了5月的产量基调,决定5月增产43.2万桶/日,与以往每月40万桶/日相比多出了一个零头。这个零头是启用新基线的那部分产量。去年7月OPEC+决定今年5月启用新基线,新基线的启用导致OPEC+产量增加163.2万桶/日。所以,OPEC+5月增产43.2万桶/日,则意味着163.2万桶/日的新基线调整带来的增量将被拆成4个月来完成。也就意味着,之前OPEC+决定今年9月完全退出减产计划,那么新基线这部分的增量分拆之后,时间则将进一步推迟到2023年1月完全退出。 由此看来,OPEC+增产对原油价格的利空影响周期被延长。而叠加美国抛储,页岩油复产及伊朗、委内瑞拉等国潜在的复产风险,单从供应端来看,原油市场将承受较长期的打压。相反,对于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市场人士还是给出中性或偏空的预期。一方面,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面临减缓的风险,则经济增长带来的内生需求增长会放缓。另一方面,疫情的问题短期无法根除,美联储加息也可能对未来全球经济和需求带来额外的负面影响。所以,从定性的角度看,未来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变量将是“供增需减”的趋势,也就意味着原油的基本面还将是趋势性转空,国际油价可能由此开启估值的修复和回归之路。 国际油价大方向向下回归 原油基本面中性估值是70美元/桶左右,所以,原油平衡表由偏紧转平衡甚至转过剩的话,国际油价大方向会朝70美元/桶甚至偏下回归。 总之,此前布伦特95~100美元/桶存在强支撑,但在国际局势缓和的背景下,国际油价会形成收敛三角走势。而在美国决定持续大规模抛储之后,原油的供需基本面将出现松动,意味着国际油价的下方支撑会减弱甚至随之下移,即国际油价可能形成震荡向下的运行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突发地缘事件可能带来短线干扰。如果供应端或者地缘政治方面施加进一步利空,则原油价格向下的节奏会加快。
  • 《多因素致国际油价高位震荡》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21
    • 受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禁令、“欧佩克+”产能调整计划、美国遏制通胀的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近期波动较大,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WTI)价格本月1日收于每桶115.26美元,8日升至每桶122.11美元,16日收于每桶117.59美元,油价虽波动频繁,但仍保持高位。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际石油市场近期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供应紧张状况依然持续。当前,全球石油需求呈现增长趋势,6月2日召开的“欧佩克+”部长会议发布声明指出,全球主要经济体最近从封锁中重新开放,且经季节性维护后,全球炼油厂进口量预计将增加。 但与此同时,“欧佩克+”以保持市场平衡稳定为由坚持限产政策。“欧佩克+”本次部长会议虽决定上调产量,但事实上仅将9月份计划增产的43.2万桶/天提前平均分配至7月份和8月份,因此本次增产并未改善当前供需状态,会议声明发布后国际油价不降反升。此外,产能不足、局势动荡等因素导致大量产油国无法完成规定产量,根据欧佩克14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欧佩克国家5月份石油产量环比下降17.6万桶/天至2851万桶/天,远未达到“欧佩克+”协议规定的增长目标。 二是主要产油国保持协调合作。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已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本月3日通过的石油禁令要求欧盟国家在6个月后停止进口所有俄海运原油、8个月后停止进口俄成品油,俄石油出口面临较大压力。 而沙特等主要产油国在能源领域始终支持俄罗斯。俄外长拉夫罗夫月初访问沙特时,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向其确认了海合会国家不会加入对俄制裁。本次“欧佩克+”会议将额外配额平均分配给沙特和俄罗斯,并未如西方所传言那样将俄排除在外,且同意将产能补偿期限延长至12月底,这有利于俄缓解生产和出口压力。此外,沙特配合俄罗斯进行石油贸易线调整,俄罗斯利用折扣手段积极扩张亚洲市场,5月份取代沙特成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应国,沙特则上调了7月份对亚洲和欧洲市场的官方售价。 三是美西方多措并举平抑油价。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5月份同比增长8.6%,涨幅创40年以来最高值。美国汽车协会日前表示,美汽油均价已达每加仑5美元左右,同比上涨62%。美国总统拜登承认这波通胀将会持续,呼吁采取更多措施抑制通胀,平抑油价。 为此,美国近期大力改善与沙特关系,两国官员频繁互访,拜登计划下月访问沙特。在能源方面,美一改此前施压沙特增产的策略,承认沙特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和话语权,试图通过更深层次的需求对接获得沙特在能源领域的支持。此外,美持续增加原油库存,美联储15日宣布了1994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加息,受此影响美原油期货价格出现下跌,WTI价格当日一度降至每桶115美元左右。有消息称,美计划放松对委内瑞拉石油的制裁,以便该国将原油运往欧洲,缓解欧盟国家能源短缺。 总体来看,地缘政治风险仍是影响油价走势的重要因素,美西方对俄制裁不但造成本国油价上涨、通胀持续、经济承压,而且导致国际石油市场恢复供需平衡的难度增大。若冲突和制裁的负面影响无法消除,那么国际油价高位震荡的状况或将持续。(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