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智能 钢铁业向“新”“绿”求“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3
  •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9月2日在上海举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新进展,已经有6.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改造。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我国共有146家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为加快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我国研究提出了八大世界前沿低碳技术开发支持计划。目前,共有22家钢铁企业60个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正在推进。

    今年上半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1.8%,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16%,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能耗均呈下降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统计的吨钢综合能耗已经由2005年的694千克标准煤,下降到了557千克标准煤。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削减的幅度达到了92.6%,烟粉尘排放量削减幅度达到了88.5%,应该讲钢铁行业的绿色革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世界钢协:中国是最清洁的钢铁生产国之一

    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进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 埃德温?巴松:中国拥有世界上目前最新的、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中国钢铁企业特别擅长快速地把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应用。中国可以推动全球钢铁行业在脱碳方面的发展,以及起到引领作用。我们有信心地说,中国是全球最清洁的钢铁生产国家之一。

    中国钢铁行业不只是在低碳技术硬件加速应用,软实力也在同步提高。特别是在国际贸易碳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境产品声明”也就是EPD报告的验证上,我国钢铁行业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EPD主要揭示钢铁产品绿色低碳属性,比如说吨钢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对能源消耗的数量。目前中钢协已发布了130份钢铁产品的EPD报告,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实效性、数据最丰富的EPD平台数据。

    加快智能制造应用 钢铁业向“新”求“质”

    钢铁产品高质化、低碳化、定制化的不同需求,是我国钢铁产业下一阶段发力的重点。目前,我国正加速推动钢铁行业的数智化提质升级,加快培育中国钢铁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制造业用钢占比明显提升。今年1—7月份,热轧薄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钢材同比分别增长10.6%、14.4%。与此同时,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也走在我国工业领域前列,智能工厂和智能集控中心建设正在成为新趋势。大数据模型、局部AI应用在钢企逐步扩大应用。智能化生产过程管控和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的企业,分别达到79.6%和57.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维:我们也做过统计,对智能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已经从2022年的1吨钢大概30元,增加到了1吨钢38元。目前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控制的,已经达到了80%。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已经达到了57%。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推动全国钢铁企业实现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最大收益的数字化转型。预计到2026年底,实现30个可借鉴可复制的“数字化车间”,20个可复制的“数字化工厂”,5—10家支撑行业实现 “数字化生态引领”的企业。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76495-1.html
相关报告
  • 《钢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7-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70余家钢铁企业约7.6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目前,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逾2000亿元。全行业已有31家长流程企业与5家短流程企业成功创建了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A级企业。从碳排放现状来看,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从能源消耗现状来看,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能效水平持续提高,吨钢综合能耗逐年下降,主要生产工序能耗逐渐降低,正在全面促进节能降碳。
  • 《日本钢铁业正积极通过氢冶金技术革新推进低碳转型》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3-24
    • 日本钢铁业正积极推动碳中和转型,通过氢冶金等技术革新,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日本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发展组织(NEDO)资助的COURSE50项目和GREINS项目是关键动力,COURSE50项目在高炉氢还原技术方面取得进展,而GREINS项目则专注于高炉工艺、直接还原工艺、电弧炉工艺和电熔炼炉工艺的氢能利用。日本制铁等企业正致力于高炉氢还原技术和低品位铁矿石氢直接还原技术的开发,面临绿氢、绿电供应、CCS/CCUS成本及国际竞争等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低碳炼钢成本,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低碳钢产品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