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裂效果驱动的非常规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新模型》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 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4-10-11
  • 非常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正在持续重塑全球能源格局。非常规页岩储层通常具有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特性,只有通过水平井钻井和水力压裂等技术对储层进行改造,才能实现高效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压裂施工前,对储层的可压裂性进行评估尤为重要,不仅能够定位储层的压裂“甜点”,还能显著提高油气开采效率。目前,评价储层可压裂性的主流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脆性矿物含量、应力应变等脆性指数的经验公式。然而,脆性指数更多关注的是岩石的可破裂性,而水力压裂过程中的裂缝扩展、流体-岩石的力学相互作用对制造裂纹面积和复杂裂纹网络的影响往往被忽略了。同济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压裂效果驱动的非常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的新模型。

    研究同时考虑了岩石破坏和裂缝扩展这两个物理过程,综合表征了岩石产生更大裂缝表面积、更多剪切裂缝以及复杂裂缝网络的能力,并将三者有机耦合,从压裂效果的角度全面评价非常规储层的可压裂性。通过分析水力压裂过程中的能量守恒,采用考虑裂缝传播过程的动态水力压裂模型对岩石裂缝表面积进行了量化;同时结合岩石泊松比和II型断裂韧性,评估了岩石生成剪切裂缝的潜力;进而基于数值模拟,探讨了脆性矿物含量和矿物非均质性对裂缝网络复杂性的影响。最后,根据测井和实际生产数据,将该可压裂性模型应用于两类非常规储层,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脆性指数,该可压裂性模型能够更有效地指示产层,并与实际产量之间存在良好的指数相关性。

    该研究基于压裂效果对非常规储层的可压裂性进行了系统性评价,所提出的可压裂性模型适用于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在地震资料中展现出应用潜力,能够在压裂前有效评估储层的可压裂性。这项研究有助于识别生产甜点,优化压裂设计策略,提升非常规油气储层的改造增产效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1]。






    [1] Frac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for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Performance



  • 原文来源:https://mlab.tongji.edu.cn/2e/e4/c10096a339684/page.htm
相关报告
  • 《吐哈油田体积压裂开发非常规油藏》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9-02
    • 截至8月28日,吐哈油田在三塘湖芦草沟组应用体积压裂技术12井次,见效11井次,平均有效期超过246天,累计产油3.2125万吨,获直接经济效益2513.6万元。吐哈油田通过技术攻关,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开发非常规油藏,取得较好效果。近年来,吐哈油田面对油藏储层类型多、品质差,稳产难度逐年加大的现实,开发对象以非常规油气藏为主。   三塘湖非常规油藏勘探开发工作起步较早,1996年取得发现,结合前期勘探认识评价,三塘湖芦草沟组甜点储层段有利区面积较广泛,是实现规模性建产的现实领域。芦草沟组非常规油藏储层条件复杂,纵向上变化快,薄互层、层理发育,天然裂缝不发育,原油黏度高,物性条件较差,大部分井自然投产不能实现经济开采,需要实施压裂措施实现有效动用。   2012年以来针对如何有效动用开展了直井体积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试验,受到当时技术理念的限制,前期采用直井勘探开发,进行压裂试油取得一定的突破,但存在初期高产、递减快的特征,无法实现非常规油藏储层的有效动用。   根据国内外同类型油藏开发实践经验,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是实现非常规储层有效动用的关键。借鉴马中条湖组、牛东等区块开发的成功经验,开展以水平井体积压裂为方向的技术攻关与试验,从而实现三塘湖芦草沟组非常规油藏的有效动用。技术人员通过室内研究与矿场试验,采取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开展体积压裂技术攻关与试验,配套形成了甜点识别、长水平段细分切割高强度体积改造技术、差异化压裂优化设计技术、施工风险控制技术以及低成本压裂技术等5项关键压裂技术。
  • 《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非常规压裂技术取得新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27
    • 日前,从定边县新安边页岩油区传来喜讯,由集团研究院非常规压裂技术攻关团队设计并现场技术指导的页岩油水平探井——新探平22井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和井况,顺利完成储层改造并投产,填补了延长复杂地质条件下页岩油水平井储层段负压自封技术应用的空白。 新探平22井是集团研究院2023年页岩油技术指导的重点水平井,在钻进过程中易发生漏失等复杂井况,钻完井井筒完整性欠佳。团队技术人员拿到基础资料后,发现该井不具备常规压裂条件。如何实现高水平储层改造,确保压裂施工安全,实现低渗透储层压裂改造,成为困扰团队的一大技术难题。 面对问题科研人员不断翻阅资料,加班查阅文献,参数室反复模拟,性能实验室一遍遍测试,加之无数次方案论证,技术研讨……最终,团队技术人员采用连续油管底封拖动+段内负压自封技术,完成该井压裂施工方案设计,并选派技术骨干驻井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压裂改造新工艺取得新突破。据介绍,该井自8月29日投产以来,日稳定产液30方,日均产油14吨。 “目前,我院正以‘少打井、多出油、提高采收率’为遵循,通过小分队、示范区和揭榜挂帅等多个平台强化油田重点井技术支撑,同时进一步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着力推进油田低产低效水平井治理和页岩油/致密油井开发工作,为油田高质量发展助力。”集团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