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是语言和语言学的基础。房山石刻经文 (以下简称“房山石经”) 作为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汉字与悉昙梵文为宗教学、汉语言文字学、艺术等领域提供了多种研究视角。根据古文字字形与现代汉字的对应关系,古文字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已识字、歧释字和未识字。本文研究对象为第三种,即尚未得到考释、无法隶定且没有对应的现代汉字的古文字。本文沿用台湾学界整理古籍的惯用,称其为缺字。在整理房山石经过程中,尽管有大量文字可通过现有字库表现出来,但仍有一些缺字游离于各种字库之外。本文以校勘、整理 《大佛顶陀罗尼》 个案为突破口,探讨古籍缺字数据库的内容建构与流程管理的一些思路与视角,期望引起学界对项目流程管理的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