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电容去离子高效脱盐技术新突破》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编译者: 王阳
  • 发布时间:2023-04-25
  • 2023年4月,《材料视野》(Materials Horizons)刊登了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马杰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马教授团队提出“软-硬界面”设计合成含普鲁士蓝的超弹性导电水凝胶,助力电容去离子高效脱盐。
    在快速发展的全球背景下,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海水淡化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电容去离子(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技术因其能耗低、效率高而在脱盐领域得到迅速发展。CDI通过施加电场实现离子电化学高效去除和分离,当电极短路或施加反向电压时离子脱离电极,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产水率高、设备维护简单等优点。
    在CDI领域,实现电极材料容量、速率和稳定性的共同提升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法拉第材料是一类极具前途的CDI电极。其中,普鲁士蓝类似物(PBA)可实现Na+的高效存储和可逆调节,但PBA在反应过程中因体积膨胀而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会导致其结构塌陷,脱盐稳定性大大下降。针对上述电极失效现象,已经提出通过碳包覆和中空结构等策略进行优化设计,但都有各种缺陷。有鉴于此,为了解决法拉第电极应力集中导致的破碎问题,来自同济大学马杰教授和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的Yusuke Yamauchi和徐兴涛教授合作,通过“软-硬”界面设计合成了含铁氰化铜(CuHCF)的超弹性导电水凝胶,水凝胶的软缓冲层可以有效缓解CuHCF在离子插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同时,水凝胶的导电骨架将进一步为电化学过程提供电荷转移途径。结果表明,CuHCF的脱盐能力和循环稳定性等CDI性能均有显著提高。该工作为解决法拉电极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工作发表于RSC旗下高水平国际期刊Materials Horizons。

  • 原文来源:https://news.tongji.edu.cn/info/1003/83704.htm
相关报告
  • 《基因编辑技术取得新突破》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雷洁
    • 发布时间:2016-05-12
    • 目前,学界公认最先进的基因编辑方法是CRISPR-Cas9,这种方法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科学家张峰等人拥有专利,能够实现对基因较为精准和高效的编辑,被认为是遗传研究领域的革命性技术。但CRISPR-Cas9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易形成“脱靶”,即gRNA与靶DNA序列之间存在错配,向导RNA容易形成二级结构等。 来自格氏嗜盐碱杆菌的一种Argonaute蛋白作为一种核酸内切酶,在向导DNA的引导下,能够在人体细胞中进行基因组编辑。相较于Cas9-sgRNA,NgAgo-gDNA具有更大的优势,规避了令人头痛的脱靶效应,且向导设计制作简便,可编辑基因组内任何位置,对游离于细胞核内的DNA具有更高的切割效率。
  • 《技术取得新突破 盐湖提锂产业步入“快车道”》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7
    • 西藏城投近日公告称,公司参股公司西藏国能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国能矿业”)两个盐湖提锂中试项目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会。其中一个中试项目首次在西藏地区实现卤水直接制备电池级碳酸锂,为西藏碳酸盐型盐湖锂资源的高效绿色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盐湖产业今年以来成为风口,在锂产品价格飙涨和技术进步的助推下,产业资本大举介入,盐湖产业迎来加速发展期。从盐湖中试项目看,原卤提锂成为主要方向。结合新型试剂的引入,盐湖提锂的效率将大幅提升,成本端亦有望进一步收窄。 历经波折 据统计,全球锂资源可分为盐湖资源和矿石资源两大类。其中,盐湖占60%,矿石占40%。从区域分布看,锂资源主要集中在澳洲、智利、中国和阿根廷,合计占比达95%。我国盐湖主要聚集于青海和西藏地区。 青海成为盐湖提锂的重要试验场。煅烧法和萃取法因受制于能耗环保而丧失竞争力,而吸附法和膜法则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察尔汗盐湖的高镁锂比条件下。 部分盐湖企业的产业化过程历经波折。业内人士指出,盐湖提锂项目一般的建设周期是1-2年,但建设过程遇到多种情况。比如,蓝科锂业的二期2万吨项目,受困于大股东盐湖股份的财务情况,产能建设拖延时间较长,蓝科锂业从成立到建成1万吨产能经历了7-8年时间;位于东台吉乃尔的青海锂业公司命运更加坎坷,从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开发技术到成立公司,期间几乎失败。盐湖所退出后由西部矿业集团“接棒”,后者继续推进产业化研发,前后历经8年时间。 西藏则面临较大的基础条件限制。青海盐湖的平均海拔在2600米附近,而西藏盐湖的平均海拔高达4400米,水电气、运输等方面也有一定困难。 渐入佳境 今年以来,盐湖提锂技术取得很大进展,产业资本大举介入,盐湖企业成为市场追逐的“香饽饽”。目前,青海盐湖卤水提锂技术逐步成熟,2020年青海盐湖碳酸锂产量约为3万吨。业内人士预计,2021年将达到4万-5万吨。其中,以蓝晓科技和久吾高科为代表的“吸附+膜”技术路线应用最为广泛。 “目前,盐湖提锂技术成熟度已经达到70%-80%的程度,很多技术完全达到产业化水平,还有一些技术在不断完善。”久吾高科副总经理王肖虎表示,市场需求快速释放,碳酸锂价格持续走高,矿石提锂的产能没有随着需求而释放,对于盐湖提锂技术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倒逼提锂技术加快成熟。 在2020年以前,盐湖所产的碳酸锂部分应用于储能电池,并未大规模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是与中高端新能源车“绝缘”。上述情况正在得到改观。蓝晓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盐湖提锂技术不断升级、优化,锂盐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在后续精制工段增加“除硼”“除磁”装置后,可以将盐湖提锂产品提升至“电池级”标准,按照电池级产品价格进行销售。 王肖虎直言,在去年碳酸锂价格较低时,很多盐湖企业的工艺改造工作已完成,可以产出电池级碳酸锂。不过,制作高纯度电池级碳酸锂的过程会影响锂的综合收益率。“提锂企业要多增加淡水进行洗涤以获得更纯净的碳酸锂,但部分碳酸锂通过洗涤水就排掉了。现在碳酸锂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增加工艺、提升品质是可行的。” 技术进步 众多盐湖锂企主导的不同技术路线中试项目今年以来先后上马,部分完成并获得专家认可,产业技术进步提速。 近日,西藏城投参股公司国能矿业的中试项目,根据西藏盐湖的特点,通过“预处理-萃取-反萃-热解”等工艺流程,首次在西藏地区实现了卤水直接制备电池级碳酸锂。 据悉,前述新技术工艺流程中构建了“钙循环”“碳循环”“水循环”和“萃取体系循环”四个循环体系,使得能耗、物耗和水耗与其他技术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 对于原卤直接提锂的应用前景,王肖虎介绍,老卤提锂前期需要建很多盐田,将原卤进行多级的摊晒蒸发结晶,把氯化钠、氯化钾逐渐结晶出来,然后做成老卤进行提锂。而原卤提锂省去了摊晒的过程,提锂效率更高,并且可以快速释放产能。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西藏和南美的盐湖,西藏多为地表卤水,一般不太容易建设盐田,所以更适合采用原卤提锂技术。 “现在西藏有几个碳酸盐型盐湖,用传统的铝系吸附剂效果不及预期。公司开发的钛系吸附剂,可以在高碱性条件下直接脱附,对环境友好。”王肖虎表示,针对不同的盐湖,新型吸附剂的引入有望进一步改善提锂效率。 就在11月初,久吾高科与西藏矿业子公司扎布耶锂业签订年产100吨单水氢氧化锂中试科研项目。久吾高科称,本次扎布耶盐湖提锂中试装置是盐湖原卤直接生产电池级氢氧化锂的生产装置,通过此次中试实验的技术探索,掌握扎布耶盐湖卤水的提锂工艺,并验证制备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的技术可行性,为西藏矿业扎布耶盐湖万吨工业化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