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1-24
  • . 近日, 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严鹏程今日解读称、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是有效化解煤炭行业散、乱、弱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持续增加煤炭优质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严鹏程表示, 《意见》明确坚持以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方式, 把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相结合, 推动煤炭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 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生产力布局。

    《意见》的印发实施将对煤炭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一是煤炭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 全国煤矿数量已从2015年的1.08万处减少到2017年的7000处左右。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 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煤炭企业平均规模将明显扩大, 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力争到2020年底, 在全国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同时, 也将发展和培育出一批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

    二是煤炭产业格局将进一步优化。《意见》从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等多角度,统筹考虑各地差异,支持有关地区通过兼并重组适度扩大规模,部分地区适度控制、降低生产规模甚至关闭退出,进一步实现煤炭产业优化布局。

    三是上下游产业融合度将进一步提升。《意见》明确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之间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发展煤电联营,支持煤炭与煤化工企业兼并重组,支持煤炭与其他关联产业企业兼并重组。其中,在煤电联营方面,《意见》提出结合电煤运输格局,以中东部地区为重点,推进电煤购销关系长期稳定且科学合理的相关煤炭、电力企业开展联营,支持大型发电企业对煤炭企业实施重组。这些举措是保证煤炭、电力两个行业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缓解煤电矛盾,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助于煤炭行业化解低端无效产能,增加有效供给。

相关报告
  • 《发改委鼓励发展煤电联营形成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7-05-02
    • 近期,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连维良副主任出席会议,并对统筹做好煤炭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会议指出,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面临许多新的风险和挑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减法和加法、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努力实现科学精准去产能、有序有效去产能。 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当前煤炭供需和去产能的新变化新特点,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去产能,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另一方面要统筹处理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煤炭稳定供应。当前要重点做好八大方面工作。 一是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去产能;二是坚持在确保安全和减量置换的前提下有效释放先进产能;三是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四是科学把握去产能力度和节奏;五是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六是以更大力度和更配套的措施促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七是进一步严格安全生产要求;八是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在促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方面,会议强调要鼓励发展煤电联营,深入推进煤电一体化、煤焦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不同煤种、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的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形成若干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相互参股,发展混合所有制,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各主要产煤地区要利用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研究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在推进煤炭上下游联营、兼并重组等方面做出成功案例。
  • 《新一轮煤企兼并重组释放出哪些信号》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7-04-18
    • 在国企改革和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步入快车道。记者日前了解到,有关部门要求加快出台促进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在两年内分区域实施小煤矿兼并重组,同时力争到2020年底,全国形成10个左右亿吨级"巨无霸"。此外鼓励企业之间通过股权置换、资源互保等方式加强跨地区去产能协作。 地方政策落地期也渐行渐近,河南、贵州等地煤企兼并重组措施已浮出水面产煤大省山西国资国企改革方案有望在4月底前出台。这一切让资本市场预期不断升温、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 受限于管理体制、人员债务等诸多因素、 大型煤炭兼并重组尤其是跨区域的兼并重组难度比较大、 煤电、煤运、煤化、煤炭科工等上下游的结合更易于操作。 根据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要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 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化解过剩产能既要立足当前、 又要着眼长远、 将去产能与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优化布局等统筹考虑、同步推进、 不断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晓林在日前召开的煤炭行业去产能稳供应座谈会上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煤炭去产能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当前煤炭产业集中度太低,而小煤矿也存在着安全风险,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 为此,这一轮兼并重组大潮首先刮向了小煤矿。按照分区域推进的要求,对晋陕蒙宁等4个地区30万吨/年(含30万吨/年)至60万吨/年(不含60万吨/年)煤矿,冀辽吉黑苏皖鲁豫甘青新等11个地区15万吨/年(含15万吨/年)至30万吨/年(不含30万吨/年)煤矿,在两年内实施兼并重组;到期仍未实施重组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发展需要有序引导纳入去产能规划。各地30万吨/年(不含30万吨/年)以下煤矿,除已纳入技术改造专项规划的,原则上不再实施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 与此同时,鼓励优势企业加大兼并重组、打造大企业大集团尤其是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按照目标,2020年煤矿企业数量要压缩到3000家,5000万吨级以上大型企业产量占60%以上,其中亿吨级的力争在10家左右。“去年全国范围内煤炭产量突破亿吨的企业有6家,此前是8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告诉记者。 国资委此前也表态,央企将在年内减少到100家以内,稳步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使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业原则上退出煤炭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