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技术建议降低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niexiuping
  • 发布时间:2017-08-28
  • 减少霉菌毒素水平的食品加工步骤应尽可能地集中在食品生产中,建议由ILSI欧洲过程相关化合物和天然毒素工作组委托的一份文件。真菌毒素,由某些真菌或霉菌产生的天然存在的毒素可以存在于广泛的食品(例如乳制品,玉米,谷物,干果,坚果,咖啡和香料)中。作者建议,研究开发适用于最高风险产品的排毒技术应该是重中之重。优先排序应以下列标准为依据:受污染商品的消费(最高消费的主食和敏感人群如少年儿童消费的商品),这些商品中高浓度的霉菌毒素的发生和具体的毒性水平霉菌毒素污染物。不同的地理区域需要不同的优先级。他们还注意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好地了解真菌毒素降解的机制,并确定所产生的真菌毒素转化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相关报告
  • 《建议采用降低食品中霉菌毒素污染水平的食品加工技术》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2-10-29
    • ILSI欧洲过程相关化合物和天然毒素工作组委托撰写的一篇论文建议,应尽可能将降低真菌毒素水平的食品加工步骤整合到食品生产中。真菌毒素是由某些真菌或霉菌产生的自然产生的毒素,可存在于广泛的食品商品中(如乳制品、玉米、谷物、干果、坚果、咖啡和香料)。降低食品中的霉菌毒素水平将大大降低消费者面临的潜在健康风险,也有助于减少工业的重大经济损失。如今,食品加工技术既要减少霉菌毒素污染,又要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质量。可以降低霉菌毒素污染水平的食品加工技术包括物理、化学、酶和微生物方法。物理处理方法(如筛网清洗、浮选密度分选、加热和洗涤)是很成熟和有效的。人工和自动分拣、碾磨、浸泡和挤压也可以显著降低食品中的霉菌毒素含量。在特定的时间/温度组合下进行热处理是降低成品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最重要物理处理之一。
  • 《我国在粮食食品中精准检测真菌毒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5-01-27
    •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25%的农产品受到真菌毒素污染,每年粮食及食品损失达到10亿吨。据国家粮食局统计,中国每年有3100万公吨粮食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被真菌毒素污染,约占粮食年总产量的6.2%,如果拥有科学的农产品真菌毒素防控措施,中国每年能减少约850亿元损失。 “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设立了“食品生物有害物精准检测与控制”项目。经过两年的研发,该项目在食品和粮食中真菌毒素的精准检测技术及控制技术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科研人员通过对墨烯的改性修饰,结合分子印迹材料,开发了桔霉素、展青霉素等真菌毒素的特异性分离富集材料;建立了高效样品前处理技术,与目前常用的免疫亲和柱相比,前处理成本降低了80%,提高了前处理效率,开发的前处理产品,解决了粮食、食品中真菌毒素样品前处理复杂、成本高、检测速度慢、准确度不高、变异系数大等问题。 在高效前处理技术基础上,该项目还开发了简单净化—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检测16种重要真菌毒素的技术,涵盖了目前国内外已设定限量和即将设定限量的真菌毒素,适合于批量原粮样品真菌毒素的快速准确测定。 该方法参加英国FAPAS分析实验室组织的玉米粉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检测能力验证和比利时真菌毒素检测,以及国家基准实验室组织的燕麦粉中多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能力验证,所有指标均为满意,检测结果符合“fit-for-purpose”的多组分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的要求,证明该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