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家研制出价格低廉的高精度纳米制版工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6-11-15
  • 据俄新社1月15 日消息,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国立大学),俄罗斯科学院 谢苗诺夫 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物理问题研究所,莫斯科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们研发出一种高分辨率激光制版技术,能够将复杂结构制备到玻璃表面上,可分辨尺寸为人类头发直径千分之一大小的目标。

相关报告
  • 《科学家研制出高性能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9-06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所研究员江雷团队与兰州大学教授柳明珠合作,报道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和优异光电性能的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相关成果发表于《应用材料和界面》。   基于铜的柔性透明电极因价格低廉、性能优异,在柔性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报道的铜基柔性透明电极主要是基于铜纳米线网络和铜网格的透明电极,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两个主要难题:一是制备过程比较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二是微纳尺度的铜极易被氧化,降低材料的导电性能。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铜基透明电极的进一步应用。   新研究通过限域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形貌可控的铜网格,通过调控离子液体的化学结构和铜网格的微观形貌实现了离子液体在铜网格上的超浸润,进一步通过原位聚合法成功在铜网格表面引入均一的纳米离子凝胶层,设计构筑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和出色稳定性的离子凝胶复合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这种新型的离子凝胶复合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制备过程简单,无需复杂的溅射过程,同时材料的柔性、化学稳定性和与基底的结合力等性能均得到提高,有望替代传统的ITO电极,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柴油纳米助燃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06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专家利用纳米黏土研发出一种锅炉用柴油纳米助燃剂,为提高柴油利用率、减少气体排放提供了新思路。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完成,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黏土材料领域的核心期刊《应用黏土科学》上。 吴正岩课题组制备出新型疏水纳米复合材料,可有效增加柴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柴油燃烧效率,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污染物排放。同时,燃烧后的余烬可高效去除水体中六价铬,降低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