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lpteo公布《2020年3D打印现状》:材料将迎来实质性发展》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6-05
  • 2020年6月初,总部位于巴黎的3D打印服务局Sculpteo发布了第六版年度国际调查报告《2020年3D打印现状》,旨在完整总结的3D打印制造领域的概况,以帮助企业改进3D打印业务战略。最新一期报告是Sculpteo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报告,有超过1600名受访者。

    调查结果表明,3D打印将继续对工业制造的格局产生影响,许多制造商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许多受访者一致认为,3D打印技术为改善他们的整个生产流程和提升业务战略提供了一大助力。虽然使用3D打印技术为许多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支出,但在未来几年内,材料和技术本身将有实质性的发展。

    增材制造的演变

    Sculpteo公司成立于2009年,通过在线平台提供3D打印服务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客户可以使用多种3D打印工艺制造原型、单个物体和批量生产部件,有超过75种材料和精加工选项可供选择。它在巴黎和旧金山设有分支机构,工厂遍布欧洲各地,包括英国、西班牙、德国和瑞士。2019年年底,Sculpteo被全球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商巴斯夫收购。

    每年,Sculpteo都会收集有关增材制造行业的数据,以发现行业发展和演变的关键趋势。也有其他机构在总结关于3D打印和快速成型制造行业现状的报告,包括Wohlers Associates;3D打印服务提供商3D Hubs也在年初发布了2020年3D打印趋势报告。

    在Sculpteo的调查中,48.1%的受访者来自欧洲,13.1%来自亚洲。北美地区在一年内增加了11.6%,达到近30%的受访者。62%的受访者有工程背景,22%的受访者是CEO。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从工业品到教育或医疗行业。

    据Sculpteo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Clément Moreau说。"毫无疑问,3D打印正在改变制造业的格局。我们的第六份研究报告显示,随着3D打印在制造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确,许多行业正在加强其对3D打印的使用。用户正在变得更加成熟,同时也更加渴望尝试新的应用、技术和材料。增材制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好东西还在后面!"

    3D打印的投资水平

    调查的主要结论

    Sculpteo的3D打印现状调查的主要结果包括:用户群日趋成熟;80%的受访者使用3D打印已经超过2年(+7% vs 2019年),31%的受访者每天都在使用。33%的受访者预计2020年的投资增幅高达50%。研究报告显示,近30%的用户今年在3D打印方面的投资超过10万欧元,比2019年增长5%。

    使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2020年达到52%,而2019年为48%。在2015年,这一数字为17%。然而,68%的受访者仍然使用3D打印进行原型制作。

    3D打印使用目的,68%是用来制造原型,59%是零件测试

    3D打印流程中,人们认为3D设计最耗时,其次才是3D打印过程

    使用3D打印机,51%的人认为3D打印的质量控制是最难的,意味着对稳定性担忧

    除了3D打印技术,53%的人还会用到CNC加工,49%的人会用到激光切割,25%的人会用到注塑

    3D打印的好处,66%的人认为可以制造复杂零件,43%的人认为可以缩短交付时间

    纵观各大洲,普遍认为有两个核心因素限制了3D打印的发展潜力。51%的受访者表示是对3D打印不够了解;59%的受访者表示是使用成本,比去年低了10%。67%的北美受访者还认为预算是扩大3D打印应用的最大障碍,而欧洲的受访者则为44%。

    许多参与调查的公司都对增材制造所带来的好处充满信心,70%的受访者将其视为优势和竞争优势;68%的受访者表现出了将3D打印用于更多应用的渴望;44%的受访者将开始利用快速成型制造技术;80%的用户认为,设备的自动化能力和3D打印零件的一致性,也必须发展,以加速其他制造生态系统中采用3D打印。

相关报告
  • 《中国3D打印发展快,专用材料发展滞后问题急需解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31
    • 随着市场的兼并整合,行业巨头纷纷进场布局,3D打印进入了成长阶段。据Wohler Associates统计,近20多年里,全球增材制造产业产值大幅增长。1995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产值为3亿美元,2016年就已达到60.6亿美元,2017年为7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1.0%,增速较2016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3D打印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市场应用已经取得积极的进展,局部领域已经迈过了大规模应用的盈亏平衡点,大规模产业化蓄势待发。随着国内外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日益成熟,3D打印产业化正进入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将带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增材制造产值将达289亿美元,麦肯锡则预测,2025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可能产生高达2000-5000亿美元经济效益。 中国增材制造市场保持着高于全球的增速。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统计,2015-2017年的3年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实现了翻倍增长,年均增速超过30%。2018年上半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维持25%以上增速。 专用材料发展滞后 尽管中国3D打印产业增速较快,但企业众多、规模普遍偏小、关键技术和制造设备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同时,在材料开发上也远远落后与国外。 3D打印领域,3D打印材料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3D打印材料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材料的发展决定着3D打印能否有更广泛的应用。目前,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国内目前只开发出钛合金、高强钢等几十种金属,材料成形品性能普遍不高。而行业领军企业及巴斯夫等材料企业纷纷布局专用材料领域,突破一批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生物活性材料、陶瓷材料等专用材料。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国内可用于3D打印的材料将越来越多,这无疑也拓宽了3D打印的应用领域。中国3D打印产业解决材料关后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 《医疗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破260亿,打印材料成产业发展瓶颈》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1-02
    • 当3D打印技术兴起时,它备受看好,有人曾将它媲美电脑时代。如今,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步成熟,它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技术,势必给医疗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一起来了解! 应用广泛,2022年市场规模达260亿 随着全球不断掀起的“3D打印”热潮,3D打印器官模型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可用的工具,应用3D打印胸廓、胡桃夹综合征、颅骨等都被真实应用在了医学上。3D打印在医疗模型、假肢、齿科手术模板、颅骨、颈椎人工椎体及人工关节等方面应用前景可观,实用性、可替代性都极具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3D打印对医疗行业而言,是实现质变的难得机遇。如今,医疗领域已经占领了3D打印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根据Future Market Insights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3D打印医疗器械市场2016年可达2.796亿美元,并在未来1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7.5%。市场研究公司IQ4IResearch&Consultancy最新分析报告也指出,到2022年,全球医疗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38.9亿美元(约合260亿人民币)。 此外,3D打印除了辅助医疗、制造部分人体器官以外,在提供订制、个性化的医疗设备方面也有巨大潜力。