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冲高回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11
  • 2月“春节”前后,受巴西淡水河谷溃坝事件影响,市场预期升高,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随着市场对溃坝事件解读日趋清晰,铁矿石价格出现回落。从总体情况看,在铁矿石供需形势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后期价格难以持续上涨,将以小幅波动为主。

    一、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冲高回落

    据钢铁协会监测,2月份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快速上升,至2月19日升至全月最高点的311.01点后,呈震荡回落走势。至2月末,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降至297.49点,比全月最高点下降13.52点,降幅为4.35%;同1月末相比,上升2.73点,升幅为0.93%。

    从全月走势看,2月份CIOPI综合指数平均值为306.48点,较上月上升38.31点,升幅为14.29%。其中: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平均值为250.36点,比上月上升8.82点,升幅为3.65%;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平均值为315.55点,环比上升43.36点,升幅为15.93%。同进口矿价格指数大幅上升相比,国产矿价格指数升幅明显低于进口矿。

    二、进口粉矿价格高位回落,国产矿价格相对平稳

    2月份,国产矿价格走势相对平稳,而进口矿价格在涨至全月最高点90.52美元/吨后,呈波动回落走势。至2月末,CIOPI国产铁精矿含税价格为643.08元/吨,环比上升16.59元/吨,升幅为2.65%;CIOPI进口粉矿到岸价格为82.78美元/吨,环比上升1.07美元/吨,升幅为1.31%;同月内最高点相比,下降7.74美元/吨,降幅为8.55%。

    从全月平均水平看,国产铁精矿平均含税价格为644.21元/吨,比上月上升22.69元/吨,升幅为3.65%。其中:2月1日至2月末,由632.23元/吨波动上行至643.08元/吨;进口粉矿平均到岸价格为85.23美元/吨,比上月上升11.71美元/吨,升幅为15.93%。其中:2月1日至2月11日,由84.52美元/吨上行至90.52美元/吨,2月11日至2月末,由90.52美元/吨振荡回落至82.78美元/吨。

    三、后期铁矿石价格走势分析 随着天气转暖,市场需求逐渐启动,钢铁生产有所恢复,铁矿石需求强度也会有所增强。但市场供大于求态势仍未有改观,铁矿石价格难以继续上涨,将呈小幅波动走势。

    1、钢铁产量有所增加,铁矿石需求强度有所增强

    据钢铁协会旬报统计,2月中上旬,按会员钢铁企业平均日产量估算全国日产粗钢248.74万吨、全国日产生铁205.08万吨,分别比1月份上升2.80%和1.84%。钢铁产量回升对铁矿石需求强度有拉动作用。

    2、港存由降转升,供大于求态势未有改观

    2月末,全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量为1.47亿吨,是近六个月以来最高水平,环比上升713万吨,升幅为5.10%;总体来看,铁矿石库存大幅增加,后期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未有明显改观。

    3、钢材价格窄幅波动,铁矿石价格难以持续上涨

    据钢铁协会监测,3月1日,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107.96点,比1月末上升0.84点,升幅为0.78%。从前两个月情况看,钢价呈小幅波动走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三月低于临界点。整体情况看,稳增长政策措施对下游用钢行业需求的拉动作用还有待于观察,钢铁企业也面临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的压力,后期不支持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将以小幅波动为主。

相关报告
  • 《花旗:2020年铁矿石价格或将大幅回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06
    • 近日,花旗集团(Citi)研究分析师特雷西•廖(Tracy Liao)表示,2020年,全球铁矿石价格预计将大幅回落,冶金煤价格预计回升,而钢铁价格基本平稳但不会出现大幅跌势。 特雷西表示,2020年,62%铁矿粉中国到岸价或将由2019年的94美元/吨下降至80美元/吨,2021年和2022年继续下降至60美元/吨。这一价格水平与2018年的平均价格69美元/吨相差不远。2019年上半年,铁矿石供应中断曾造成全球铁矿石价格大涨。 她表示,2019年,巴西淡水河谷铁矿石生产中断,加之澳大利亚热带气旋影响当地铁矿石产量,导致全球铁矿石供应大幅下跌,价格大涨。 目前,铁矿石行业已经基本恢复稳定。淡水河谷表示,今年1月份巴西矿区发生的溃坝事故导致铁矿石产能骤减9000万吨/年,目前产能已恢复3000-4000万吨/年。不过,受热带气旋影响的铁矿石产能仍未完全恢复。 “铁矿石整体趋势仍在下降,而未来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特雷西表示。 他指出,由于原料供应充足和炼钢利润低迷,铁矿石块矿和球团矿价差承压,65%、62%和58%品位精铁矿粉之间的价差远低于2017-2018年水平。 花旗银行预计,2020年,65%品位精铁矿粉价格将由2019年的107美元/吨下降至91美元/吨,2021和2022年分别下降至67美元/吨和65美元/吨,远低于2018年的90美元/吨。 冶金煤供应增长乏力 特雷西表示,今年以来,由于中国和印度需求疲软,冶金煤价格有所下降,但近日需求小幅反弹或将带动煤价由当前水平回升。“中国强劲的进口需求或将带动澳大利亚炼焦煤现货的采购量。”她说,并指出澳大利亚炼焦煤离岸价与中国国内煤之间的价差较大。 她预计,到2021年之前,海运炼焦煤供应量增长有限,而中国国内钢厂增产或将支撑硬焦煤需求。 花旗银行表示,2019年,海运硬焦煤平均价格预计为185美元/吨,2020年下降至170美元/吨,2021和2022年分别下降至160美元/吨和150美元/吨。 钢铁行业维稳 特雷西表示,2019年经济快速增长势头或将在2020年有所缓和,从而带动钢铁行业基本保持稳定。 2019年,印度经济发展十分低迷,预计将在2020年触底之后集中发展基础设施。特雷西表示,中国占全球钢材消费量的50%,2019年该国钢材消费量强劲增长,其中房地产行业增长超出预期。不过,2020年中国房地产增长将有所缓和,而固定资产投资仍弱势运行。 特雷西表示,除中国以外的其他钢铁市场基本面仍较弱,市场需求持平,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综合利润率大幅下降即是证明。 她表示,汽车业通常是第二大钢材消费行业,2019年全球汽车行业疲软,中国国内汽车销量下降,印度汽车行业同样弱势运行。 “预计汽车行业将是未来两年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特雷西表示。
  • 《4月中国电煤价格指数同比降5.26%》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05
    • 国家发改委网站5月15日公布了2019年4月份全国电煤价格指数情况。4月份全国电煤价格指数为495.26元/吨,环比降1.01%,同比下降5.26%。 分省来看,4月电煤价格指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广西、江西及湖南,分别为688.09元/吨、663.62元/吨、625.5元/吨,环比分别变化1.33%、0.4%、-2.81%,同比分别下降7.65%、3.98%、6.43%。 4月电煤价格指数排在后三位的是新疆、蒙东及蒙西,分别为249.94元/吨、255.26元/吨、273.18元/吨,环比分别上升0.15%、0.76%、0.52%,同比分别变化6.03%、3.76%、-1.1%。 从环比涨幅和跌幅前三情况看,电煤价格降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甘肃(-5.54%)、山西(-5.27%)、云南(-4.65%);电煤价格涨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上海(3.68%)、海南(1.38%)、广西(1.33%)。 从同比涨幅和跌幅前三情况看,电煤价格降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海南(-15.23%)、福建(-11.89%)、天津(-11.09%);电煤价格涨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新疆(6.03%)、黑龙江(5.67%)、青海(3.99%)。 其中,监测的31个省市(不含北京市)中,甘肃、四川、黑龙江等22个地区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行,下行省市范围有所收窄,幅度在27.44元/吨以内;其他9个地区价格全部上行,涨幅在19.21元/吨以内。 煤炭主产地方面,陕西、山西煤炭价格均出现小幅下调。其中陕西地区4月煤炭价格指数为433.25元/吨,和3月份相比,下降3.64%,同比下降2.04%。而蒙东、蒙西4月煤炭价格指数出现小幅上调。 虽然4月份正值动力煤传统的需求淡季,但今年市场表现相对乐观,呈现淡季不淡的局面。不过,主产地与港口价格出现分化,区域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因水电发力叠加部分电厂进入检修期,电厂日耗煤量整体略微回落,港口煤价弱势运行。但从产地方面看,煤票略显紧张,煤矿复产不及预期,主产地煤价以上涨为主。 煤电双方作为唇齿相依的上下游产业,多年来一直处于此起彼伏的“零和博弈”状态,煤价高则电力行业苦,煤价低则煤炭行业苦。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火电企业亏损面仍近50%,部分大型发电集团煤电和供热板块持续亏损。 “煤价持续处于高位,是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作用有限也是重要原因。”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主任熊华文曾表示。 当前,尽快帮助火电扭转亏损困境十分重要。“关键还是要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既要‘市场煤’也要‘市场电’。”熊华文指出,当前煤电联动机制电价调整频次偏少,调整门槛偏高,煤价波动传导到电价波动的时间过长。 熊华文建议,以“小幅快调”为目标加快优化煤电联动机制。对超过一定波动幅度、影响到下游企业和居民的电价异常波动,政府予以熨平。对煤电联营出台具体支持政策,尤其是鼓励跨区域煤电联营。此外,政府要支持煤电双方签订有明确数量和定价机制的中长期合同和合作框架。 此外,当前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明确中长期协议,可以实现发电上网电价与电煤价格联动、销售电价与用电产品价格联动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并分别在2016年、2018年两次发布政策,鼓励煤电联营,尤其是鼓励煤炭和发电企业投资建设煤电一体化项目,以及煤炭和发电企业相互参股、换股等多种形式。 但在现实中,煤电联营并不适合所有企业。将煤、电放在一个篮子中,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并不是所有发电企业必须走的唯一道路。对于众多发电企业而言,通过电煤的长协、现货和期货等方式可对冲煤炭供应问题,同时实现“市场化煤电联动机制”,即煤和电的价格协同、电力和终端用户产品的价格协同。 协同的关键,是上下游数据有效、透明并辅以政府监管,实现数据的透明,满足设定的联动条件就自动联动。各地政府可以聘请第三方来建设大数据平台,统一标准、统一数据库模板,由中央监管各地平台成立与否、数据质量如何以及数据如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