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海海域优良水质面积创历史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09
  • 在8日闭幕的2024海洋保护大会上,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二级巡视员冯波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区,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题主线,在渤海、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邻近海域等三大重点海域持续实施综合治理攻坚战,着力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海洋环境、生物生态协同治理转变,推动海洋生态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近海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85%,创历史新高,较2018年增长了13.7个百分点,实现“六年连续增长”;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自2021年后就消除了“不健康”的状况。

    科技创新和突破,支持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张金智说,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国家深海基地等50个国字号的海洋科研平台集聚山东,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中1/3来自于海洋领域。山东还在烟台设立全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并在潍坊等7个沿海市建立7个分中心,形成了“1+7”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机制,为精准、科学治污提供科技支撑。

    “中华环保联合会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目标、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搭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王秀峰说,中华环保联合会早在2013年就提起了关于保护红树林的公益诉讼案件,以司法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策划海洋保护宣传海报,宣传海洋环境保护知识;开发海洋保护微信游戏产品,组织环保社会开展海洋净滩等活动,提高公众保护海洋意识。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姚瑞华说,接下来,我们还应加强科技支撑,提高认识海洋、保护海洋能力。比如,现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受极端天气影响大,该如何识别哪些问题是天气导致的,哪些是人为影响的?“这方面是我们科技的短板。此外,我们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切实解决海洋污染中的总氮等问题。”姚瑞华说。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1829-1.html
相关报告
  • 《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 我国近海海域有大风》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3-11-20
    •     昨日我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云南西部出现中到大雨,迪庆降雪较强。未来三天,新疆北部、西藏中东部、川西高原、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地区等地有雨雪天气,关注对交通运输、农牧业等的影响。云南西部出现中到大雨,迪庆降雪较强:昨日8时至今日6时,我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川西高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云南迪庆局地大到暴雪;云南西部出现中到大雨。 (1)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    21日至24日,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局地9级;气温普遍下降6~10℃,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2℃以上,局地可超过16℃;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中南部、吉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或暴雪。 此外,20日至22日,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有轻至中度霾,21日和22日的早晨,上述部分地区有大雾天气。22日夜间起,中东部地区受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明显改善。 (2)我国近海海域有大风     19日白天至21日夜间,受冷空气影响,渤海、黄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将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南海西南部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级、阵风10级。其中,19日08时至20日08时,南海东北部和中部海域、南海西南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级的大风,其中南海西南部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级、阵风10级。中央气象台11月19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大亚湾海域海水水质优良》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1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