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危险的病毒株获得了通过性传播的能力》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与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5-04-24
  • 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是一种正痘病毒,最近的研究表明,一种更具毒性的猴痘病毒毒株已经获得了通过性接触传播的能力。这一发现引起了研究人员的警觉,他们担心2022年全球猴痘疫情可能会再次暴发。

    以下是关于这一研究的一些关键信息:病毒株特性:这种被称为分支I的猴痘病毒毒株比引发2022年全球猴痘疫情的主要毒株(分支II)毒性更强。分支I毒株在过去几十年间在中非地区引发了数次小规模疫情,但在2023年之前没有通过性传播的报道。疫情爆发:自2023年底开始,刚果民主共和国(DRC)报告了一系列似乎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分支I型猴痘病毒感染。4月15日发布的预印本报告称,与这次疫情有关的有241例疑似和108例确诊病例,其中近30%的确诊感染者是性工作者。研究背景:猴痘病毒可以引起皮肤上痛苦的充满液体的病变,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该病毒在包括DRC在内的几个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中持续存在,偶尔也会传染给人。2017年在尼日利亚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疫情,是由毒性较小的分支II型菌株引起的。研究人员担忧:研究人员担心这种新出现的性传播能力可能会加剧猴痘疫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流行病学家安妮·里莫因表示,这种结合意味着存在疫情超出当前区域的实质性风险。全球应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国际卫生机构正在密切关注这一情况,并计划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病毒监测和疫苗分配。这些信息表明,猴痘病毒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新的挑战。科学家们将继续研究这种病毒的传播特性和防控措施,以应对可能的疫情爆发。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1167-5
相关报告
  • 《Nature:靶向蛋白CypA的药物有望治疗包括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在内的一系列痘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8-11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皮尔布赖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痘病毒如何逃避人体细胞的自然防御功能时,发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可能比目前的治疗方法更持久。在此之前,他们发现痘病毒如何劫持一种细胞蛋白来逃避宿主细胞的防御,从而有效地复制和传播。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8月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RIM5α restricts poxviruses and is antagonized by CypA and the viral protein C6”。 现有的免疫抑制药物或治疗其他病毒感染的药物都是针对这种细胞蛋白的。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发现这些药物也能限制痘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在这种治疗方法中,这些药物不直接靶向痘病毒,这意味着这类病毒将更难以进化出耐药性。由于这种劫持机制在许多痘病毒中都是相同的,因此这些药物将能有效治疗一系列疾病,如猴痘(由一种称为猴痘病毒的痘病毒导致)和天花(由一种称为天花病毒的痘病毒引起)。 尽管天花作为一种疾病已于 1979 年被根除,但导致天花的天花病毒仍被保存在两个高度安全的实验室中,一个在美国,另一个在俄罗斯。由于天花病毒有可能被用于生物恐怖主义,一种名为特考韦瑞(tecovirimat)的药物获得了治疗天花的许可。 猴痘(由猴痘病毒引起)目前仍在流行,尽管在英国的感染人数已经下降,但它仍然存在,尤其是在英国伦敦市和许多其他国家。去年,特考韦瑞已被用于治疗严重的猴痘病例,但这导致了多种猴痘病毒耐药毒株的出现。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剑桥大学病理学系、牛津大学邓恩病理学学院和皮尔布赖特研究所的Geoffrey L. Smith教授说,“我们发现的药物可能比目前治疗猴痘的方法更持久---我们希望这些药物对包括导致天花病毒的痘病毒在内的一系列其他痘病毒也有效。” 痘病毒一旦感染宿主细胞,就必须抵御限制病毒复制和传播的细胞蛋白的攻击。这些作者发现,一种名为 TRIM5α 的特定细胞蛋白能限制病毒的生长,而另一种名为亲环蛋白A(cyclophilin A, CypA)的细胞蛋白则能阻止 TRIM5α做到这一点。现有的药物靶向CypA,从而使痘病毒对 TRIM5α 更加敏感。 Smith说,“目前有多种靶向CypA的药物,由于其中许多药物已经通过了临床试验,因此我们不是从零开始,而是重新利用现有药物,这要快得多。” 许多其他痘病毒也会影响动物,例如,全球大流行的“牛结节疹(lumpy skin disease)”目前正在影响牛,而且可能致命。 Smith补充说,“我们的结果完全出乎意料。我们之所以开始这项研究,是因为我们有兴趣了解痘病毒如何逃避宿主防御的基础科学,我们完全没有想到这可能会带来治疗猴痘病毒和其他痘病毒的药物。” 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临时执行主席Guy Poppy教授说,“这个国家猴痘研究联盟的成立是出于英国应对由猴痘病毒引起的新疾病威胁的迫切需要。至关重要的是,公共资助者和政策制定者能够灵活协调地采取行动,支持迅速的科学应对措施。” 这一发现背后的科学 该项目始于一个简单的观察结果,即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感染会导致人体细胞中 TRIM5α 水平下降。为了找出原因,这些作者设计了缺乏TRIM5α的人类细胞,结果发现这种病毒在这些细胞中复制和传播得更好。这表明TRIM5α具有抗病毒活性。 接下来,他们确定了 TRIM5α靶向的痘苗病毒蛋白。他们还发现这种病毒对TRIM5a的攻击有两种防御措施:首先,它利用另一种细胞蛋白---CypA---来阻断TRIM5α的抗病毒活性;其次,它制造一种病毒蛋白---C6---来诱导TRIM5α的破坏。 现有的药物靶向CypA。当这些作者针对包括猴痘病毒在内的一系列痘病毒测试了一系列靶向CypA的药物,结果发现它们在所有情况下都有抗病毒作用。这些药物的作用原理是使痘病毒对TRIM5α更加敏感。 参考资料: Yiqi Zhao et al. TRIM5α restricts poxviruses and is antagonized by CypA and the viral protein C6. Nature, 2023, doi:10.1038/s41586-023-06401-0.
  • 《世卫组织: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

    • 来源专题:国家病毒资源库信息情报服务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2-10-27
    • 当地时间21日,世卫组织表示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92例猴痘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并称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随着监测范围扩大,世卫组织预测,全球猴痘病例可能进一步增加。     多国相继报告发现猴痘确诊病例   以色列卫生部21日发表声明,该国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患者是一名30多岁的男子,日前从西欧返回以色列。该男子在与国外的猴痘患者接触后,出现症状就医,并被确诊。   荷兰卫生大臣21日表示,荷兰已发现2例猴痘确诊病例。     世卫组织: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     当地时间21日,世卫组织指出,现有信息显示,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   通常,猴痘病毒的人际传播并不常见。人际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通常需要更长时间面对面才能发生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猴痘病毒还可经由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当地时间21日,德国首都柏林出现2例猴痘确诊病例。柏林卫生部门表示,目前正在调查密切接触者并对病例样本进行基因测序,以确定其是病程温和的西非病毒株还是会导致重症的中非变异株。   截至当地时间21日,在安达卢西亚大区报告5例疑似猴痘感染病例后,西班牙共计已有7个大区报告确诊或疑似感染病例,其中马德里大区的一家桑拿房和加纳利大区的一次聚集活动被视为猴痘感染病例的暴发源头。 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