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国电煤价格指数同比降5.26%》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05
  • 国家发改委网站5月15日公布了2019年4月份全国电煤价格指数情况。4月份全国电煤价格指数为495.26元/吨,环比降1.01%,同比下降5.26%。

    分省来看,4月电煤价格指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广西、江西及湖南,分别为688.09元/吨、663.62元/吨、625.5元/吨,环比分别变化1.33%、0.4%、-2.81%,同比分别下降7.65%、3.98%、6.43%。

    4月电煤价格指数排在后三位的是新疆、蒙东及蒙西,分别为249.94元/吨、255.26元/吨、273.18元/吨,环比分别上升0.15%、0.76%、0.52%,同比分别变化6.03%、3.76%、-1.1%。

    从环比涨幅和跌幅前三情况看,电煤价格降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甘肃(-5.54%)、山西(-5.27%)、云南(-4.65%);电煤价格涨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上海(3.68%)、海南(1.38%)、广西(1.33%)。

    从同比涨幅和跌幅前三情况看,电煤价格降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海南(-15.23%)、福建(-11.89%)、天津(-11.09%);电煤价格涨幅最大的价区分别为新疆(6.03%)、黑龙江(5.67%)、青海(3.99%)。

    其中,监测的31个省市(不含北京市)中,甘肃、四川、黑龙江等22个地区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行,下行省市范围有所收窄,幅度在27.44元/吨以内;其他9个地区价格全部上行,涨幅在19.21元/吨以内。

    煤炭主产地方面,陕西、山西煤炭价格均出现小幅下调。其中陕西地区4月煤炭价格指数为433.25元/吨,和3月份相比,下降3.64%,同比下降2.04%。而蒙东、蒙西4月煤炭价格指数出现小幅上调。

    虽然4月份正值动力煤传统的需求淡季,但今年市场表现相对乐观,呈现淡季不淡的局面。不过,主产地与港口价格出现分化,区域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因水电发力叠加部分电厂进入检修期,电厂日耗煤量整体略微回落,港口煤价弱势运行。但从产地方面看,煤票略显紧张,煤矿复产不及预期,主产地煤价以上涨为主。

    煤电双方作为唇齿相依的上下游产业,多年来一直处于此起彼伏的“零和博弈”状态,煤价高则电力行业苦,煤价低则煤炭行业苦。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火电企业亏损面仍近50%,部分大型发电集团煤电和供热板块持续亏损。

    “煤价持续处于高位,是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作用有限也是重要原因。”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主任熊华文曾表示。

    当前,尽快帮助火电扭转亏损困境十分重要。“关键还是要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既要‘市场煤’也要‘市场电’。”熊华文指出,当前煤电联动机制电价调整频次偏少,调整门槛偏高,煤价波动传导到电价波动的时间过长。

    熊华文建议,以“小幅快调”为目标加快优化煤电联动机制。对超过一定波动幅度、影响到下游企业和居民的电价异常波动,政府予以熨平。对煤电联营出台具体支持政策,尤其是鼓励跨区域煤电联营。此外,政府要支持煤电双方签订有明确数量和定价机制的中长期合同和合作框架。

    此外,当前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明确中长期协议,可以实现发电上网电价与电煤价格联动、销售电价与用电产品价格联动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并分别在2016年、2018年两次发布政策,鼓励煤电联营,尤其是鼓励煤炭和发电企业投资建设煤电一体化项目,以及煤炭和发电企业相互参股、换股等多种形式。

    但在现实中,煤电联营并不适合所有企业。将煤、电放在一个篮子中,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并不是所有发电企业必须走的唯一道路。对于众多发电企业而言,通过电煤的长协、现货和期货等方式可对冲煤炭供应问题,同时实现“市场化煤电联动机制”,即煤和电的价格协同、电力和终端用户产品的价格协同。

    协同的关键,是上下游数据有效、透明并辅以政府监管,实现数据的透明,满足设定的联动条件就自动联动。各地政府可以聘请第三方来建设大数据平台,统一标准、统一数据库模板,由中央监管各地平台成立与否、数据质量如何以及数据如何应用。

相关报告
  • 《2019年7月中国电煤指数述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15
    • 2019年8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公布7月中国电煤价格指数为488.13元/吨,环比下行0.79%,同比下降8.34%。其中,监测的31个省市(不含北京市)中,价格下行地区数量减少4个至14个,下行最大幅度收窄至30.98元/吨;其他17个地区电煤价格全部上行,涨幅上涨至45.40元/吨以内。本月煤炭价格上下行地区数量小幅变动,全国煤炭价格活动范围整体上行,反映出市场煤炭供应小幅趋紧,中国电煤指数上行动力增加。 煤炭主产地方面,三西地区煤炭价格窄幅震荡。其中,山西及蒙西地区煤炭价格稳中略降,而陕西煤炭价格出现小幅上行,涨幅达到5.94元/吨。分析认为,导致主产地煤炭价格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1、山西及蒙西煤炭主产地受下游需求较弱且库存高位影响,市场煤炭销售呈现旺季不旺的现象,煤炭价格运行较为平稳;2、7月传统燃煤旺季,部分下游用户补库拉运、煤管票及环保政策限制生产、铁路降费等因素交织,陕西煤炭市场销售情况较为乐观,消费量有所增加,煤价上行动力增强,价格小幅上行。 东部沿海消费地区,煤炭价格小幅震荡,煤价变动幅度在7.66元/吨以内。分析认为,形成沿海消费地区煤价震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7月份,沿海电厂月均日耗上涨4万吨至67万吨水平,较去年同期减少10万吨,与此同时,月均库存却高出去年同期约285万吨,宽松的煤炭市场格局依然是东部沿海消费地区煤炭价格下行的主要因素;2、尽管需求较为宽松,但气温的上升仍为下游补库带来一线生机,火电调峰作用凸显,阶段性需求趋紧提振沿海煤炭价格。 秦皇岛煤炭网分析认为:7月份,电厂库存高位运行,煤炭供应大于需求,市场悲观情绪扩大,7月中国电煤价格指数小幅下行。8月份,下游气温震荡运行,居民用电受高温和台风天气交替影响,用电量将会出现波动,沿海煤炭市场煤炭价格随之震荡运行。
  • 《电厂库存止降走稳 电煤价格继续小幅上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30
    •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2年第3期)显示,电厂耗煤量环比上周略有下降,但受寒潮天气影响仍处于较高水平。电厂整体库存降幅明显收窄,库存量高于上年同期近2600万吨,电厂库存多处于较高水平。本周北港大秦线调入量减少较明显,库存继续消耗,其中秦皇岛港库存下降至410万吨左右水平,货盘释放不及前期。坑口煤价保持上涨趋势,港口发运成本倒挂难以改善,北港现货资源持续紧张,报价持续上涨,但由于节前效应,需求预期减弱,煤价涨幅收缓。电厂现货采购依旧以刚需少量采购为主,对高价接受度不高,买卖僵持,加上市场货源少,实际成交较少。沿海煤炭运输需求低迷,海运市场持续宽松,市场空船期较多,海运费继续承压下行。 本期,CECI沿海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综合价分别比上期上涨34元/吨、29元/吨。5500大卡、5000大卡现货成交价分别比上期上涨41元/吨、84元/吨。本期样本量较上期有所增加,但年度长协样本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现货采购仅以部分电厂春节前刚需补库需求为主,同时市场高卡资源供应稀缺,现货采购处于较低水平。从热值分布看,5500大卡和5000大卡离岸价样本总量占比基本保持平稳,但5500大卡样本中,年度长协和批量样本占比极低,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仍然存在。 本期,曹妃甸港区煤炭调入量低于调出量,港口库存持续减少。下游电厂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但受冬奥会补库政策影响,部分地区电厂采购需求有所增加。由于主产地坑口煤价持续上涨,叠加港口现货资源紧缺,部分贸易商报价偏高,下游电厂被迫采购高价现货,煤价高位运行。1月21日,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价格分别比1月14日上涨65元/吨、73元/吨和78元/吨。本周,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平均价格分别为964.8元/吨、863.2元/吨和733.6元/吨,分别比上周平均价格上涨52.4元/吨、54.2元/吨和73.2元/吨。从样本情况看,本周曹妃甸指数现货交易样本交易量比上周略有增加,主要是5000大卡现货交易量增加较多,但5500大卡现货交易量有所减少。 本期CECI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1203元/吨,较上期下降26元/吨,环比减少2.1%。临近春节,进口煤需求继续减弱,价格持续下行。从样本情况看,本周样本量创2021年以来新低。 本期,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22%,连续4期处于扩张区间,环比下降1.35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供给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需求、库存和价格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除库存分指数环比上升外,其他分指数均环比下降。其中供给分指数为48.41%,环比下降0.94个百分点,连续2期处于收缩区间,表明电煤供给量继续下降,降幅有所扩大。需求分指数为50.08%,环比下降1.90个百分点,连续20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需求量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收窄。根据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日报》监测,本周(1月14日至1月20日,下同),纳入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102亿千瓦时,环比(1月7日至1月13日,下同)减少6.0%,同比减少0.6%;日均供热量1292万吉焦,环比持平,同比增长3.3%。日均耗煤量564万吨,环比减少4.5%,同比增长0.7%;电厂日均入厂煤量552万吨,环比增长5.3%,同比减少2.3%。库存分指数为50.15%,环比上升0.62个百分点,在连续3期处于收缩区间上升至扩张区间,表明电煤综合库存量由降转增。1月20日,纳入统计的发电企业煤炭库存较1月13日减少95万吨。价格分指数为53.82%,环比下降2.11个百分点,连续3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价格量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收窄。航运分指数为47.88%,环比下降1.15个百分点,连续2期处于收缩区间,表明电煤航运量继续下降,降幅有所扩大。 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持续,加之多地疫情散发,或将对电煤运输产生影响。春节、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临近,为做好春节及重大活动期间电力、热力供应保障,建议:一是切实做好发运工作,避免因天气等原因导致煤炭调运工作放缓或中断,做好库存管理,尤其关注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对煤炭运输的影响,确保供应安全;二是重点关注春节期间煤矿生产安排,尤其针对当前港口库存低位,对节后复工复产缓冲保障作用减弱,预判供应影响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做好春运期间货运采购节奏的应对和调整;三是继续加快推进电煤中长期合同的高质量签订,切实做好合同签订质量和签订进度双把控,为后期中长期合同作用的充分发挥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