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开发出舱外营救宇航员的机器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5-23
  • 俄罗斯萨马拉大学开发出可在舱外自动营救宇航员的机器人,以应对宇航员同空间站之间失去安全连接等危险境况。

      萨马拉大学校际空间研究教研室主任伊戈尔·别洛科诺夫教授表示,以前研制的所有宇航员太空行走装置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宇航员、航天服加上太空行走装置的总质量很大,因此需要大量压缩气体来保证太空行走,这给宇航员的舱外活动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如果宇航员失去知觉,他将无法使用装置并返回空间站。

      在宇航员与飞船脱离连接的情况下,萨马拉科学家开发的机器人纳米卫星系统能自动或根据观察宇航员的命令,激活“救援”模式,发射一颗纳米救援卫星,将救援绳送给宇航员。在接近宇航员后,纳米卫星自动或在宇航员的帮助下,将救援绳对接到航天服的对接装置,然后启动绞车,将被救宇航员带回飞船。

相关报告
  • 《美国宇航局报告自组装机器人最新进展》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4-02-02
    • 近日, 美国宇航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在《科学—机器人》杂志报告了自组装机器人的最新进展。这是一种可自我编程的超材料机械,具有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自我重新配置组装的潜力。 由于可以灵活地根据环境变化和实际需要调整建筑形态和属性,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和自我修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设想使用多功能可编程材料建设太空基础设施、灾难救援等场景。但是,其可扩展性和机械性能仍然存在挑战。例如,通常采用的磁性连接强度较弱,难以提供高性能的连接结构。 艾姆斯研究中心开发了一种机器人自组装结构,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建筑单元和组装机器人之间的巧妙协同来实现自我构建。 两种机器人协同作业,构建建筑结构。图片来源:NASA 每个建筑单元都是一个立方八面体,其中包含6个由碳纤维增强聚合物注射成型的正方形表面。建筑单元首先由运输机器人沿着结构表面运送到指定安装到位,再由固定机器人在结构表面滑动并收紧连接点,形成牢固、坚硬和轻质的晶格结构。每个正方形有四个连接点,可以以各种角度连接,同时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 作者表示,该方法的优点是机器人沿着晶格结构表面运动,因此不需要强大的传感系统来实现高精度控制,通过编程算法就能实现尺寸和复杂性的扩展,从而自动化组装和重新配置大型结构。 组装之后的晶格结构表现出超轻的质量密度(0.0103克/立方厘米)和高强度、高刚度(分别为11.38千帕和1.1129兆帕)。 “我们认为这种类型的建筑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论文的主要作者Christine Gregg 说:“这一方法的强大自主性和轻量级结构,非常有利于应用于月球表面或太空等严峻环境。包括在宇航员抵达之前就在月球表面建造通信塔和避难所,以及吊杆和天线等基础设施。” 他同时指出,这些建筑单元本身也可以利用现场材料就地制造。因为对于太空应用来说,终极方案是利用在月球或其他星体上发现的材料来制造。 据悉,在该研究中,机器人在4.2 天的工作时间内制造了256个建筑单元,并将它们组装成一个可通行的避难所结构。 “在太空或另一个星球表面建造东西时,速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论文作者Kenneth Cheung表示,让这个系统运行得更快的方法是使用更多机器人,并提前将它们送往太空。 目前,机器人使用电池供电,将来也可以利用现场的其他电源自动充电,甚至可以无线传输电力。“我们设想机器人可以在发电站自动充电,甚至可以无线传输电力。”Gregg说。 下一步,实验室将研发速度更快、更可靠的机器人,并尝试 将不同功能的建筑单元集成到晶格结构中。(来源:中国科学报 陈欢欢)
  •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宇航员从美国发射,SpaceX公司的“龙”号机组人员进行了历史性的试飞》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6-01
    • 历史上第一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从美国本土用一艘商业建造并运行的美国载人宇宙飞船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美国东部时间周六下午3点22分,搭载美国宇航局宇航员罗伯特·本肯和道格拉斯·赫尔利的SpaceX“龙”号宇宙飞船搭载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场发射升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说:“今天,人类太空飞行的新时代开始了,我们再次用美国火箭将美国宇航员从美国本土送往绕地球运行的国家实验室国际空间站。”“我感谢并祝贺鲍勃·贝恩肯、道格·赫尔利以及SpaceX和NASA团队为美国取得的这一重大成就。这一为人类设计的商业太空系统的发射是美国卓越表现的非凡展示,也是我们在人类探索月球和火星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这一任务被称为NASA的SpaceX Demo-2,是一次端到端的试飞,目的是验证SpaceX的乘员运输系统,包括发射、在轨、对接和着陆操作。这是SpaceX公司第二次对“蛟龙号”进行太空飞行测试,也是第一次搭载宇航员进行测试,这将为该公司获得定期载人空间站飞行的认证铺平道路,这也是NASA商业载人计划的一部分。 SpaceX首席工程师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这是我和SpaceX所有人的梦想成真。”“这是SpaceX团队、NASA和其他一些合作伙伴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的成果。当你把所有的供应商和每个人的辛勤工作加起来,你可以把这看作是10万人的结果。” 该项目表明,NASA致力于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投资商业公司,并在SpaceX等已经向空间站运送货物的美国公司的成功基础上更进一步。 NASA商业乘务项目经理凯西·卢德斯(Kathy Lueders)说:“对于今天到场的人,我的骄傲之情难以言表。”“当我想到要克服的所有挑战——从设计和测试,到论文评审,到在大流行期间在家工作,以及平衡家庭需求与这一关键任务——我简直对NASA和SpaceX团队共同完成的成就感到惊讶。”这仅仅是个开始;我将怀着极大的期待注视着鲍勃和道格明天准备好与空间站对接,并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每一阶段。” SpaceX公司在肯尼迪发射控制中心的点火室4控制了猎鹰9号火箭的发射,这里曾是航天飞机的控制室,SpaceX公司租用了这里作为其主要的发射控制中心。随着“龙”号机组成员飞入太空,SpaceX公司从位于加州霍桑的任务控制中心指挥这艘宇宙飞船。NASA团队正在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的任务控制中心监视空间站的整个飞行过程。 SpaceX公司的“龙”号宇宙飞船将于5月31日周日上午10点29分与空间站对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电视台和该机构的网站正在提供正在进行的宇航员龙的轨道实验室之旅的现场报道。贝恩肯和赫尔利将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任务控制中心合作,通过测试环境控制系统、显示器和控制系统,以及操纵推进器等手段,验证宇宙飞船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第一次对接演习于5月30日星期六下午4点09分开始。飞船将于5月31日周日上午8点27分左右开始向空间站靠近。“乘员龙”号的设计目标是自动对接,但飞船和空间站上的乘员将密切监视飞船的性能,当飞船接近空间站的“和谐号”模块的前端端口并进行对接时。 成功对接后,宇航员将被欢迎进入国际空间站,在那里他们将成为“远征63队”的成员,目前包括美国宇航局宇航员克里斯·卡西迪。NASA将继续通过舱门开启和乘员欢迎仪式进行现场直播。除了与空间站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研究和其他任务外,宇航员还将对“龙”进行测试。 国际空间站上的三名宇航员将于6月1日星期一上午11点15分在轨道上参加NASA电视台全体工作人员的现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将在NASA电视台和NASA网站(www.nasa.gov/live)上直播。 Demo-2宇航员 Behnken是此次任务的联合行动指挥官,负责交会对接、对接和分离等活动,以及航天器与空间站对接期间的Demo-2活动。2000年,他被选为NASA宇航员,并完成了两次航天飞机飞行。Behnken在2008年3月发射STS-123,在2010年2月发射STS-130,在每次任务中进行了三次太空行走。他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圣安,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获得了物理和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在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机械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加入NASA之前,他是美国空军的飞行测试工程师。 赫尔利是Demo-2的宇宙飞船指挥官,负责发射、着陆和回收等任务。2000年,他被选为宇航员,并完成了两次太空飞行。赫尔利曾在2009年7月STS‐127和2011年7月STS‐135最后一次航天飞机任务中担任飞行员和首席机器人操作员。这位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出生在恩迪科特,但认为阿巴拉契亚是他的家乡。他拥有新奥尔良杜兰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毕业于马里兰州帕塔克森特河的美国海军试飞员学校。在加入NASA之前,他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机飞行员和试飞员。 任务目标 这次Demo-2任务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商业乘员计划对“乘员龙”号空间站长期运行任务进行认证之前的最后一次重大测试。作为SpaceX公司的最后一次飞行测试,它将验证其宇航员运输系统的所有方面,包括“龙”号宇宙飞船、宇航服、猎鹰9号运载火箭、39A发射台和操作能力。 在前往空间站的途中,Behnken和Hurley将控制乘员龙进行两次手动飞行测试,展示他们控制飞船的能力,以防飞船的自动飞行出现问题。5月30日,周六,飞船滑行时,宇航员将测试它的横摇、俯仰和偏航。当乘员龙在空间站下方约1公里(0.6英里)处,并向对接轴移动时,乘员将在需要时对控制系统进行手动在轨演示。暂停后,交会将恢复,任务经理将作出是否继续对接的最后决定,因为船员龙接近20米(66英尺)。 龙的作战任务,船员能够发射一次多达四个船员和携带超过220磅的货物,让空间站的船员数量增加,增加独特的时间致力于研究微重力环境,以及返回更多的科学带回地球。 用于这次飞行测试的乘员龙号可以在轨道上停留约110天,具体的任务持续时间将根据下一次商业乘员发射的准备情况在空间站确定。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要求,“龙”号宇宙飞船将能够在轨道上停留至少210天。 在这次任务结束时,贝恩肯和赫尔利将登上“龙”号,“龙”号将自动脱离空间站,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在佛罗里达大西洋海岸溅落后,宇航员将被SpaceX公司的回收船接回,并返回卡纳维拉尔角的码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商业乘员计划正与SpaceX和波音公司合作,设计、建造、测试和运行安全、可靠、低成本的低地球轨道载人运输系统。两家公司都专注于测试任务,包括中止系统演示和机组人员飞行测试,然后机组人员将定期飞向空间站。这两家公司的载人飞行将是历史上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第一次通过私人公司拥有、建造、测试和操作的系统将宇航员送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