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是一种正痘病毒,最近的研究表明,一种更具毒性的猴痘病毒毒株已经获得了通过性接触传播的能力。这一发现引起了研究人员的警觉,他们担心2022年全球猴痘疫情可能会再次暴发。
以下是关于这一研究的一些关键信息:病毒株特性:这种被称为分支I的猴痘病毒毒株比引发2022年全球猴痘疫情的主要毒株(分支II)毒性更强。分支I毒株在过去几十年间在中非地区引发了数次小规模疫情,但在2023年之前没有通过性传播的报道。疫情爆发:自2023年底开始,刚果民主共和国(DRC)报告了一系列似乎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分支I型猴痘病毒感染。4月15日发布的预印本报告称,与这次疫情有关的有241例疑似和108例确诊病例,其中近30%的确诊感染者是性工作者。研究背景:猴痘病毒可以引起皮肤上痛苦的充满液体的病变,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该病毒在包括DRC在内的几个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中持续存在,偶尔也会传染给人。2017年在尼日利亚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疫情,是由毒性较小的分支II型菌株引起的。研究人员担忧:研究人员担心这种新出现的性传播能力可能会加剧猴痘疫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流行病学家安妮·里莫因表示,这种结合意味着存在疫情超出当前区域的实质性风险。全球应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国际卫生机构正在密切关注这一情况,并计划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病毒监测和疫苗分配。这些信息表明,猴痘病毒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新的挑战。科学家们将继续研究这种病毒的传播特性和防控措施,以应对可能的疫情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