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冬季一次臭氧污染过程的气象成因及潜在源区分析》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7-05
  •       为了解广东省冬季臭氧污染的气象成因,使用空气质量和气象要素的地面、垂直探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选取了2022年1月3~6日广东省臭氧中度污染过程与2015~2021年秋季(高污染季)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污染过程期间超标城市总数为8个,其中1月4日肇庆达中度污染(219 μg ·m-3);广东省ρ(O3-8h)平均值为123 μg ·m-3,较历史秋季平均浓度偏高了21%,但臭氧污染影响范围小于历史秋季污染过程.②风速偏小、日照时数偏长和局地环流影响下的气流回流效应是此次臭氧污染过程最主要的地面气象条件,气温偏低可能是这次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偏小的重要原因.③垂直探测表明,夜间至早晨的贴地逆温,配合下沉气流偏强、风速偏小,使得上午时段NO2浓度维持较高水平,进一步促使臭氧浓度增量比非污染时段偏高34.2μg ·m-3,残留层臭氧下传加剧1月4日臭氧污染.④气流轨迹分析显示臭氧存在水平输送和高空地面混合,近地面不同高度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此次污染过程受广东省本地排放影响较大.
  • 原文来源:https://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30708&flag=1
相关报告
  • 《唐山一次冬季重污染过程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06-28
    • 选取河北省唐山市2017年12月27~31日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开展其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对污染期间气象要素、大气颗粒物组分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大气重污染过程中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154μg/m3,重度污染及以上时PM2.5/PM10为0.7;PM2.5中SNA质量浓度占比达58.0%,OC/EC的比值为4.1,说明颗粒物二次反应和有机物在此次污染过程有较大贡献;长期均压场以及近地面高湿、小风、逆温的出现导致唐山地区大气层结稳定,加之周边地区区域传输的贡献,是导致此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 《2022年夏季历史极端高温下我国近地表臭氧污染及气象成因分析》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6-21
    •       根据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和ERA5(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气象数据,本文分析了2022年夏季历史极端高温条件下我国臭氧(O3)污染的变化及主要的气象驱动因素。从空间分布上,2022年夏季全国O3浓度呈现明显的反弹,6月的华北地区、7~8月的南方地区较为明显;从长期趋势上,华北2022年6月O3浓度为2015年以来同期第二高,导致区域内平均超标21天;长三角和四川盆地2022年7、8月的O3浓度均是2015年来同期最高。从前体物变化来看,卫星数据显示2022年NOx排放相对于2019~2021年无明显的变化,同时南方地区HCHO柱浓度的显著升高与温度变化十分一致,表明2022年极端高温事件是导致O3浓度异常偏高的主要驱动因素。 (注:原文连接可下载文章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