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开发出可以假乱真的人形机器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04-01
  • 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俄国内最大的自动服务机器人制造商Promobot为人形机器人研制出了“活生生”的眼睛、柔软的皮肤和头发,使得人形机器人拥有了逼真的外观,可以假乱真。

      Promobot公司创建于2015年,位于俄罗斯彼尔姆州,是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成员,从事自动导航、语音识别和人机交互以及人造皮肤和肌肉研发。公司已成为俄罗斯联邦和欧洲最大的自动服务机器人制造商。该公司的家用机器人销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用于取代管理员、促销员、向导和礼宾员的工作。2020年,该公司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开设分支机构,专门负责研制人形机器人Robo-C的外表。

      符拉迪沃斯托克分支机构负责人切戈达耶夫称,这里负责研制机器人的皮肤、头发、睫毛、眼睛、牙齿以及整体外观,而彼尔姆的科研人员负责将其放在骨架上,制成成品。他介绍说,公司正在制造机器人“阿列克斯”,同时在其上测试所有技术,它是Robo-C平台的基本款,属于陪伴机器人。

      切戈达耶夫表示,人形机器人的皮肤由硅胶制成,这是目前机器人使用寿命、环保性、耐久性、弹性和质量方面的最佳解决方案。在混合硅胶时加入染料,可使皮肤具有所需的颜色。每款机器人的肤色都是特有的,需要在嘴唇、眼皮和脸部其他部位对硅胶涂上特殊涂料。使用口腔用塑料制成机器人的眼白,用线做血管,而头发和眉毛是用天然头发制成的。为了使人形机器人看起来尽可能逼真,同时其外表不会使人害怕,他们还为“阿列克斯”装了塑料牙。

      研究人员称,研究人形机器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创建一个界面,人们可以通过该界面在情绪、情商层面与机器人进行沟通,以便其识别面部及表情。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1-03/31/content_465156.htm?div=-1
相关报告
  • 《俄开发出舱外营救宇航员的机器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5-23
    • 俄罗斯萨马拉大学开发出可在舱外自动营救宇航员的机器人,以应对宇航员同空间站之间失去安全连接等危险境况。   萨马拉大学校际空间研究教研室主任伊戈尔·别洛科诺夫教授表示,以前研制的所有宇航员太空行走装置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宇航员、航天服加上太空行走装置的总质量很大,因此需要大量压缩气体来保证太空行走,这给宇航员的舱外活动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如果宇航员失去知觉,他将无法使用装置并返回空间站。   在宇航员与飞船脱离连接的情况下,萨马拉科学家开发的机器人纳米卫星系统能自动或根据观察宇航员的命令,激活“救援”模式,发射一颗纳米救援卫星,将救援绳送给宇航员。在接近宇航员后,纳米卫星自动或在宇航员的帮助下,将救援绳对接到航天服的对接装置,然后启动绞车,将被救宇航员带回飞船。
  • 《英企开发出可跳跃的小型月球机器人》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10-13
    • 英国初创企业“太空比特(SPACEBIT)”10日宣布,该公司设计了一款具有一定跳跃能力的小型月球探测机器人,计划在2021年借助美国一家公司的月球着陆器将其送往月球表面。   太空比特公司当天在伦敦举行的一个科技活动上发布了这一消息。据该公司介绍,这款机器人重约1.5千克,由于体积小,它有望进入月球一些管道状洞穴中进行探测。与许多月球车使用轮子不同,它通过4个机械足来移动且具有一定跳跃能力,有利于跨越障碍物,这能让它在月球表面更加灵活地移动。    据介绍,这款机器人利用电池供电,采取了模块化设计并配备有太阳能板,加上本身的省电设计,有助于在月球表面执行更多任务。目前太空比特公司正与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合作,计划利用后者研发的月球着陆器把这款机器人送上月球。    太空比特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帕夫洛·塔纳修克表示,机器人登上月球后能够探测周边环境,收集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