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0亿元的高端光通信芯片项目签约落户无锡高新区》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 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3-10-11
  •   据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政府网站报道,8月30日,高端光通信芯片项目签约落户无锡高新区。

      无锡高新区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是无锡高新区的“王牌产业”,已经形成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立体式发展格局,产业生态完备、人才储备丰富。此次签约落地的高端光通信芯片项目由华业天成资本领投,项目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人才团队强,与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向高度一致,期待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高端光通信芯片项目总投资10亿元,拟建设集高端光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于一体的IDM芯片总部企业,主要搭建磷化铟和砷化镓双平台的化合物芯片产线,生产各类高端光通信芯片,预计年销售额超20亿元。

相关报告
  • 《新华三集团投资50亿元在成都高新区设立半导体公司 投资运营芯片设计开发基地》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4-14
    • 迎接5G挑战,成都新添一座高端路由器芯片设计开发基地。4月4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与成都高新区签订协议,新华三将在成都高新区成立新华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三半导体技术公司”),并投资运营芯片设计开发基地。 记者了解到,此次签约是成都2019年投资促进暨“百日擂台赛”期间的一次重要成果,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根据签约协议,新华三芯片设计开发基地将瞄准世界前沿芯片技术开展研发,提供高性能的高端路由器产品与解决方案,并逐步扩展至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芯片开发业务。 新华三是业界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厂商,在中国企业网市场保持多年领军地位,并在企业级无线网络、安全硬件、政务云、网络管理、云管理等诸多领域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 “新华三是云计算、大数据、大互联、信息安全、安防和物联网等领域的佼佼者,与成都高新区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丰沃的创新土壤吸引了多个领域领军企业入驻,新华三看好成都并持续投资,先后设立新华三成都研究院和芯片设计开发基地,相信此次新华三半导体技术公司的成立,也将为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迎接5G时代机遇 新华三发力自主芯片研发 当前,5G被视为全球数字化变革的竞争热点。随着5G时代的到来,预计2020年起5G将开始规模化部署,无线接入网络带宽相对4G会有10倍以上的提高,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 新华三集团联席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尤学军介绍,要使5G的带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运营商将会掀起新一轮骨干承载网的大规模建设与扩容浪潮。同时,5G的各种丰富的场景化应用也会促使各类互联网、云计算公司以及大型企业网用户升级数据中心,进而催生市场对高端路由器的强劲需求。 他表示,“新华三正是在这一大趋势背景下,成立半导体技术公司并投资运营芯片设计开发基地,其将聚焦于新一代高端路由器芯片的自主研发,为相关客户提供高性能的高端路由器产品与解决方案,助力它们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未来,新华三半导体技术公司的自主芯片研发,还将逐步扩展至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记者了解到,2017年7月,基于新华三云计算中心在成都的优异业务表现,以及成都强大的人才储备和对IT人才的吸引力,新华三集团在成都高新区扩大规模,斥资10亿建立面向云生态技术的新研发中心暨成都研究院,聚焦于5G技术和下一代存储技术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此次再投资50亿元,成立半导体技术公司,发力高端路由器芯片自主创新。 抢抓集成电路发展机遇 助力四川打造首个万亿级产业 此次新华三将在成都高新区投资运营的芯片设计开发基地倍受关注。实际上,俗称“芯片”的集成电路,被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早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即提出“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日前,四川省印发《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培育方案》,提出全力推动全省“一芯一屏”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助推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转型、支撑四川省实现“中国制造”西部高地战略。 成都是中国软件名城、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当前,成都聚焦“一芯一屏”,加快构建“5+5+1”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电子信息产业正加快迈向万亿级。 可以说,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的龙头和支柱产业,对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和引领区,成都高新区凭借优良的投资环境和政务服务,目前已聚集集成电路企业100余家,包括英特尔、德州仪器、紫光展锐、新华三等知名企业,2018年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产值890.4亿元,年均增加20.6%。 去年,成都高新区围绕英特尔、德州仪器、联发科等集成电路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针对性招商引资服务,签约宇芯、莫仕、芯源、先进功率等5个扩建增资项目,吸引豆萁、西部芯辰、矽能等10家配套企业落户。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2018年,成都高新区123家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000.5亿元,同比增长20.41%,产值总额占成都高新区工业产值规模84%;实现工业增加值552.05亿元,同比增长10.08%;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225亿元。 “我们正以产业生态圈建设为核心,积极从全球吸引顶尖产业资源、参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分工,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不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紧扣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和高品质宜居生活城两个重点,加快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区域边界清晰、体制机制专业、功能配套完善、区域识别突出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积极融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助力成都建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城市和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部分领域的支点城市、领军城市。
  • 《三大集成电路项目签约 常州武进打造高新区“芯”名片》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07-17
    • 武进高新区积极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取得又一项重大成果。7月12日,深圳楠菲微电子高端通信芯片项目、国科可信计算芯片项目及可信计算院士工作站签约落户这里。常州市委书记汪泉出席在市行政中心举行的签约仪式并致辞。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楠菲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起见证三大项目签约。 汪泉表示,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心脏和关键,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要深刻认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汪泉说,可信技术是集成电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网络安全的主流技术,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发展基础,打造可信计算产业链也是高新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一环,作为一项万亿级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此次,国科将与沈院士合作成立可信计算院士工作站,不仅能提高国科可信项目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养高端创新人才,更能为常州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汪泉希望常州、武进两级地方政府服务好、支持好在常落户的项目,共同把集成电路生态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创新型园区,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丁文武、沈昌祥等在座谈时表示,非常看好常州的发展环境,将积极支持常州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今后将推荐更多更好的项目布局常州。 据悉,深圳楠菲微电子高端通信芯片项目,由国内领先的网络互连交换芯片设计公司--深圳楠菲微电子有限公司投资,主要投入高端网络通信芯片和物联网等芯片的设计、开发及销售,并逐步将常州公司打造成辐射全国的总部基地。 公司2018年计划实现两款14nm高速通信芯片的开发和流片,并开展其他三款物联网相关芯片的研发。 国科可信计算芯片项目由湖南国科和可信计算团队联合投资,生产的TPCM芯片充分发挥可信机制的主动免疫防护能力,不但能满足用户对安全可控的要求,也可用作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 可信计算院士工作站由湖南国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合作成立。沈昌祥院士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知名专家,取得了一系列国家重要科研项目成果,特别是在可信计算领域功勋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