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淬火分配回火钢中,通过纳米级Cu沉淀和超细薄膜残余奥氏体同时提高强度和延展性》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6-03
  • 一种新型的含铜淬火 - 分配和回火(Q&P-T)钢被设计用于实现优异的强度 - 延展性平衡。 Q&P处理后的回火使拉伸和屈服强度从1263和706MPa增加到1393和1003MPa,同时将均匀和总伸长率分别从13.2和21.1%提高到17.0和24.0%。膨胀计,XRD和APT分析以及SEM和TEM观察表明,通过Q&P-T工艺形成了由新鲜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和超细薄膜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多相结构。在500℃回火30min期间形成的直径为0.66nm-5.89nm的大量Cu沉淀物可以说明强度的显着增加。在TEM下不可见的Cu颗粒由于它们与基质的相干性而不会损害延展性。虽然通过回火使残余奥氏体分数略微降低,但是奥氏体和马氏体基体之间的碳分配可能进一步发展,并且增加了超细薄膜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这导致延展性的显着增强。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30日

相关报告
  • 《通过调整纳米级沉淀物和相比,将中碳钢强化至2800MPa》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5-27
    • TEM观察和原子探针形貌(APT)研究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观察结果,即通过改变低锰 - 中碳钢中析出物的性质和微观结构组分的比例,可以实现超高强度和良好延展性的结合。 (1.76Mn-1.61Al-0.47Si-0.52Cu-0.56C,wt。%)。通过在820°C下180s间进行临界间退火,淬火至180°C并保持300°,可获得2,800MPa(极限拉伸应力)和良好延展性(0.18真实应变)的超高抗拉强度。 s,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这导致由67%马氏体,10%残余奥氏体和23%铁素体(体积分数)和纳米尺寸沉淀物组成的多相微观结构。较低的保温温度促进了棒状ε-Fe3C析出物的形成,显着提高了钢的加工硬化行为。此外,通过在拉伸应变期间将fcc残余奥氏体(RA)变形诱导转变为bcc马氏体,提供局部加工硬化效果。它延迟了局部颈缩的开始并导致均匀的延展性。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25日
  • 《奥氏体场和马氏体热压成形钢多层钢板的超高强度和优异的延展性》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5-20
    • 奥氏体哈德菲尔德钢板表现出相对较低的屈服强度0.4-0.5GPa和锯齿状流动,尽管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和延展性以及高度持续的应变硬化。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通过使用超高强度马氏体热压成型(HPF)钢板的辊压粘合制造多层钢(MLS)板。在Hadfield / HPF界面附近,渗碳和脱碳层是由Hadfield(1.2%的C)到HPF(0.23%的C)层的碳扩散形成的,并且可以产生一种非常薄的多层35厚度为μm。 Hadfield / HPF MLS板的所有拉伸性能(屈服强度; 946MPa,拉伸强度; 1291MPa,伸长率; 44.5%)优于Hadfield板的拉伸性能。有趣的是,在目前的MLS板材中,持久伸长率高达44.5%,高于Hadfield钢,这是一个非常独特和有趣的特征。 MLS板材的强度和延展性的同时增强通过以下贡献来解释:1)填充的双晶形成,2)几何必要的位错(GND)的产生,以及3)薄界面层内的背应力的增加。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