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企业用生物质替代煤炭助力钢铁业脱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14
  • 4月5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与帕拉州政府举行仪式,庆祝位于该州马拉巴市的首座特克诺里德(Tecnored)商业化运营工厂开工建设。特克诺里德可通过使用甘蔗渣、桉树等生物质替代冶金煤生产绿色生铁,减少至多达到100%的碳排放,以此助力钢铁行业脱碳。

    该技术历时35年开发,消除了钢铁生产前期的焦化和烧结环节,而这两个环节均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新钢厂投资可节省成本至多达15%。使用该项技术的新工厂的绿色生铁年产能初步达到25万吨,未来则有望达到50万吨。工厂计划于2025年投产,预计投资约16亿雷亚尔(1雷亚尔约为1.37元人民币)。

    “开工建设是采矿行业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它将助力工艺链变得越来越可持续,提高地区竞争力,并助力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柏安铎表示。

    根据项目进展和工程测算,施工阶段预计将在工程高峰期创造2000个工作岗位,运营阶段则创造400个直接和间接工作岗位。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低碳+智能 钢铁业向“新”“绿”求“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3
    •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9月2日在上海举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新进展,已经有6.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改造。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我国共有146家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为加快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我国研究提出了八大世界前沿低碳技术开发支持计划。目前,共有22家钢铁企业60个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正在推进。 今年上半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1.8%,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16%,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能耗均呈下降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统计的吨钢综合能耗已经由2005年的694千克标准煤,下降到了557千克标准煤。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削减的幅度达到了92.6%,烟粉尘排放量削减幅度达到了88.5%,应该讲钢铁行业的绿色革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世界钢协:中国是最清洁的钢铁生产国之一 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进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 埃德温?巴松:中国拥有世界上目前最新的、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中国钢铁企业特别擅长快速地把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应用。中国可以推动全球钢铁行业在脱碳方面的发展,以及起到引领作用。我们有信心地说,中国是全球最清洁的钢铁生产国家之一。 中国钢铁行业不只是在低碳技术硬件加速应用,软实力也在同步提高。特别是在国际贸易碳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境产品声明”也就是EPD报告的验证上,我国钢铁行业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EPD主要揭示钢铁产品绿色低碳属性,比如说吨钢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对能源消耗的数量。目前中钢协已发布了130份钢铁产品的EPD报告,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实效性、数据最丰富的EPD平台数据。 加快智能制造应用 钢铁业向“新”求“质” 钢铁产品高质化、低碳化、定制化的不同需求,是我国钢铁产业下一阶段发力的重点。目前,我国正加速推动钢铁行业的数智化提质升级,加快培育中国钢铁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制造业用钢占比明显提升。今年1—7月份,热轧薄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钢材同比分别增长10.6%、14.4%。与此同时,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也走在我国工业领域前列,智能工厂和智能集控中心建设正在成为新趋势。大数据模型、局部AI应用在钢企逐步扩大应用。智能化生产过程管控和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的企业,分别达到79.6%和57.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我们也做过统计,对智能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已经从2022年的1吨钢大概30元,增加到了1吨钢38元。目前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控制的,已经达到了80%。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已经达到了57%。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推动全国钢铁企业实现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最大收益的数字化转型。预计到2026年底,实现30个可借鉴可复制的“数字化车间”,20个可复制的“数字化工厂”,5—10家支撑行业实现 “数字化生态引领”的企业。
  • 《日本和美国钢铁业如何脱碳前行》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10-25
    • 2023年以来,全球钢铁行业面临着脱碳压力,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减排措施,仍需更多努力以实现碳中和目标。钢铁行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1%,预计到2050年全球需求将增长30%,而排放强度需下降93%-100%。日本钢铁行业依赖煤炭,面临换炉与退役的抉择,其“绿色转型”政策意在引入氢气与碳捕集技术,但遭遇高成本和执行难题。美国则借助《通胀削减法案》的资金机遇,力求在绿色钢铁生产中取得领先,但仍然依赖煤基高炉造成碳排放风险。整个钢铁产业链必须合作,投资低污染技术,以满足未来对低碳钢需求激增的挑战,保持全球温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