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两个月,大量的云、降雨和在赤道附近向东移动,为热带地区带来著名的雷暴。
1971年科学家首次描述这种反复出现的天气被称为Madden-Julian振荡。它对包括美国在内的遥远地方的天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气科学家长期研究从飓风到洪水再到干旱等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事件中,Madden-Julian振是如何调制这些极端天气的。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随着人类活动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如Madden-Julian振荡等可靠的、经过充分研究的天气模式也会发生变化。
大气科学系教授Eric Maloney领导了一项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新研究,该研究将Madden-Julian振荡的未来变化归因于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Maloney及其合作者使用来自六个现有气候模型的数据,综合了当前对2080年至2100年期间预测的气候变化观点。
他们的分析表明,虽然在温暖的气候下,Madden-Julian振荡的降水变化可能会增加,但风的变化可能会以较慢的速度增加,甚至减少。这与气候变暖导致更强烈的Madden-Julian振荡,从而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传统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只是看着降水变化,Madden-Julian 振荡在未来的气候中强度应该会增加,”Maloney说。“但是我们研究中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不认为这也可以推广到风的影响上。”
根据马洛尼的研究,Madden-Julian振荡对偏远地区的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因此,振荡的风信号减弱可能会削弱气象学家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特别是未来对流层上部的优先变暖,气候变暖预计会降低Madden-Julian振荡环流的强度。
下一步Maloney及其同事希望继续使用更广泛的气候模型来研究Madden-Julian振荡,以便在下一届政府间气候变化评估小组中使用。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