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忠:为什么TOPCon会脱颖而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30
  • “太阳能电池组件由于兼具效率、成本和稳定性三方面的特色,一直是光伏技术的主流选择,而且优势越来越明显,2020年市场占比95%,2024年市场占比98%+,度电成本可达1美分/千瓦时。”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沈文忠教授今日在海上光伏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2025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年会上指出。

    对于光伏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沈文忠认为,目前正处于“TOPCon技术脱颖而出,xBC技术展露头角、SHJ技术不及预期、PERC技术快速淘汰”的阶段。

    为什么TOPCon技术能脱颖而出?

    沈文忠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关键原因:

    一是PERC技术的成熟铺垫。TOPCon并非平地起高楼,而是建立在PERC技术已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PERC的产业化经验、设备体系和技术认知为TOPCon的快速导入提供了跳板,大幅缩短了研发与量产周期。

    二是核心装备国产化成熟。TOPCon的核心设备(如LPCVD/PECVD、激光SE、LECO烧结等)已实现国产化,不仅降低了投资门槛,也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装备端的自主可控让TOPCon技术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底气。

    三是性价比优势与生态成型。2023年TOPCon量产效率已突破25.3%,成本与PERC持平,未来1-2年效率有望达26%+,形成“性能领先+成本打平”的碾压式优势。同时,全产业链(硅片、浆料、设备、工艺)的n型TOPCon新生态已初步成型,技术迭代不再依赖单点突破,而是系统性协同进化。

    沈文忠指出,TOPCon、SHJ与xBC正在n型赛道上并行竞速,技术融合才是下一代迭代的真正推手,而当 TOPCon 产能快速趋近天花板时,需要寻求新的增量空间。

    2025年9月11-12日,由上海市太阳能学会指导、光伏领跑者创新论坛主办“第十届N型光伏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将于在无锡召开。大会将从TOPCON电池技术提效、异质结电池技术降本、BC电池技术降本增效、叠层电池技术及N型高效光伏组件、设备、材料、应用等话题展开。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91973-1.html
相关报告
  • 《生态肥——复合肥脱颖而出的“催化剂”》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8-07-09
    •   公司简介:江苏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是由香港长江生命科技集团与南京红太阳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大型合资生产销售生态型肥料的企业,总投资愈4500万美元。   就行业发展来讲,新型肥料的发展必须借助传统化肥,同时,新型肥料还需要通过差异理念来增强其与传统化肥之间的竞争力,以谋共同发展。   江苏科邦的市场推广证明了这个观点。他们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式,赢得了传统化肥企业赞赏的目光,并携手开创复合肥营销新局面。科邦之所以能够在新型肥料发展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三步战略。
  • 《5G催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利好,GaN将脱颖而出》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11-09
    • 相较目前主流的硅晶圆(Si),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与GaN(氮化镓)具备耐高电压特色,并有耐高温与适合在高频环境下优势,其可使芯片面积大幅减少,并简化周边电路设计,达成减少模块、系统周边零组件及冷却系统体积目标,GaN应用范围包括射频、半导体照明、激光器等领域。 现行GaN功率元件以GaN-on-SiC及GaN-on-Si两种晶圆进行制造,其中GaN-on-SiC强调适合应用在高温、高频的操作环境,因此在散热性能上具优势,其以5G基地台应用最多,预期SiC基板未来在5G商用带动下,具有庞大市场商机。 5G高频特性,使GaN技术有伸展空间 目前基地台用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主要为基于硅的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aterally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LDMOS)技术,不过LDMOS技术仅适用于低频段,在高频应用领域存在局限性。 由于LDMOS功率放大器的频宽会随着频率增加而大幅减少,运用于3.5GHz频段的LDMOS制程已接近限制,性能开始出现下滑,在考虑5G商用频段朝更高频段发展下,过去LDMOS将逐渐难以符合性能要求,因此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技术崛起;由于GaN技术支援更高资料容量之多资料传输,同时搭配5G高速网络,不论在频宽、性能、容量、成本间可做出最佳成效。 换言之,GaN优势在于更高功率密度及更高截止频率(Cutoff Frequency,输出讯号功率超出或低于传导频率时输出讯号功率的频率),尤其在5G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应用中,可实现高整合性解决方案,例如模块化射频前端元件,以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应用为例,GaN高功率密度特性可有效减少收发通道数及尺寸,实现高性能目标,然短期LDMOS会与GaN共存,主要原因在于低频应用仍会采用LDMOS,例如2GHz以下应用领域。 5G基地台的功率放大器将以砷化镓与GaN制程为主 从Qorvo产品应用来看,采用GaN技术将天线阵列功耗降低40%,透过整合式多通道模块、3~6GHz及28/39GHz频段在射频前端产品的布局,更加强调高性能、低功耗、高整合度、高易用性等目标达成。 其中GaN可达LDMOS原始功率密度4倍,每单位面积功率提高4~6倍,即在相同发射功率规格下,GaN裸片尺寸为LDMOS裸片尺寸的1/6~1/4。由于GaN具有更高功率密度特性,能实现更小元件封装,满足Massive MIMO和主动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技术下射频前端高度整合需求。 目前GaN运用以5G基础设施(如基地台)为主,手机较难采用GaN技术,主要挑战包括:(1)GaN成本高;(2)GaN供电电压高;较不符合手机需求,不过若未来透过改进GaN射频元件特性,仍有可能应用于手机,例如加入新的绝缘介质与沟道材料,使其适应低电压工作环境。无论如何,GaN已成为高频、大功耗应用技术首选,包括需高功率水平的传输讯号或长距离应用,例如基地台收发器、雷达、卫星通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