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细胞转录物的改变的m6A修饰影响黄病毒科感染。》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 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12-09
  • RNA修饰N6-甲基腺苷(m6A)调节mRNA命运,因此影响许多生物学过程。我们分析了登革热病毒(DENV),寨卡病毒(ZIKV),西尼罗河病毒(WN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转录组中的m6A。我们发现黄病毒科中这些病毒的感染改变了包括RIOK3和CIRBP在内的特定细胞转录本的m6A修饰。在病毒感染期间,在RIOK3中添加m6A会促进其翻译,而CIRBP中m6A的缺失会促进其他剪接。重要的是,先天性免疫感应或内质网(ER)应激反应的病毒激活分别导致RIOK3或CIRBP中m6A的变化。此外,具有感染改变的m6A谱的几个转录物,包括RIOK3和CIRBP,编码影响DENV,ZIKV和HCV感染的蛋白质。总的来说,这项工作揭示了病毒感染过程中激活的细胞信号通路导致宿主mRNA的m6A修饰改变,从而调节感染。

  • 原文来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810760
相关报告
  • 《新冠病毒改变感染细胞RNA首次获证》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11-11
    •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日报道,通过分析研究病毒、人类和动物细胞RNA获得的13个数据集,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UNIFESP)的科学家首次证明,新冠病毒会改变宿主细胞RNA的功能。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与感染微生物学前沿》杂志。   在本研究中,来自UNIFESP的科研团队通过直接RNA测序,检测了源于猴子的Vero细胞和源于人的Calu-3细胞的外转录组——细胞RNA生化修饰(如甲基化)的集合。他们通过分析细胞中存在的所有RNA,定位核苷酸每个区域甲基化的数量,定性地证明了感染细胞RNA的变化。   论文作者马塞卢·布里奥尼斯表示:“这项研究中,我们第一个重要发现是,与未感染细胞相比,感染新冠病毒增加了宿主细胞内m6a(N6甲基腺苷)的浓度——一种甲基化。”   研究人员解释道,m6a是最常见的RNA核苷酸修饰类型,且参与了细胞内定位和蛋白质翻译等几个重要的过程。甲基化是一种生物化学修饰,会改变蛋白质、酶、激素和基因的行为。“在病毒内,甲基化有两种功能:调节蛋白质表达,并保护病毒免受干扰素的作用。干扰素是宿主产生的一种有效的抗病毒物质。”   研究小组还发现,不同毒株核苷酸中的含氮碱基序列存在差异。布里奥尼斯说:“有些毒株可能比其他毒株甲基化程度更高。如果是这样,它们可以在宿主细胞内更好地增殖。”   在完成了新冠病毒如何修饰宿主细胞内m6A的研究后,科学家们计划进一步分析存储的数据,以寻找病毒RNA甲基化水平与每个感染细胞释放病毒数量——即病毒暴发规模之间的相关性。   布里奥尼斯表示:“病毒甲基化程度越高,病毒暴发的规模也就越大。这些发现为研究新冠肺炎新疗法和现有药物的重新利用奠定了基础,还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病毒株如何逃避免疫系统。”
  • 《m6A修饰在人类相关致病病毒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9-11-30
    • N6-腺苷酸甲基化(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生物中最为常见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转录后修饰方式,主要受甲基化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s)、去甲基化转移酶(demethylases)以及特异性结合蛋白(m6A-binding proteins)共同调控。m6A修饰参与RNA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RNA加工、出核、翻译到RNA降解。近期有研究显示,m6A修饰的异常发生不仅能够导致肿瘤的发生,也会影响致病病毒的复制及相关重要基因的表达,表明m6A修饰在致病病毒的复制及其致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主要阐述m6A修饰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以及猴空泡病毒40(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 or Simian virus 40,SV40)这八种病毒的复制及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为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