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产省发布《2050年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

  • 来源专题:绿色低碳
  • 发布时间:2023-05-12
  • 2020年12月25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2050年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业内称之为《绿色增长战略》。日本经济产业省将通过监管、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动员超过240万亿日元(约合2.33万亿美元)的私营领域绿色投资,针对包括海上风电、核能产业、氢能等在内的14个产业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任务。

    日本将以此来促进日本经济的持续复苏,预计到2050年该战略每年将为日本创造近2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

相关报告
  • 《日本发布《绿色食品系统战略》最终版》

    • 来源专题:绿色低碳
    • 发布时间:2023-05-12
    • 日本农林水产省(MAFF)2021年3月29日发布了《绿色食品系统战略中期报告》,随后又于5月12日发布了《绿色食品系统战略》最终版“通过创新实现农业脱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Measures for achievement of Decarbonization and Resilience with Innovation,MeaDRI)。MAFF认为公众的科学认知对确保食品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最终版更加强调增加公众对MeaDRI战略的理解。该战略的目标是在提高农业、林业、渔业和食品的潜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一、战略背景 (一)全球变暖,自然灾害加剧 农业易受气候变化影响,高温和降雨量的增加已导致日本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据统计,日本年平均气温以每100年1.24℃的速度上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次创历史记录的暴雨、台风和高温也使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降低环境负荷、改善生产环境已刻不容缓。 (二)人口老龄化,社区衰落加速 日本农林渔业生产人员逐渐老龄化,预计未来生产人口数量将会进一步减少,以劳动力短缺为代表的生产基础薄弱问题越来越严重。此外,随着生产者数量的减少,村庄逐渐消失、社区也会走向衰落。 (三)新冠疫情爆发,供应链中断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和蔓延,使日本农林渔业出口停滞,消费需求下降,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虽然新冠疫情的走势无法预测,但要积极把握这样的生产和消费变化,通过稳定国内食品供应提高供应效率。 (四)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主流基调 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作为重要的行为准则渗透到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重要性在国内外日益显现,并且欧盟和美国已有所行动,为适应发展趋势,提高对日本产品的评价,日本MAFF出台了《绿色食品系统战略》(以下简称《战略》)。 二、战略主题 (一)绿色食品系统 “绿色食品系统”旨在提升农林渔业生产潜力的同时又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环境负荷。《战略》指出,为实现未来食品的稳定供应和农林渔业的发展,食品系统中的采购、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出改变。在采购环节,推进物资能源采购中的去进口、脱碳、降低环境负荷;在生产环节,通过创新构建可持续的生产体系;在加工/配送环节,建立可持续不浪费的加工/流通体系;在消费环节,扩大消费,推动饮食教育。 (二)MeaDRI关键主题和指标 到2050年,MeaDRI关键指标包括: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实现农林渔业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化学农药方面,通过改用低风险农药、建立病虫害综合管理系统、开发新农药替代传统农药,减少50%的有风险的化学农药使用;在化肥施用方面,减少30%由进口原料和化石燃料制成的化肥;在有机农业方面,将有机耕地面积扩大到10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5%;在食品生产方面,到2030年食品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至少提高30%;在最大化木材碳储存方面,种植优良树苗,到2030年占森林面积的30%,到2050年达到90%;在可持续水产养殖方面,日本鳗鱼、蓝鳍金枪鱼等水产养殖实现100%人工育苗率。 (三)技术开发和实施措施 在材料和能源采购中的去进口、脱碳、减轻环境负担方面,MAFF提出了村庄能源管理系统、使用改性木质素和纤维素纳米纤维开发新型高性能材料、水产养殖人工育苗技术开发、鱼粉代用品的研制、使用食物垃圾和昆虫进行饲料生产、利用氢细菌开发水产养殖饲料、利用蚕开发非石油纤维、开发循环友好的捕鱼工具和设备等;在构建可持续的生产体系方面,发展智慧农业、智慧林业和智慧渔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化肥施用、农林机械和船舶的电气化和加氢、二氧化碳零排放温室、畜牧业温室气体减排、加强植物品种开发等;在建立可持续的加工和流通体系方面,建立智慧食物链、长期保存和运输包装材料和技术的开发、食品三维打印系统开发;在促进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消费和食品教育方面,提出了促进营养均衡的日本饮食。
  • 《拉美经委会发布《拉美经济生态与绿色生产分析报告》》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发布时间:2017-06-23
    • 拉美与加勒比地区经济委员会2月(简称拉美经委会)发布《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经济生态创新与绿色生产分析报告》[1],分析了拉美绿色生产及经济发展的现状,同时指出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 一、现状分析 1、绿色研发投入方面。主要分为环保治理、能源合理分配两大类支出。2013年,环保治理支出占公共研发总支出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哥伦比亚(11.39%)、阿根廷(6.65%),墨西哥(0.86%),巴西(0.57%);能源合理分配占公共研发总支出的百分比,墨西哥最高为15.58%,其次为阿根廷(4.8%)。 2、绿色就业方面。据拉美经委会研究表明,巴拉圭、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石油生产领域为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农业和林业领域为玻利维亚在石油生产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墨西哥、巴西、哥斯达黎加、古巴、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在工业绿色生产领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绿色技术专利方面。2010-2012年,拉美国家中绿色技术申请专利的数量由多至少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哥伦比亚。各类专利数量占总数比例:环境管理技术(48.39%)、能源活动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9.6%)、交通运输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7.84%)、水污染治理(7.68%)、施工过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占(5.46%)、储存和处理温室气体技术(1.03%)。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拉美绿色经济发展存在如下问题:①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均衡地区发展三者间的平衡问题。②在全球生产率低迷环境下,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应向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发展,包括深入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加强获取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提升融资和投资能力;应对更严格的监管措施等。③生产结构需要调整,缺少优质的就业机会。 三、建议措施 拉美经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包括:①各国应制定经济生态创新与绿色生产相关战略计划,不是单一政策或措施,而是包括政府、私营部门、研究机构、民间团体、公众等在内的全局性规划;②成立生态创新发展协调机构,设立环境问题改善技术过渡基金;③虽然一些拉美国家已经颁布相关环境法案,但执行效果不佳,应推进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立,加强监督和执行力度;④建立绿色生产监督管理平台,将监管政策、惩罚和奖励实情向公众透明公开;⑤通过税收减免、鼓励国内外高层专家交流、增强企业人员技术培训等手段,提升企业绿色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