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机器人应用新场景,将带动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爆发》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4-25
  • 早上7点半,医院物流机器人“诺亚”已经等候在门诊标本接收处,工勤阿姨把分捡好的标本按类别装进它的“肚子”。“诺亚”随即启程,依次经过生化免疫室、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室、手工免疫室和微生物室。各科室工作人员听到语音提醒便知“诺亚”来了,他们会刷卡“开肚”,依次取出各自需要处理的标本。运送完毕后,“诺亚”又会回到“发货点”进行自我消毒,一个循环大约用时15到20分钟。

      无接触、高效率、抗感染,机器人的优势在疫情中凸显出来。今年一季度,沪上不少机器人企业都出现了“爆单”。比如,“诺亚”机器人已在瑞金医院、公卫中心、同仁医院等上海十多家医院“上岗”。由疫情催生出的机器人应用新场景不断涌现,专家表示,这不仅将带动一波机器人的市场热销,其中还蕴藏着一片关乎千家万户的产业新蓝海。

      服务机器人火爆

      订单量同比增加10倍

      “第一次见面,两小时畅谈,十分钟看产品,马上签合同,全款提货。”这是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建政最近发在朋友圈中的一条信息,公司“三合一”消毒机器人的市场热度可见一斑——原来半年销量几十台,现在一个月的订单就有上百台。

      从2月底全面复工至今,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恢复到春节前的产能,订单量同比增加了10倍。两个月来,在全国200余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钛米生产的数百台消毒、隔离病房服务和医疗物资管理机器人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为应对激增的市场需求,这家成立仅5年的企业正谋划扩大机器人生产基地。

      最近,位于上海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简称21所)机器人团队也陆续接待一批新客户,他们来自医院、教育机构、商务写字楼等不同领域。21所工程师王卫军说,从目前接单情况看,预计半年就能完成去年全年的订单量。

      按照应用场景分类,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因疫情而销量大涨的物流机器人、消毒机器人都属于服务机器人范畴。为何先火起来的是它们?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军奇说,与技术驱动的工业机器人不同,服务机器人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驱动的——谁能给出固定的应用场景、获得大规模的市场检验机会,谁就能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

      应用场景越明确

      机器人“新物种”登场越快

      消毒机器人原本不是机器人家族的固有品种,而是被“消毒”这一战“疫”应用场景催生出来的。“它的两大核心技术——移动和消毒都已相当成熟,二者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消毒机器人,而决定技术模块怎样整合、如何集成的,就是应用场景。”郑军奇说。

      新需求越多,需求场景越固定,就越有可能诞生机器人“新物种”。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此次疫情就提供了这样的契机。六年前,上海智蕙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从一款医院物流配送机器人起步,不断深耕医院服务场景。如今,他们研发的“诺亚”机器人实现了自动上下电梯、开门、避障等功能,能够满足医院90%场景的运输需求。为抗击疫情,医院又对“诺亚”提出了新要求:能在穿越污染区后彻底自我消毒。很快,公司就成功解锁了这一功能,“诺亚”也再次升级,并收获了多家医院的采购订单。

      在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的“倒逼”之下,构成机器人的各类技术模块会自动整合,快速形成产品。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合一”消毒机器人,就是由原先分别生产净化设备、消毒机器人、消毒水的三家企业进行技术整合,针对客户的具体需求而推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而整合了这些技术的机器人,距离走进千家万户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或许只差一身装扮。

      应用场景最丰富

      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大

      来自全球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在每万名工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上,我国与世界平均水平(55台)仍有较大差距。

      不少业内专家认为,三类机器人中,服务机器人是最有可能走进千家万户的那一个。“中国机器人的爆发机会在服务机器人市场。”郑军奇之所以这样判断,一是因为我国在这个领域起步并不晚,和国外差距较小;二是因为服务机器人的需求由市场催生,而中国是机器人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国家。

      “那些原本犹豫要不要用机器人的企业也开始‘入场’了。”21所所长施进浩也明显感受到了机器人市场的“爆发”。最近,除了忙着“接单”,21所还在为即将推出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做技术储备;申通地铁正委托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清洁机器人,该款机器人需掌握车内外消毒、清洗等多种技能;而未来,医院的物流配送、清洁也有望被机器人“承包”。

相关报告
  • 《2020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凝心聚力持续助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9-15
    • 回望2019年机器人行业,受到全球经济和国际形势的不利影响,再加上终端需求的放缓、前期爆发的减速,整个市场发展并不理想。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机器人行业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疫情下行业应用增多,化危为机得以发展的企业不少;而实力不足、资金匮乏、技术欠缺的企业则被陆续淘汰。   2019年-202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如同过山车般地起伏发展,行业格局出现了一定的动摇和裂变,国内外企业、老牌和新兴企业开始迈入新的竞争和博弈阶段。同时,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需求依然旺盛,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保持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并持续呈现向好态势。随着云技术、人工智能、新基建5G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难度大幅降低。工业机器人大规模代替传统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是大势所趋。未来,工业机器人将实现更多的功能。在此背景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愈发精彩纷呈。   机器人展   本届主题:人机协作、智联未来   时间:2020年9月15-19日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展商数:300+   展示面积:56000㎡ 2019年RS现场盛况   今年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RS)将于9月15-19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7.1H&8.1H如约而至!凝心聚力,携手国内外近300家全球知名品牌企业,在5.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上,围绕“人机协作、智联未来”主题,以更高水平更高规格的展示共同打造机器人行业最开放、最多元、最创新的交流合作共享平台。最前沿的机器人技术分享、全球/全国新品首发、最丰富的机器人案例应用场景、疫情下催生的新产品及全新应用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人机协作、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新基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等热点在机器人上的融合应用将引爆全场!机器人展(RS)将持续引领全球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应用的发展趋势。   8.1H国际馆 依旧群星荟萃   美的集团首次以上千平米的展示规模亮相机器人展,库卡机器人、美云智数、中央空调、安得智联四大板块首度合体。abb、发那科携带新品全球/中国首发。安川电机将展出至今为止最多的演示机数量。川崎机器人带来新的应用研发成果及方案。爱普生、雅马哈展示规模不减反增,将带来最丰富的全系统产品及方案。史陶比尔、雄克、THK、芝浦机械、IAI、Franka、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住友机械、电产新宝、NSK、ATI、onrobot、辛勒肯、斗山等外资品牌,不受国外总部疫情影响情况下毅然决然参展,表明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7.1H 中国馆 首设“智慧物流”专区   今年机器人展上,首次设立“智慧物流”专区,全新打造围绕机器人应用的仓储物流供应链的生态圈,包含有仓储管理系统、物料搬运方案提供、无人化解决方案、抓取机器人、分拣机器人、运输管理系统、AGV/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叉车、3D视觉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快速包装系统、机器人自动化物流码垛拆垛系统、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等,囊括了仓储物流上中下产业链。在7.1H“智慧物流”专区,集合了该领域有史以来最多的优质厂商:新松、仙工智能、极智嘉、斯坦德、优艾智合、牧星智能、灵动科技、宾通智能、墨影科技、嘉腾、华睿、蓝芯科技、梅卡曼德、联核科技、汉振、聚时科技等等。另外也有8.1H的史陶比尔、电产新宝、东佑达、科瑞技术、知象光电、信捷动力等,带来了移动机器人和机器视觉产品。   当中新品不断,仙工智能SEER携带全球首发的企业数字化中台系统芒种系统。史陶比尔中国首发自主研发的WFT PF100 AGV自动引导车,专为重型负载设计,赢得了包括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全球制造商的青睐。灵动科技带来的视觉自主移动机器人(V-AMR)采用视觉与激光融合的导航方式,具备极强大的三维地图构建能力。极智嘉智能搬运机器人M600C、梅卡曼德AI+3D视觉+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等等。   看协作机器人弯道超车、新品不断——人机协作、无所不能   在今年机器人展上将看到众多协作机器人厂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研发,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深入应用开拓市场,展现国内外最丰富最前瞻最新颖的协作机器人应用案例。发那科中国首发CRX-10iA全新一代协作机器人,针对小型部件的搬运、装配等应用需求的用户提供精准、灵活、安全的人机协作解决方案。节卡全球首发新一代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JAKA Zu系列协作机器人力控s版。遨博首次带来多机协作组装流水线,多级联动加视觉识别完成八间盒组装产线,多机位,多末端快换,精准定位,喷产品码。新松GCR5协作机器人等组成的GCR5三合一操作台集成了涂胶、搬运和拧钉三个应用,在 3C行业应用广泛。艾利特发布全新CS系列协作机器人。达明携带全球首创内建视觉协作机器人,推出新品Robot TraininKit。非夕继续展出自适应机器人Rizon拂晓。另外,还迎来集萃智造的首度亮相,带来自主研发的三款轻型协作机器人与无人清洗车。同时,迎来了Franka、国机、扬天等知名品牌的重磅回归。   国产化自主品牌的崛起,应用于生物医药、锂电、食品加工等新领域   绿的谐波自主研发的旋转执行器,将谐波减速器、力矩电机、电磁制动器、编码器、驱动器等集成一体。软体机器人模仿河豚自卫形态而仿生设计的柔性夹具ISC气囊式内撑夹具。配天机器人推出最新两款scara机器人。勃肯特推出最新协作并联机器人,IP68防水防腐型机器人,可适用于低温海鲜行业、高温油炸行。艾派科技推出新一代小6轴。广州数控和国机智能带来最擅长的冲压领域最新产品。科瑞技术跨行业应用,带来11米常的整条胶囊咖啡生产灌装线以及全自动胶囊饮品售卖机。沃德精密带来独立研发的固态硬盘全自动包装生产线。东佑达USB组装产线示范展示机和医疗应用设备展示机。还有卡诺普上下料应用的产线,新代科技智慧工厂解决方案,首次参展的鹰钛智能的九轴联动精密弧焊工作站。   建筑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防疫医疗机器人   今年首度亮相的建筑机器人大界,整个展台的生产建造将由自主研发的建筑机器人完成,实现建筑产业从设计到建造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智能建造的部分场景,将在现场通过大界的机器人产品实景演示。   宇树科技将带来中国首发A1四足机器人,是国内近似规格奔跑速度最快、最稳定的四足机器人。   上海微电机研究所、海同等携带外骨骼机器人。   除了工业智能化领域,智慧医疗领域机器人的渗透也将凸显。尤其在此次疫情下,催生了大批防疫机器人相关设备。哈工智能携带最新自主研发的用于静脉采血的自决策采血机器人。沃迪携带高通量液体处理系统和自动化核酸提取仪。
  • 《自动送货机器人疫情间操作新方式,实现“居家”操作新常态》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ouyang
    • 发布时间:2020-07-09
    • 近日,初创配送公司Postmates在自动驾驶汽车公司Phantom Auto的帮助下创建家庭工作站,为远程操作员在家操作自动送货机器人提供条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送货机器人“车队主管”在家也能操控机器人,协助无接触配送业务顺利进行。 新冠肺炎疫情使许多行业的经济陷入瘫痪状态,但一项新兴的技术项目却正由于疫情的影响加速发展,这一项目就是自动送货机器人的远程操作。由于尚未被完全商业化,远程操作送货机器人的市场仍然很小。 然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随着人们对非接触式交付需求的增长,这项由人类远程监控和引导自主机器人的工作也发展了起来。由此可见,至少对被国人称为“美版饿了么”的Postmates来说,新冠肺炎疫情在无形中增长了这一行业的劳动力需求。 Postmates去年与自动驾驶汽车远程操作公司Phantom Auto达成了合作。Postmates使用Phantom Auto的软件开发套件来远程监控、指导或操作其自主送货机器人Serve。 此次合作是Phantom Auto致力于将自动驾驶汽车应用扩展到针对人行道、仓库、货场等场所的多元化物流业务。如今,自动驾驶和远程操作已经在所有这些场景中被应用。 一、居家措施推进送货机器人业务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之前,各种自动驾驶技术应用间所谓的“竞争”已经放缓,这其中包括自动驾驶卡车、自动驾驶出租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等。工程师们对各自领域内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进行了验证,并核实其产品是否可以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运行后,他们发现这项挑战比预想得艰巨,因此自动驾驶部署的进度也随之改变。有些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的初创公司也试图转型,但有些并未转型成功。 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使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发展进一步放缓,但有一个例外:自动送货机器人在疫情中被急切需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各市、县、州发布了居家隔离的政策,人们因此急切需要居家配送业务。诸如Refraction AI、Starship Technologies和Postmates之类致力于配送业务的初创公司的需求量出现了增长。例如,在加州的两个被改造成新冠肺炎治疗中心的体育馆中,Nuro的R2送货机器人被用于运送医疗用品。 二、“车队总管”在家操作“宅家”订单 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席卷美国之时,Postmates高管表示公司已让工程技术人员居家办公,但机器人远程操作员仍在公司的运营中心工作。到3月中旬,Postmates开始在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地推出“宅在家里”的订单。不久后,Postmates让其被称为“车队主管”的远程操作员也转为在家办公了。 Postmates负责特别项目的副总裁Ali Kashani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自动送货机器人可以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作用。”Postmates决定加快Serve机器人的部署,这就需要更多的“车队主管”。因为他们是确保这些机器人能够准确去往目的地并安全往返的向导。 通过使用Phantom Auto的软件,Postmates的“车队主管”可以从数千英里之外监控机器人。“车队主管”将帮助机器人在到达到餐厅或收件人地址的前后15英尺的范围内进行导航,或者在当送货机器人需要穿越繁忙街道时提供帮助。 这些机器人向导可以使用一些方法辅助机器人。“车队主管”可以在系统中输入信息,就可以帮助机器人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他们还可以使用手持遥控器实时控制机器人的方向和速度。 在Phantom Auto的协助下,Postmates建立了家庭工作站,升级了互联网,并开发了新的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更有效地监控机器人连接。 Kashani说,Postmates的“车队主管”在三月中旬启动第一批“宅家”订单几天后就开始在家工作了。 三、将操作台搬回家发掘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如果不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Postmates的发展路径与现在会有所不同。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车队主管”们将会在位于旧金山和洛杉矶的集中式操作中心工作。 当Postmates将工作转移到员工家中,他们发现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被发掘利用。Postmates现在可以为那些家离公司太远,甚至是无法从家中出行的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了。 Kashani说,对机器人交付的需求从来都不是问题。这类业务的局限在于制造和部署机器人的数量。部署的机器人越多,就需要越多的车队管理人员。 自3月17日旧金山发出“就地避难”禁令开始,到目前Postmates已将其“车队主管”人员增加了30%,但该公司并未透露确切的员工人数。 结语:远程办公条件升级推进自动配送机器人业务发展  Pstmates抓住疫情期间行业机遇,及时改变发展路径,联合Phantom Auto实现操作人员在家操作自动配送机器人新常态,有望推动远程操作机器人配送业务的商业化,进一步推动无人驾驶和自动送货机器人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