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对胶囊多糖分泌的分子认识》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06
  • 2024年4月3日,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Molecular insights into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secretion的文章。

    囊状多糖(CPSs)可强化许多共生细菌和致病细菌的细胞边界。通过依赖 ABC 转运体的生物合成途径,CPS 在细胞内合成在脂质锚上,并通过与 KpsE 和 KpsD亚基相关的 KpsMT ABC 转运体分泌到细胞外膜。

    该研究利用结构和功能研究揭示了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泌 CPS 的关键步骤。研究人员发现 KpsMT 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足以使 CPS 跨细菌内膜转运,研究人员还利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确定了 CPS 的细胞表面组织和定位。对 KpsMT-KpsE 复合物在六种不同状态下的冷冻电镜分析表明了 KpsE 包被的 ABC 转运体、KpsMT 在 ATP 水解过程中的刚体构象重排以及在膜暴露的电阳性峡谷内对糖脂的识别。体内 CPS 分泌试验强调了峡谷内基本残基的功能重要性。综合上述分析,该研究提出了一个 ABC 转运体分泌 CPS 的分子模型。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248-9
相关报告
  • 《多糖分子特征对增强和损耗絮凝粘度的影响》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huangzheng
    • 发布时间:2017-04-23
    • 分子特征(摩尔质量、水力半径和电势)阿拉伯胶、玉米纤维胶和甜菜果胶溶解在水溶液测定使用凝胶排阻层析法和电泳。玉米纤维胶和甜菜果胶分子结构扩展,携入的大量的水,而阿拉伯胶有一个更紧凑的结构。多糖在溶液粘度增加的有效性,促进絮凝以以下方式减少损耗:甜菜果胶>玉米纤维胶>阿拉伯树胶。数学模型被用来与不同摩尔质量和多糖的水力半径增稠能力的解决方案,促进损耗絮凝。有良好的定性模型和实验之间的协议,但相对贫穷的定量协议。在这项研究中获得的信息可能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天然乳化剂使用emulsion-based产品。
  • 《告别针头注射:口服胶囊mRNA疫苗要来了》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2-20
    • 像大多数疫苗一样,mRNA疫苗也需要使用注射器来注射,这对于害怕针头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障碍。如果mRNA疫苗能够通过口服的方式递送,无疑能帮助人们更容易接受。 然而,核酸容易降解,RNA尤其容易降解,更何况是在消化道中。如果能够克服核酸在消化道中的降解难题,除了用于口服mRNA疫苗外,还可用于将RNA或DNA药物直接输送到消化道,从而更容易治疗胃肠道疾病。 近期,麻省理工学院(MIT)的 Robert Langer 教授和 Giovanni Traverso 教授等人在 Matter 期刊发表了题为:Oral mRNA delivery using capsule-mediated gastrointestinal tissue injections 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告别针头,可以通过口服胶囊来递送mRNA疫苗,研究团队在猪上进行了实验,这种胶囊可以向猪的胃中递送多大150微克mRNA,这比mRNA新冠疫苗的使用量还要大。研究团队认为,这种mRNA的口服给药方式可以促进疫苗等间歇性干预措施的快速部署,并支持长期治疗。 在过去几年里,Robert Langer 教授和 Giovanni Traverso 教授一直在开发将药物递送到胃肠道中的新方法。 2019年2月,他们在 Science 期刊发表了一项题为:An ingestible self-orienting system for oral delivery of macromolecules的研究论文。 他们开发了一种蓝莓大小的胶囊,这种胶囊能够通过口服到达胃部后向胃壁注射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重要的是,这种胶囊能够自我纠正方向,保证将药物准确注射到胃壁。 在胶囊内,针头连接到压缩弹簧上,压缩弹簧由糖制成的圆盘固定就位。当吞咽胶囊时,胃中的水溶解糖圆盘,释放弹簧并将针注射到胃壁中。由于胃壁没有疼痛感受器,因此患者无法感受到注射带来的疼痛。为了确保将药物注入胃壁,研究人员设计了能够在胃中使用胶囊,针可能与胃的内壁接触。 一旦将针尖注入胃壁,胰岛素就会以制备胶囊时由研究人员控制的速率溶解。在这项研究中,所有胰岛素完全释放到血液中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灵感来源 研究团队称这一灵感来自于一种被称为豹龟的乌龟的自我定位特征。这种乌龟是在非洲发现的,它的外壳有一个高而陡峭的圆顶,它允许自己翻滚并快速恢复正常姿态。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建模并设计了这种胶囊的外形结构,让它们在胃部的动态环境中也可以重新定位,保证注射的准确性。 在2021年,研究团队表明,可以使用这种胶囊以液体形式递送蛋白类大分子,例如单克隆抗体。接下来,他们开始尝试使用这种胶囊来递送核酸。 众所周知,核酸进入人体后易被降解,因此需要由保护性粒子携带。LRobert Langer 教授和 Giovanni Traverso 教授最近开发的一种能够高效递送RNA的新型聚合物纳米颗粒。这种纳米颗粒由聚(β-氨基酯)制成,他们发现,这种聚合物的支化形式比线性形式更好地保护核酸并使它们进入细胞。 研究团队首先测试了这种支化聚(β-氨基酯)纳米颗粒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注射后,纳米颗粒携带的mRNA被递送到了胃、肝脏等器官中,并得到有效表达。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mRNA-纳米颗粒复合物冷冻干燥,并将其包装到胶囊中。与诺和诺德的科学家合作,他们在每个胶囊中装载约50微克的mRNA,并通过口服形式一次将3个胶囊输送到猪的胃中。这一递送量超过了目前使用的mRNA新冠疫苗,mRNA新冠疫苗一次注射约有30-100微克mRNA。 在对猪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猪的胃部细胞成功产生了报告蛋白,但其他器官和组织没有看到。研究团队表示,将在后续研究中改进纳米颗粒组成或给予更大剂量,来增加其他器官对递送进去的mRNA的吸收。研究团队还表示,也有可能仅向胃部递送mRNA就足以诱导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因为胃肠道中有许多免疫细胞,刺激胃肠道的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