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变革,深挖潜能,华为汪涛解码5G-A与AI融合机遇》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 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6-23
  • 移动AI时代迅速发展,推动移动通信产业的核心变革。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在2025MWC上海期间表示,移动终端正从以APP为中心转向以Agent为中心,AI技术与物联网(IoT)深度融合,推动智能世界的入口。网络智能化不仅提升运维效率,还提高频谱和能耗效率。 全球5G-A网络建设加速,中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实现5G-A覆盖,用户数超千万。多样化的5G-A终端类型涌现,包括手机、家庭网络枢纽(CPE)等,预计年底前有超百款手机与CPE支持5G-A,促进5G-A技术普及。移动AI发展迅猛,AI手机发货量大增,生成式AI应用广泛,月活跃用户数突破12亿。 移动AI时代带来三大产业变革:个人通信领域,从APP转向Agent,实现跨应用个性化交互;行业物联领域,AI与IoT融合改变传统产业格局,推动工业与家庭智能化;移动网络领域,通过AgenticRAN提升网络生产力,优化能效。 解锁5G-A潜能需从五大关键方向入手:优化频谱与终端匹配,提升上行能力;多样化终端生态,协同升级全场景服务;推动工业与消费场景的智能终端集成5G-A与AI能力。 总之,移动AI与5G-A的融合正在重塑通信产业,为未来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产业界需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这一时代的发展和创新。
  • 原文来源:https://www.cnii.com.cn/rmydb/202506/t20250620_666740.html
相关报告
  • 《智能科技:拥抱已来的未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18
    • “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共享单车成为城市彩虹风景线,机场高铁‘刷脸’进站,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商品,在天津街头买个煎饼果子也可以直接扫码支付。” 16日至18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列举的一串生活场景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未来已来!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变着世界。人工智能如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新华社记者现场采访,带您览智能领域新成果、探智能科技新趋势、看智能时代新蓝图。   5月17日,观众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智能科技展上参观深之蓝的水下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智能科技大潮“拍岸” 本届大会上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驱动的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中国有592家,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累计获得1.57万项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也居世界第二。 “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说,人工智能正全面创造新市场、新机会,全面重塑传统行业发展模式和格局,在推动经济繁荣、民生改善、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从明确人工智能为形成新产业模式的11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到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从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中国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战略性部署,明确了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中国快速涌现出寒武纪科技、商汤科技、华为海思、中天微系统、海康威视等一批智能芯片公司。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开放创新平台的引领下,中国企业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生物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语音翻译、行为分析等方面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在智能机器人、无人商店、机器翻译、共享汽车、自动驾驶等行业的新产品为世人瞩目。在城市规划、智能交通、社会治理、卫生健康、农业科技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各具特色,形成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5月17日,观众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智能科技展上参观京东物流车。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拥抱万亿“蓝海” 京东集团在上海建成B2C全无人仓库,小到一盒口香糖、一支笔,大至彩电、冰箱、机器人,可以让数百种产品精确直抵用户。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透露,未来5年,京东在全国的800个物流中心将逐步改造成无人仓。 “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向世界经济贡献16万亿美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知识社会局主任英德拉吉特·班纳吉描绘了一幅人工智能产业万亿“蓝海”。他认为,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赋能”产业变革,中国企业正向世界展示着走向未来的新方式。
  • 《(两会速递)| 金壮龙:支持5G-A发展,加大6G技术研发》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isticzz2022
    • 发布时间:2024-03-14
    • 3月8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回答媒体记者有关推进新型工业化相关提问时表示,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要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信息设施。要强化5G演进,支持5G-A发展,加大6G技术研发力度。 金壮龙表示,党的二十大部署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大家知道,去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了专门部署,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显著加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我在这里用四个字来表述,就是全、多、大、强。 全,就是体系全。我们国家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就是41个大类、666个小类。 多,就是品种多。在全世界500种工业品种中,咱们国家有4成以上的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大,就是规模大。2023年,我们国家全部工业增加值接近40万亿元,大概是39.9万亿元,占GDP的31.7%。我们国家的制造业规模在全球占30%以上,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强,也就是网络设施强。我们国家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通信网络设施,5G基站已经达到338万个,实现了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 金壮龙指出,当然,目前咱们国家工业还是处于由大向强、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还有很多短板弱项要解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有信心立足基础、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加快发展。 在介绍几方面工作时,金壮龙指出,第一,要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第二,要全力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第三,要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第四,要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金壮龙指出,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重点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方面,我们要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信息设施。我们要继续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促进5G赋能“千行百业”。同时,我们要强化5G演进,支持5G-A发展,加大6G技术研发力度。再一个方面,我们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一个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这个我们要分类推进,同时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金壮龙还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今年,我们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也准备试点开放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