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涨价潮或将持续至明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1
  • 在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持续走高、锂矿生产限制不断的情况下,业内普遍分析认为,锂价已经迎来了今年第三轮大幅上涨,而从锂市场供需情况来看,明年锂市场供应仍处于短缺状态,价格中长期内可能持续走高。

    明年供应仍将偏紧

    近日,行业分析机构标普全球普氏发布报告称,截至今年12月第二周,海运碳酸锂价格已经创下3.26万美元/吨的新纪录;同时,海运氢氧化锂的价格也达到了3.19万美元/吨,同样达到历史新高。

    从标普全球普氏发布的数据来看,目前,海运碳酸锂价格已经较今年年初上涨了413%,海运氢氧化锂的价格涨幅也已达到254%,即使是较一个月前,锂盐的价格涨幅也已经接近50%。金属市场研究机构“基准矿产情报”(BMI)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5-10月期间,锂价指数已经暴涨了240%,这一涨幅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高。

    暴涨的价格让锂成为今年表现最耀眼的大宗商品之一,而促成这一市场现状的主要因素,则是旷日持久的供不应求。

    根据标普全球普氏“全球市场情报”发布的数据,到2022年,全球金属锂供应总量将达到63.6万吨碳酸锂当量,较2020年的40.8万吨、2021年的49.7万吨出现两位数的增长。而从需求侧来看,2022年全球金属锂需求将达到64.1万吨,同样也远高于2020年的34.2万吨和2021年的50.4万吨。这一数据意味着,2022年,全球锂市将延续今年的短缺现状,供应缺口将达到5000吨。

    分析指出,虽然不论是电池生产商还是终端汽车生产商,今年都已经加大了“寻锂”的步伐,大量的资金涌入了锂矿开采行业,但锂盐供应的增速短期内仍将低于需求增量,目前投资的锂矿产能预计最早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所释放。

    产能不足成主要障碍

    国际锂矿生产巨头Albemarle的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锂电池尺寸持续增大,同时电动汽车生产与销量也预期激增,从现在到2025年期间,全球锂需求预计将超过供应量的30%左右。据了解,2020年,全球插电电动汽车销量约为310万辆,到今年预期为600万辆左右,而到明年这一数据很可能涨至650万辆,2025年则将激增至1005万辆。

    同时,标普全球普氏也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受下游需求端刺激,全球主要电池制造商在今年也相继公布了扩产计划,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锂的需求。

    不仅如此,全球对抗气候变化行动也为锂矿生产带来了新挑战。《华尔街日报》援引多位美国锂矿生产商的观点称,与油气开发、铜矿生产等领域类似,来自于环境监管方面的压力使得锂矿开发许可推迟发放已经成为了现在矿业生产商面临的主要难题。

    今年12月上旬,主要锂矿供应国之一的秘鲁出现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矿区居民因环保疑虑向开矿企业表示抗议,而秘鲁政府也表示将加大针对开矿企业的监管力度。而在全球第二大锂矿生产国的智利,大力推动环保监管并计划针对锂矿行业征收重税的总统候选人赢得了大选,导致多家跨国锂矿生产商股价出现暴跌,业内普遍预计,未来锂盐上游生产很可能将面临更多挑战。

    标普全球普氏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现在市场对于锂资源的认知正在重构。“考虑到锂资源的战略性地位,从中期到长期来看,锂资源短缺将是限制行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或“拖累”电动汽车产业

    实际上,锂资源开发遭遇的阻碍已经对终端产品造成了不利影响。有行业分析机构指出,现在金属价格的上涨已经推高了锂电池包价格,这也是近10年来锂电池成本首次出现上涨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全球锂电池包平均价格为132美元/千瓦时,虽然较去年的140美元/千瓦时出现下降,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明年锂电池包均价可能会反弹至135美元/千瓦时。

    据上述机构预测,要让电动汽车成本能够与汽柴油车相媲美,锂电池包价格需维持在100美元/千瓦时以下,而当前锂价飙升的现状却可能让这一重要“节点”推后至少两年,这将拖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印度《经济时报》也援引印度汽车制造商的话称:“由于锂、钴、锰等金属价格上涨,今年以来,印度电池包成本同比已经上涨了40%左右,印度电动汽车成本也随之上涨。”

    路透社则援引欧洲跨国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的话表示,政府和投资者都希望汽车制造商尽快向电动汽车领域转型,但成本已经“超过了能够承受的范围”,减少汽车销量或者降低利润预期虽然可以缓解企业压力,但很可能导致欧美国家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浪潮。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finance/html/energy-2250142.shtml
相关报告
  • 《多家机构预测:金属锂涨价潮将持续至明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30
    • 近日,行业分析机构标普全球普氏发布《2022年大宗商品展望》报告称,截至今年12月第二周,海运碳酸锂价格已经创下3.26万美元/吨的新纪录;同时,海运氢氧化锂的价格也达到了3.19万美元/吨,同样达到历史新高。在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持续走高、锂矿生产限制不断的情况下,业内普遍分析认为,锂价已经迎来了今年第三轮大幅上涨,而从锂市场供需情况来看,明年锂市场供应仍处于短缺状态,价格中长期内可能持续走高。 明年供应仍将偏紧 从标普全球普氏发布的数据来看,目前,海运碳酸锂价格已经较今年年初上涨了413%,海运氢氧化锂的价格涨幅也已达到254%,即使是较一个月前,锂盐的价格涨幅也已经接近50%。金属市场研究机构“基准矿产情报”(BMI)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5-10月期间,锂价指数已经暴涨了240%,这一涨幅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高。 暴涨的价格让锂成为今年表现最耀眼的大宗商品之一,而促成这一市场现状的主要因素,则是旷日持久的供不应求。 根据标普全球普氏“全球市场情报”发布的数据,到2022年,全球金属锂供应总量将达到63.6万吨碳酸锂当量,较2020年的40.8万吨、2021年的49.7万吨出现两位数的增长。而从需求侧来看,2022年全球金属锂需求将达到64.1万吨,同样也远高于2020年的34.2万吨和2021年的50.4万吨。这一数据意味着,2022年,全球锂市将延续今年的短缺现状,供应缺口将达到5000吨。 分析指出,虽然不论是电池生产商还是终端汽车生产商,今年都已经加大了“寻锂”的步伐,大量的资金涌入了锂矿开采行业,但锂盐供应的增速短期内仍将低于需求增量,目前投资的锂矿产能预计最早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所释放。 产能不足成主要障碍 国际锂矿生产巨头Albemarle的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锂电池尺寸持续增大,同时电动汽车生产与销量也预期激增,从现在到2025年期间,全球锂需求预计将超过供应量的30%左右。据了解,2020年,全球插电电动汽车销量约为310万辆,到今年预期为600万辆左右,而到明年这一数据很可能涨至650万辆,2025年则将激增至1005万辆。 同时,标普全球普氏也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受下游需求端刺激,全球主要电池制造商在今年也相继公布了扩产计划,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锂的需求。 不仅如此,全球对抗气候变化行动也为锂矿生产带来了新挑战。《华尔街日报》援引多位美国锂矿生产商的观点称,与油气开发、铜矿生产等领域类似,来自于环境监管方面的压力使得锂矿开发许可推迟发放已经成为了现在矿业生产商面临的主要难题。 今年12月上旬,主要锂矿供应国之一的秘鲁出现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矿区居民因环保疑虑向开矿企业表示抗议,而秘鲁政府也表示将加大针对开矿企业的监管力度。而在全球第二大锂矿生产国的智利,大力推动环保监管并计划针对锂矿行业征收重税的总统候选人赢得了大选,导致多家跨国锂矿生产商股价出现暴跌,业内普遍预计,未来锂盐上游生产很可能将面临更多挑战。 标普全球普氏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现在市场对于锂资源的认知正在重构。“考虑到锂资源的战略性地位,从中期到长期来看,锂资源短缺将是限制行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或“拖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实际上,锂资源开发遭遇的阻碍已经对终端产品造成了不利影响。有行业分析机构指出,现在金属价格的上涨已经推高了锂电池包价格,这也是近10年来锂电池成本首次出现上涨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全球锂电池包平均价格为132美元/千瓦时,虽然较去年的140美元/千瓦时出现下降,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明年锂电池包均价可能会反弹至135美元/千瓦时。 据上述机构预测,要让电动汽车成本能够与汽柴油车相媲美,锂电池包价格需维持在100美元/千瓦时以下,而当前锂价飙升的现状却可能让这一重要“节点”推后至少两年,这将拖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印度《经济时报》也援引印度汽车制造商的话称:“由于锂、钴、锰等金属价格上涨,今年以来,印度电池包成本同比已经上涨了40%左右,印度电动汽车成本也随之上涨。” 路透社则援引欧洲跨国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的话表示,政府和投资者都希望汽车制造商尽快向电动汽车领域转型,但成本已经“超过了能够承受的范围”,减少汽车销量或者降低利润预期虽然可以缓解企业压力,但很可能导致欧美国家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浪潮。
  • 《成本叠加供应链压力 美国电动车掀涨价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29
    • 近一年,美国汽油价格飙升了62%,让更多的人开始转向电动车。但现在,想买电动车的人也面临着涨价的难题。不仅特斯拉、福特等巨头提价,Rivian、Lucid这样的新兴电动车企也没有落下。对厂家来说,涨价是为了抵消电池原材料的成本飙升。而全球通胀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供应链短缺问题,正持续困扰着汽车行业,特别是电动车。 涨幅超过油车 据《华尔街日报》6月27日报道,近几个月以来,特斯拉、福特、通用汽车、Rivian和Lucid纷纷提高了其电动车的价格。 根据JD Power的数据,5月份美国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22%,约为54000美元。相比之下,在此期间,燃油车的平均支付额仅增加了14%,达到约44400美元。另外,汽车研究公司Edmunds.com的数据则显示,上个月美国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达到了60984美元,远高于整体汽车市场的46634美元。 价格上调似乎成了电动车企新的常态。此前在6月16日,特斯拉也大幅提高了其所有产品线的电动汽车的价格,其中一些车型的价格涨幅高达6000美元。而特斯拉最畅销的Model Y今年三次提价,价格上涨了约9%。 北美电动车新势力Rivian在今年3月1日表示,R1T皮卡和R1S SUV都将大幅涨价,R1T将上涨18%至79500美元,R1S则上涨21%至84500美元。 同样宣布涨价的还有北美豪华电动车制造商Lucid Group,5月5日,Lucid公司CEO Peter Rawlinson表示,Lucid在售的Air车型,除最顶配的Air Grand Touring Performance价格将维持不变外,其余所有版本将上调10%至12%的售价。 Edmund insight执行董事Jessica Caldwell表示,“由于汽油危机,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一问题已经持续了数月,而且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但随着需求的增长,供应非常有限”。 此外,传统车企们也感受到了压力。就在上周,通用汽车称大宗商品和物流成本增加,将GMC悍马电动皮卡的价格上调6250美元,目前悍马的价格在8.5万美元至10.5万美元之间。 而在5月16日,凯迪拉克宣布上调旗下电动车型Lyriq起价至6.3万美元,涨幅为3000美元。凯迪拉克此前还表示,2022年凯迪拉克的商品成本开支将达到50亿美元,这是早先预测的两倍。 成本上涨是主因 除了需求增长之外,电动汽车提价的另一个原因是原材料成本失控。福特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最近说,现在制造一辆Mach-E的成本比制造一辆燃油驱动的Edge SUV要高出2.5万美元。成本上涨已经抹去了福特电动汽车的利润。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也认为,在市场的需求没有发生比较大规模变化的情况之下,原材料价格的大规模上涨直接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提升,这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涨价的核心因素所在。 一些电动汽车公司表示,最近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影响电动车涨价的重要因素,电池是电动汽车迄今为止最昂贵的组件。而大型电池组的成本价越来越高,几乎占到汽车总成本的三分之一。 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数据显示,自全球疫情开始以来,锂、镍和钴的价格大约翻了一番。其中,碳酸锂原料今年1月份首次突破30万元/吨,2月更是狂涨到38万元/吨,在一年内涨幅达到近8倍。 江瀚指出,从成本端的角度来看,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直接导致了整个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快速上涨,特别是电池的涨价影响,实际上正在不断推动整个市场价格的提升。而从碳酸锂等原材料到镍等重要的汽车生产原料,这些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而在一些人看来,电池成本上涨才刚开始。美国科罗拉多州研究公司E Source的一份新报告显示,由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短缺,生产电动汽车的成本将在未来4年飙升。“电池需求的浪潮即将到来。” E Source预测,电池成本的飙升可能会将2026年售出的每辆电动汽车的价格推高1500美元至3000美元。E Source负责电池解决方案的副总裁Sam Jaffe指出,“但我认为电池行业还没有做好准备”。 销量会受影响吗 虽然近期纷纷涨价,但电动车的买家仍然络绎不绝。Rivian首席财务官Claire McDonough上周在德意志银行会议上表示,自3月1日提价以来,“我们看到需求实际加速。我们有1万份新订单,平均售价为9.3万美元”。 在江瀚看来,涨价对于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影响不会太大。当前由于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涨,燃油车的使用成本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热衷程度,实际上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 江瀚进一步指出,从整体市场的角度来看,未来购买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但对于大部分的消费者来说,都需要权衡一下到底是买新能源汽车还是买燃油车,毕竟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是相对比较低的,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电动车都随着成本上扬而涨价。对于有一定销量规模的车型来说,即便制造商同样会受到成本走高所带来的影响,但规模效应仍旧帮助制造商维持现有价格。 同为通用集团品牌之一的雪佛兰,旗下电动车型Bolt相较年初只上涨了500美元,目前起价为3.15万美元;而早在2010年就问世的日产电动车Leaf聆风则没有进行任何价格调整,两款细分型号售价分别为2.74万美元和3.54万美元。 目前,雪佛兰Bolt和日产Leaf聆风销量均已迈过10万大关,截至2021年,两款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分别为10.06万及16.57万辆。 事实上,供应链短缺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让整个汽车行业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于目前的困境何时结束,不同企业也有不同的看法。悲观如Stellantis集团CEO塔瓦雷斯,认为目前的情形只是未来更多困境的序章;而部分分析师则认为这种现象会在2022年年底开始逐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