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在猴痘防控上的进展》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与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5-04-28
  • 截至2025年4月,非洲23个国家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干预初步遏制猴痘(Mpox)疫情,病例数较峰值下降超80%,布隆迪(Burundi)等重灾区周均病例从200例降至30例,得益于社区健康工作者主导的接触追踪和分权化检测体系。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在东部冲突地区通过入户筛查和靶向疫苗接种(累计接种75.4万剂,计划追加300万剂)实现早期干预,但麻疹疫情叠加检测能力不足仍构成挑战。马拉维(Malawi)新近报告4例本土病例(含1例2岁儿童),测序显示为1b型病毒,无旅行史,提示社区传播风险,34名密切接触者已纳入追踪。肯尼亚(Kenya)则因跨境卡车司机群体感染率上升启动疫苗接种计划。技术层面,刚果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INRB)正在评估两款新型快速检测试剂(Conti Pharma和Revital Healthcare),若灵敏度达标可缩短诊断时间至15分钟,填补基层检测空白。尽管23国仍存在活跃传播,但多国通过疫苗部署(如DRC季节性接种策略)和卫生体系改革(如布隆迪的检测分权化)验证了“精准防控”模式的有效性,为全球猴痘应对提供了“非洲方案”。未来需重点关注冲突地区卫生系统脆弱性、多病原鉴别诊断能力建设及疫苗覆盖率提升,以应对17国持续传播和潜在变异风险。
  • 原文来源:https://www.cidrap.umn.edu/mpox/african-countries-see-payoff-ramped-mpox-strategies
相关报告
  • 《《猴痘防控方案》》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3-10-10
    • 《 人民日报 》 2023年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申少铁)日前,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猴痘防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猴痘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原则,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坚持发现一起、控制一起,及时阻断疫情传播。   《方案》指出,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传播。   《方案》规定,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分类实施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居家隔离治疗。各地发现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后,应先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如病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变部位已结痂,可转为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方可解除居家隔离。对病情较轻且具备居家隔离治疗条件的确诊病例,经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联合评估后,可直接采取居家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居家隔离治疗期间,为保障家人健康和防止疫情传播,应单人单间居住,避免与家人有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做好被污染物品的消毒,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时穿长衣长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避免与其他人有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
  • 《《猴痘防控方案》》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3-12-08
    • 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7月27日联合制定印发了《猴痘防控方案》,旨在及时有效应对猴痘疫情,提升猴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猴痘防控方案》明确,防控的总体要求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原则,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方案从疾病特征、宣传教育与干预、疫情监测和报告、疫情处置、实验室检测等方面为指导各地科学精准做好猴痘防控工作作出指引。 方案同时指出,各地卫生健康、疾控部门将加强与海关等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信息共享,及时发现与处置猴痘疫情,落实猴痘病例发现、疫情报告、诊疗隔离、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工作,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